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个结交比较深的同事,一个教授,一个付教授。中国人的例子也是一样的,不好在这里说了
教授是英国人,是利物浦平民家长大的孩子,后来在伦敦拿了PhD,最后定居美国,说话比较粗鲁一些。比较喜欢享乐,曾经不止一次地听他嘲笑学校,觉得数学学得太难,没有必要!俩孩子,一儿一女,平常很多运动,camping之类的活动。暑假一定外出渡假,太太不上班。我认识他老大的时候她才16岁,老二10岁。后来女儿跟男朋友去了一个大学,都没有听说过的。毕业了,男朋友也没有了,在百货店,鞋店,她爸爸的实验室都干过,没有一样能干好,就是干不长,自我感觉还特别良好。后来说自己喜欢fasion,要去学fasion,果真也学了,出来找工作,也没有一样能干的长。现在26了,住在家里啃老,最近找到一份南美洲教英文和法文的职位,不想去,说是想做vet assistant。她爸爸很理解,说她只是要一份工作with zero pressure。儿子呢,更糟糕,12学沾上毒品,去了好几次戒毒的camp,现在在community college读书。教授很后悔,看见我家孩子学这学那,一再说,你做得对,一定要keep them busy
副教授在Bethesda长大,以后在英国一家well known公司工作过很多年,平常说话很文雅,email里的写词非常不平常,有时我得查一下字典。他有三个孩子。两个进了同一个小藤,老三15岁。老大拉小提琴,高中时经常出去表演,还到欧洲去,很忙很忙,现在在准备考law school。女儿大学一年级,钢琴弹得很好,上大学了还继续上课,老爸付钱。老三成绩也特别好,学啥乐器我没记住,准备以后做vet。他说他的孩子从来就进的最好的学校,point是让他们接受challenge,zero pressure,他笑了一下,说,there is no such thing!
大家跟风学琴学啥的,是有道理的,我们不也跟风上大学,跟风到美国,跟风结婚生孩子。如果想轻松养孩子,当然可以,但现实是,这个社会是有竞争的,没有人阻止你轻松,但学这学那的孩子不见得比你的孩子笨,长年累月下去,差距是很明显的。你不跟风,还更有竞争优势,it could happen,但几率很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流汗,一般就没有成果,天上吊馅饼的事儿有,砸着自家孩子,还是个机率问题。
所以,该学什么还是要学,早点学,等上了高中就没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