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什么时候该“严”,什么时候该“宽”?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什么时候该“严”,什么时候该“宽”?

 

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的印象中,中国父母对孩子都是比西方父母要“严”的多。传统的格言“打是疼,骂是爱”,至今仍然是很多中国父母教子的座右铭。所以,很多中国人不经思考地认为中国孩子一定都在外表现良好,胜过在“娇宠”下长大的美国孩子, 然而,我个人的观察却不完全是这样 - 美国孩子在外往往比中国孩子的行为表现更好,更懂得尊重他人和遵守公德。为什么呢?思考之后我发现,这是因为中国父母和西方父母在“严”和“宽”的实施方面不一样的缘故。换句话说,就是中国的父母似乎“严”的不是地方。

中国父母对儿女严的地方最主要体现在“技能”方面。这大概是出于中国人普遍的强烈竞争心态(不要说这事移民特点,在大陆很多中国人一样的生活在强烈的攀比竞争的氛围中)。而除了“技能”之外,中国父母在其他方面往往很“宽”,孩子要啥有啥,在外耍横也不被责备。我也常常看到有中国孩子很小就有自私,虚荣心态,或说谎,或不尊重他人,但这些都被中国父母看成小事而忽略了。或许,很多中国父母自己都是这样的,所以自然而然地把孩子的这些倾向看成日后生存的“优势”。

然而,我个人却恰恰觉得这是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因为,如果我们认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除身体健康之后的)人幸福的最大保障,良好的道德作风,诚实和毫无虚荣的坦荡性情,才可能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更不必说,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健康的社会。而能力,由于多半是天生的(个人观点),所以过分的“严”,不但不能拔苗助长,反而在孩子的心理中埋下自卑的阴影,在日后的生活中害人害己。

我个人还发现,一些中国的孩子学会说谎的现象往往和父母的技能上的高压有关。想象一个孩子认识到如果自己达不到父母的标准,会受到“惩罚”,而如果努力了还达不到标准,“惩罚”就会是“永远”的,这时绝望的孩子往往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失败”说成是自己能力之外的其他原因,欺骗父母,也宽慰自己。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特技”,除了父母的教育失误之外,我实在看不到别的原因。而这种从小学会的说谎,往往一生难改,是很多人一辈子“自欺欺人”的最根本原因。更不能不提一下的是,这样的教育,也正是很多中国人缺乏社会公德的原因。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孩子,那些地方该“严”,那些地方该“宽”,就基本上不言而喻了:在“孩子”的学习上,只要孩子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就应该“宽”- 使劲表扬!这个时候,表扬才是爱,因为无条件的父母爱其实是一个人一生自信的资本。而在孩子的道德上,尤其是诚实方面,如果孩子一旦出现有意说谎,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该“严”。这里的“严”,绝不是棍棒的严,而是态度的严肃。父母在此时应该毫不含糊地告诉孩子,不能说谎,更不能欺负他人。这样,孩子在日后做人上才会有一个道德的底线。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的确希望我们很多中国人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从培养“有用的工具”的歧途,回到培养“健康的人”的正轨上来。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只言片语:天才与人才
  • 只言片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如果你想放声唱。。。” -看美国电影“哈罗德和莫迪”
  • 日常生活中对人一个人的理智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 在伟大与平凡之间 – 被遗忘的画家关紫兰
  • 所有跟帖: 

    学习与人交往也是一种技能。 -B4NT- 给 B4N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31/2012 postreply 09:47: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