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吗?

来源: 泥人堂 2016-07-19 20:42:3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95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泥人堂 ] 在 2016-07-19 21:12:1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和孩子斗智斗勇,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了家庭教养的标配了。

和朋友交流育儿经,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大概就是“继续和孩子斗智斗勇吧!”然后双方会心一笑,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这句话道出了一种实情:那就是孩子的教育往往不尽人意。你想要孩子往东,孩子偏偏往西;你想要孩子热情外向,孩子偏偏躲在你身旁;你想要孩子做学霸,孩子偏偏要成渣;你想要孩子懂礼节,孩子偏偏翻白眼。

华姐在这一点上有着深刻的体会。

几天前的下午带孩子上芭蕾课。穿上粉红色的芭蕾裙子,女儿得意的很。华姐趁机跟她说,跳芭蕾要瘦一点才好看哦。女儿立刻把手里的小鱼饼干递给我,说不要吃了。我这个心花怒放啊!说到这儿,我必须解释一下:要女儿控制饮食是她的儿科医生的建议。和甜食抗争的艰难,家里有胖娃的大概都懂。(瘦娃妈可以自动屏蔽了。)

那天本来应该是阳光灿烂的一天。不过灿烂过头,太热了,我们决定傍晚带孩子去游泳。玩了大半个小时,大家都开心的很。然后,女儿说饿了。爷爷在后面大喊一声“我带了饼子!”华姐的心头一紧。为了顾全大局,还是掰了半块给她。巧克力饼,甜的发腻,就是好吃啊!女儿三两口吃完,还要。说好了只能再吃半块。没想到吃完了还要!华姐的心一下子碎成了两半。感情下午赢回来的那一点小鱼饼干这会儿全输给了巧克力饼!我这小心脏怎么能够承受这般打击?!被失败感揪紧衣领的华姐,变身咆哮小超人,“不行!”女儿一听,马上扯着嗓子哭起来,鼻涕眼泪一把一把往下流。

幸亏家里有一个华姐夫。

吃饼子的间隙,华姐夫正好陪爷爷去冲热水。回来一看,怎么阳光灿烂瞬间变成暴风雨?华姐夫默默抱着女儿走开。我这边还是阴着脸,一副“严守每一寸国土尊严”的表情。

“你自己去散散心吧。”华姐夫递给我车钥匙。

真想趁机去买几身衣服!可是最后只是买了两袋野生黑米,一个人坐在车里极其不浪漫地吃完了一小盒蓝莓,就回了家。

奶奶在厨房忙着。爷爷关在自己房间。两个孩子居然在看Pepa Pig!我差一点又唠叨起来。华姐夫忙起身,陪着我一起吃了点晚饭,一边吃一边聊。“待会儿就跟孩子说好,一个星期只能有三次吃甜食的机会,做三颗星星贴在墙上,吃一次摘一颗。如果一周结束墙上还有星星,那就可以奖励吃雪糕一次。让她学会自己控制。”华姐想到这个主意,不由得给自己一个赞,好,很符合心理学人类学营养学标准!华姐夫没有给赞,只是问,“今天怎么情绪失控了?”

。。。是啊,说好的“温和而坚定”呢?自己究竟怎么了?

一顿饭还没有吃完,我已经决定跟孩子道歉。拉着孩子,“对不起,妈妈今天情绪失控了”,看着她的眼睛,我突然眼眶湿润。女儿只是默默看着我。“原谅妈妈好不好?”女儿点点头。

“妈妈,你给我画小仙女好不好?”华姐立马变身毕加索,画了一个。没想到女儿不但不领情,还用手打开,“不要这个,要小小的!”我心头又是一紧,这孩子咋这么不懂得感激呢?以后必须要好好调教一下!不过今天已经发过火了,这次就算了。把一张A4纸剪成四份,拿一份出来,画了一个手指头那么大的小仙女。这一次总算合她心意了。她还要。我就一直画下去。从来不会画画的华姐,居然被自己女儿逼着画出了八个各有特点的小仙女。这一下,女儿才终于满意,乖乖刷牙洗澡去。

躺在床上,我一把搂过女儿。她就用那肉乎乎的小脸蛋贴着我的老脸蛋。我突然感觉到惨淡的人生真的很有意义。

斗争的弦放松下来,才终于体会到情感流动的暖意。

中华民族自称热爱和平,几千年来却是内战外战不曾停。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那是其乐无穷。延伸到家庭内部,也是一部成长斗争史。好学如华姐,整日里提醒自己要“温和而坚定”,要“共情”,要“沟通”,到了生活当中,还是难免时不时来点儿火药味。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说的最多的是“打是亲骂是爱”。现在终于进化到“斗智斗勇”,不得不承认这个已经是跨时代的进步了!

然而看过了那么多心理学和早教书籍的华姐觉得这还不够。虽然只是一种轻松搞笑的说法,“斗”这个字还是给人一种暗示:孩子和家长是站在对立面的。

孩子不是敌人。他们只是和我们期待的那个理想的孩子不一样罢了。

理想的孩子:准时吃饭,不挑不拣;准时睡觉,一喊就起;不胖不瘦,强健有力(或者优雅美丽);学习努力,百里挑一;琴棋书画,天文地理;还要额外加上擅长社交,领导材料。

如果可以预定一个宝宝,自己来设置程序,我相信有一多半的人都会不惜高价购买。

只是现实是残酷的。从受精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一直在未知中摸索着前进。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孩子和我们自己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都会有好吃懒做的时候,都会有不想按时睡觉的时候,都会有莫名奇妙觉得难过的时候,都会有紧张害怕的时候,都会有想要打架骂人的时候。

在“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究竟是我们在帮助孩子变成更好的她(他)自己,还是在逼着孩子变成一个理想?

有人说,理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可是代价呢?

“斗”就意味着有输有赢。究竟是让孩子输了比较好呢,还是让家长输了比较好?

家长赢了,孩子成为了“理想”,孩子就输了自我;家长输了,孩子的自我过分膨胀,孩子最终也输了。

一般而言,输赢没有那么绝对。从智力体力对比来看,孩子小时候往往是输的多,赢的少。所以有人放出豪言,“我用脑力就赢你了”,受到了那么多高智商家长的追捧。问题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智力体力飞速上升,家长却只能慢慢退化。到了某一个转折点,一般就是所谓的青春叛逆期,孩子的赢面就大过家长了。那个时候,家长们恐怕最多打打嘴仗,然后哀叹“女大不由母,儿大不由父”。当然了,在父权母权强大的家庭,青春叛逆期很可能会安然度过。然后到了三十几岁,孩子突然觉悟,说“上半辈子给爸妈活着,下半辈子该给自己活了”。这样大概也不在少数。比如说美女小提琴家陈美。

(当然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就是要让孩子活出真我”,用无比欣赏的目光看着孩子在餐桌上跳来跳去,随时满足孩子的一切欲望。这个大概也不少。不过不在华姐今天的话题内,暂时放放。)

有输有赢就意味着情绪跌宕起伏。看看华姐这一天,从心花怒放到心头一紧,到咆哮超人,到坚守国土,到认错道歉,到最后温情流动。整个是看美国大片的节奏。这样强烈的起伏,华姐都受不了,却还要让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去承受,孩子弱小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创伤?

老子说,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孩子的智慧因为天然纯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高明。比如说,我那三岁半的女儿在输赢方面就颇有心得。“谁先跑到playground谁就赢了!”“谁吃的比较慢,谁就赢了”。总之,按照她制定的标准,一定是她赢。

唯一的例外:“妈妈,弟弟,我们一起上去,就都赢了。因为我们是好朋友。”

是啊,当我们是好朋友的时候,我们就都赢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孩子是用来爱的… -夏云- 给 夏云 发送悄悄话 夏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9/2016 postreply 21:23:03

Agree. 小事就算了,不用太紧张。 -gladys- 给 glady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9/2016 postreply 21:43:55

基于爱的基础上出点动脑筋的小题目考考他们还是挺有趣的,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常这样跟她玩儿 -丹麦有我- 给 丹麦有我 发送悄悄话 丹麦有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9/2016 postreply 22:07:51

父母是帮助和引导孩子的,不是对立面。 -Tree100- 给 Tree10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0/2016 postreply 06:24:58

爷爷为什么带垃圾食品?学会带个苹果什么的不行吗?孩子肥胖都是父母给了他们小身体吸收不来的食物。读过基础生物学吗?看过 -prettymama- 给 prettymama 发送悄悄话 (77 bytes) () 07/20/2016 postreply 06:34:01

写得真好!带孩子也是家长的自我成长。很多道理也是需要慢慢悟出来的。 -motherhood- 给 motherhood 发送悄悄话 motherhoo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16 postreply 06:46:02

家里也有胖妞 -jane169- 给 jane169 发送悄悄话 (920 bytes) () 07/20/2016 postreply 07:25:38

得斗智斗勇啊,不然怎么办?又不能用武力解决。不能期盼你说什么孩子都听你的,这样的孩子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啊。 -路过2013- 给 路过2013 发送悄悄话 路过201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16 postreply 12:40: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