童年故事:四方井人家

来源: 乐维 2017-09-07 04:08: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647 bytes)

芷江(湖南)城坐落在舞水河畔,地势低,很多地方往下挖一米多并可见水。所以芷江城水井密布,走上一百米就可能遇上一口井,有些井相距不过几十米。

芷江的井分为两种,一种是圆井,一种是四方井。圆井井口为圆形,井口口径大约两尺,井口高约两尺,井水很深,井口到水面至少三四米。这种圆井全中国到处可见,芷江也有。四方井井口为四方形,井口比圆井大很多,井边长3到4尺。井围是四块高约5,6寸的四条石块,上围稍窄下底稍宽,石条厚一寸左右。井周围是石板铺成的,约五六米,中间(井口处)稍高几寸,四周稍低的井台。水可以流进边上的水沟,便于沥水。

四方井芷江很多,外地很少见,极具芷江特色。这是因为芷江城水位很高,不需要挖很深就可以有水,所以井口大并不需要太多劳力就可以挖成,但比圆井方便很多。一口四方井,可以容纳四个人同时打水,而圆井一次就一个人能打水,所以一口四方井可以给周边很大地区提供水源。井边的井台很大,周末来挑水的人多,还有很多人带脚盆来四方井洗衣,省去了挑水回家的重体力劳动。这时的四方井犹如一个集会的地方,朋友们碰见了,寒暄,聊天。还有棒槌槌衣服的声音,非常热闹。

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沿着芷江小北街往县警卫中队,同时也是监狱的方向走,快到中队门口时,往左拐有一个小巷,拐进去的右手边有一栋掩映在一排树丛后面的小木屋。再往前走约五六十米的拐角,有一口四方井,这家是距四方井最近的人家。

这小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妈妈大约五十岁,儿子大约二十多。妈妈没有读过书,没有正式工作,靠帮人洗衣做小工挣钱。儿子双目失明,是瞎子。他们属于五保户,就是政府每月给每人五元人民币作为生活费。但五元人民币把每月每人国家计划的24斤大米,4两菜油,1斤猪肉买回来后就所剩无几了。所以,生活仍然非常贫困。所以妈妈要出去打工填补家用,门口比乒乓球台大不了多少的小坪也被他们见缝插针地种上了菜,以减轻买菜的费用。

儿子中等个子,结结实实的。大家不知道他们姓什么,也不知道儿子是怎么瞎的。谈论起他们来,一般就说“四方井边的瞎子家“。

一般的瞎子都呆在家里,没有人牵着不会出门。即使有人牵着,他们也不愿意出门,因为怕被人嘲笑。国外的瞎子有牵着导盲犬出门的,但不多。

四方井瞎子的妈妈要打工,不可能牵着他出门,更没有导盲犬。但大家经常看见他一个人,拄着一个长棍子,用棍子在路上不停地点击着往前走。当人们担心他是不是知道前面要转弯了,不然就走进水塘,或撞墙的时候,他能及时地转弯。他知道家周围的所有的道路,所有的转弯;知道哪里有沟,哪里有墙,他都准确无误地走到离家约三百米开外的杂货商店。然后掏出钱来告诉老板要买多少盐,多少酱油,或其他日用商品。商店老板并不会因为他看不见而短斤少两,也绝不少找钱给他。还常常问他怎么样,妈妈怎么样,把东西准备好,交到他手里,叮嘱他好好拿好,注意安全。

他道谢以后一手提着东西,一手拄着棍子再走回家。

我曾经多次看见他走到一公里多远的地方,不知道是有事还是买东西。

除了上街买东西,他还负责给家里挑水。虽然妈妈有时候也挑,但妈妈常常打工回来晚,所以他有时也挑水。

挑水时,他一手拄棍,一手扶着肩上系着水桶的扁担。靠着棍子在地上的点击,引导他走到井边。他先点击到井沿,然后靠边放下水桶,将扁担靠墙放好。一手提桶,一手再用棍子找到井沿。将棍子放在脚下,站在井沿转角处,提着水桶绳子,将水桶放入两三米深的水井(干旱时可能会有四五米深),迅速熟练地抖动绳子,使水桶口突然斜着插入水中,等谁水桶进水一半以上,提桶再猛地砸下,使水桶完全没入水中。然后两手交互提绳,一桶水就打好了。如此再打另外一桶水。然后准确地找到靠在墙上的扁担,钩上水桶,一手拄棍,一手抓住桶绳,挑着一担水回家去了。

用水桶从四方井打水对很多新手都是很大的挑战。因为不知道怎么用力,桶口总是朝上,不能栽进水里汲水。很多人要试很久,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才能勉强把水打上来。不少人第一次挑水,是靠别人帮助打上水的。第二次来,可能又打不上水。这样反复,短则十天半月,长则几个月,才能有把握熟练地打上水。

四方井瞎子在完全看不见的情况下,靠感觉熟练地把井水打上来水。

芷江当年民风淳朴,无论他走到哪里,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捉弄他。

不能工作的瞎子,学会了打草鞋,当地流传的一种用稻草编织草鞋的手艺。农民在下田做农活,上山砍材伐木,修水库,走长路时都是穿草鞋。因为草鞋便宜,而且抓地好,不滑,非常实用实惠。打草鞋只需要简单的草鞋架子,不需要什么大成本。但编织草鞋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不是一般人都可以打的,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瞎子心灵手巧,草鞋打得好,质量好,价格便宜,远近闻名。夏天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人来他家来买草鞋,很有人一买就是几双,甚至十几双的。

草鞋的样子很像现在的岔口凉鞋,就是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有一个分隔的那种。草鞋材料主要是稻草,稻草又分梗稻草,和糯稻草。梗稻草比较粗糙,糯稻草比较柔和,糯稻草比较贵。

大部分是用梗稻草打的草鞋,这是最便宜的草鞋,当时5分钱一双。也有少数是糯稻草打的,大概是8分钱一双。纯草鞋因为草比较粗糙,容易磨脚,尤其是脚趾之间,和脚跟,脚背处。只有那些经常穿草鞋的农民,和成立做劳工为主的人,脚上都有老茧,不怕磨。他们喜欢买纯草鞋,因为便宜。但其他偶然穿草鞋的人,则脚上很容易被磨伤。所以,在容易磨伤的地方用柔和,平滑的碎布缠上,会大大减少磨伤的可能性。缠布梗稻草鞋,一毛钱一双;缠布糯稻草鞋一毛二分一双。

我曾经因为周末上山砍柴,买过他的草鞋。记得买的是缠布的梗稻草鞋。因为从来没有穿过草鞋,最后穿上还是磨伤了脚。后来就改穿皮草鞋了(用轮胎橡皮做的),不容易伤脚,但比较贵,也比较滑。

四方井瞎子卖草鞋时,妈妈大多不在家。因为看不见,都是客人由自己付钱,自己拿草鞋,他完全相信客人的诚实。

四方井瞎子平常除了买东西时与杂货店老板说几句话,都是默默地走路,没有人与他搭话。但他与去他家买草鞋的人常常会聊天。他很健谈,天南地北都知道一些。与他交谈,人们感觉到他很平和,很豁达,丝毫没有哀怨。虽然在别人看来,这种看不见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奈,世界都是黑暗的,老婆找不到,连生活都是非常的艰辛,但他脸上总是那么的平静,在与人聊天的时候常常发出开怀的大笑。

1978年我上大学后,就没有再见到他了。前几年去看时,四方井还在,但那房子已经没有了。打听了一下,只知道母子俩早就搬走二十多年了。具体去了哪里也不知道。妈妈如果还活着,应该九十多了,而瞎子也至少有七十多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感谢好文,一早能读到走心的文字。 -夏云- 给 夏云 发送悄悄话 夏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7/2017 postreply 05:18:23

+1 -shangri-la- 给 shangri-la 发送悄悄话 shangri-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7/2017 postreply 05:48:57

有沈从文的味道:--) -Oona- 给 Oona 发送悄悄话 Oon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7/2017 postreply 06:22:49

但愿这个故事的现代版在延伸着,在某地某处,在很多某地某处。 -Francine- 给 Francine 发送悄悄话 Francin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7/2017 postreply 06:50: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