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几句藤校招生

来源: 突破分球 2011-04-07 05:55:1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3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突破分球 ] 在 2011-04-07 20:21:3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怎样才能让孩子上个好大学?恐怕每个家有高中生的父母心里都问过这个问题。其实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是顶尖大学的招生官,会招什么样的学生?或者说,要从哪些方面来考察,筛选,录取优秀学生?Just follow the common sense, 我想就算是所谓的大藤,其考察录取学生的依据无非在这几个方面: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发展潜力 -- 包括talent, creativity, leadership, passion ... 下面我们就具体看一下学生的申请材料中各部分是如何体现这几个方面的。

一,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分两部分:全国统考成绩和高中年级成绩。

全国统考成绩包括SAT,ACT, 单科SAT2(AP课虽然也是统考,我们放到下面再谈)。具体看一下这些考试的题目就会发现,其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高中的知识水平,其题目的难度跟那些比拚智力水平的竞赛考试(比如奥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的考试,其成绩能反映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可当分数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就不能再反映个体的差异。比如说SAT,当分数到了2300以上时,分差所反映的基本上就是考试的发挥,运气,和平时做题训练的多少,而不是两个学生智力上有多少的不同。就是满分2400,如果是重复考得的,也不会比一次就考到2300的吸引更多的眼球。当然,如果能在9-10年级时一次就考到2400,还是会令人眼睛一亮的,因为这反映了超前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所以说,如果SAT过了2300,ACT到了35,SAT2接近800,就没必要再去重复考那些科目,重考不见其利,可能反受其害。

再看高中年级成绩,首先的作用当然是对上述全国统考成绩的佐证;其次反映的是学生有没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挑战自己。这里又有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两个方面。比如说,在同样科目有AP课可选时有没有选AP;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没有到邻近的大学去选更高水平的课。具体选多少门AP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能得好成绩的前提下多多益善,因为高中成绩另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看学生在相同环境下同年级中能不能做到出类拔萃。年级排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大学申请材料里,高中成绩表是由School Counselor填发的。表中有年级排名(rank),高中所修课程难易的评估,一般还有一段对学生总体印象的简评。试想一下,如果成绩和年级排名一般,Counselor能写些什么呢?可如果Counselor在简评里写上一句:尽管所选的课程很难,该生依然取得优异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这在招生官那儿至少是个plus.

概括一下,如果你SAT过了2300,或者ACT到了35,SAT2接近800,有不少AP课,高中课程不但具有挑战性,而且成绩优异,是年级里的顶尖学生之一,那你已经向藤校的大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是光有这些还不能让你跨入大藤的门槛。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些只是能进入藤校的必要条件,因为这些学习成绩只是反映了高中阶段的知识水平,和一定程度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要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发展潜力作出比较全面的预测评估,观测的目光只能投向申请材料中学习成绩以外的其它部分。

(未完待续)

所有跟帖: 

Good points. -jill08- 给 jill0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7/2011 postreply 07:10:20

Thanks,AP是在高中念还是在附近的大学? -Accountant06- 给 Accountant06 发送悄悄话 Accountant0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7/2011 postreply 07:46:57

回复:Thanks,AP是在高中念还是在附近的大学? -突破分球- 给 突破分球 发送悄悄话 (47 bytes) () 04/07/2011 postreply 13:23:01

金鼎~~~~ 谢谢突破分球的好文! -金海洋- 给 金海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7/2011 postreply 17:25: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