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老人心理特点,融洽和长辈关系同时也让自己将来成为好老人

来源: 高兴就哭 2014-04-16 08:47:4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54 bytes)
昨天看了峨嵋山人关于老太太的事,觉得在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同时,有必要对老人心理也多些了解。

随着人逐渐进入老年,尤其是退休,儿女离开家独立生活后,老年人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比较明显的有以下6个方面:

1。孤独感。 退休后和原来的同事交往减少,而儿女此时大都离开家独立生活,老人就会感到比以前孤独,而且很多老人其实很害怕这种孤独。于是他们很喜欢去热闹的地方,希望找到听众,能唠下嗑。我就曾经在超市碰到个老太太,逮着我就说起她小时候是多么便宜,还每天送上门,对现在的高物价抱怨了很久。

2。记忆力下降,尤其是短时记忆能力下降,但长时记忆却很好,就是可能不记得近几天发生的事,见过的人,但对自己年轻时的事却记得很牢。(插播下:人的记忆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长时记忆是大脑对前两种记忆进行加工,整理,选择后存储于大脑的,也就是经过大脑思考后形成的记忆,它能非常牢固的植在大脑里,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很早学过的东西还能记得,因为他们已经对那些知识形成了自己的理解,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思考很重要。)所以,如果遇到前几天刚认识的老人,他们却叫不出你的名字,不要生气,这是正常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老人喜欢说“想当年。。。”

3。自我意识增强。  大半辈子为事业,为家庭付出了许多,很少真正为自己活。他们觉得是该为自己活的时候了,付出那么多是该得到回报的时候了。于是他们总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关心。会有老人要求子女必需定期打电话或回来看自己,像有次我过后才想起老爸的生日,后来听我妈说那天老爸非常生气。老人这时候生气往往是因为觉得被忽视了,而不是我们没有买礼物等。有听人抱怨自己的父母总是向自己索要这个那个的,觉得父母是财迷,但很她误解了父母:父母要的估计不是那些财物,而是我们做儿女的关心,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没有被忽略。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也会导致下一个老人的心理特点:固执

4。固执。老人经过大半辈子的磨炼,已经形成的固定的人生观,价值观,轻易不会改变了。所以他们很害怕环境的变化,对新环境的适应比较慢,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弱,因为这些都需要他们调整甚至否定自己原有的观念。所以遇到和老人有观念上冲突,不要较真,非争个是非黑白的,这也是婆媳和睦相处之道。当然老人也应该尽量多学习新东西,以跟上时代的变化。

5。倚老卖老。老人会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等等。毕竟他们累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已经”不惑”和“知天命”,所以老人就喜欢指导,教训小一辈们,喜欢充当我们的智者,导师的角色。这点无忧表现最明显。

6。脾气变得急躁。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小时候做事情总喜欢磨磨蹭蹭的,一顿饭喂上大半小时,因为孩子觉得以后的日子长着呢,我着什么急啊。而老人正相反。他们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时间可以浪费,所以经常想起什么,恨不得立刻就做。经常就有父母一遍遍的电话催孩子,还特别容易着急上火。



所有跟帖: 

建議大家跟孩子一起看以下兩本書 -noodlelover- 给 noodlelover 发送悄悄话 (302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09:08:59

收藏 -高兴就哭- 给 高兴就哭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6/2014 postreply 09:13: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