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帖子写得好。好就好在写出了对待他人的两种态度的对比。老爸老妈对人一视同仁,公交车司机也好,售货员也好,老师也好,老板也好,都是以诚相待彬彬有礼,于是换来的也是热情相向让人满心暖和。孩子却觉得司机为你服务理所当然,没有表示诚心诚意的感激,于是对方对你也没有热情,于是你觉得他人对你不耐思。这是现象,那么原因呢?这个不是中美文化差异吧?都是一家人,都是来自一个地方一个文化?可细细一想,还真有可能是文化差异。美国文化确实是讲究人人平等,不论你的荷包大小,都deserve to be treated with respect.老爸老妈毕竟是成人,情商成熟,入境随俗,这一方面做的很好;孩子从中国出来,习惯了阶层文化,等级上下分得清,知道“名人或利害相关的人物”面前要讲礼貌;“面对的是老百姓一个,就懒得打招呼了~“你自己懂的”。”[中国的新一代都被捧养(培养)得如此有势利眼?]还有一个可能是年龄差别,即成熟度的差别。孩子还小,还需要教育,还需要老爸循循善诱,问问是否是自身原因,甚至让孩子把老爸老妈当行为模范(role model)。人际关系里有一个reciprocity原则(对等互换),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所以当你觉得别人对你不nice时,不妨查问自己有什么地方没有作到位。这正是孩子的社会化的过程,父母正是孩子的社会性形成的关键因素,孩子就会从不懂到懂,从零情商到高情商,从对别人存有戒心到坦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