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至成去看望落宕的云山古寺的毛泽东 1934-8】

来源: 弓尒 2017-03-16 22:08: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664 bytes)
回答: 【解放军五位杨姓上将军】弓尒2017-03-16 20:26:45

 

长征前,杨至成去 瑞金云山古寺 看望失意的毛泽东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被剥夺了在党内军内的领导权。

徒有虚名的苏维埃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住在赣南瑞金 云石山上 的一座古寺里,面对严峻的形势,心情十分郁闷。

  1934年8月中旬一个闷热的下午,已被降职的杨至成从驻地梅坑赶向几公里地外的云石山,去看望毛泽东。

为了走捷径,他从一片稻田里斜插了过去。当他带着两脚烂泥,满头大汗,爬上近百米高的云石山,

来到云山寺时,第一个看到的是贺子珍。贺子珍递给他一碗凉开水,说毛泽东正在后面的树林里乘凉、和人聊天。

  杨至成赶到那里一看,只见在一棵大樟树下,毛泽东正和一个和尚模样的人,面对面地坐在石头上,

一边摇扇子一边谈古论今。看见杨至成,毛泽东略略一愣:“噢,至成同志,你看我来了?”

随后指着那位和尚模样的人介绍道:“他叫骆能和,比我小4岁,原先是云山寺的住持,他供的是福祖菩萨,

据说是管天下太平、人间平安大事的。我们来后,占领了骆大师的地盘,他就搬到村里去住了。

我劝他干脆还俗,娶妻生子算了,他正在考虑呢!”骆和尚笑笑说:

“毛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经常和毛先生聊聊天,能受到许多教益呢!”

骆和尚走后,毛泽东引杨至成回到屋里,问道:“至成同志,我的朋友现在不多了,你还敢来看我!”

  杨至成看看脸色有点憔悴的毛泽东,心头一热,差点掉下泪来,说:

“毛主席,您比过去可瘦多了,要注意身体呀!”

  毛泽东点了支烟,摆摆手说:“没事,没事,我的身体很好。”杨至成本想说一句安慰的话,

但却没有说出口。毛泽东似乎看出了杨至成的心情,反而安慰起他来:

“至成同志,你被降职的事我听说了,你有什么想法?”

  “我的工作没做好,但是我尽力了……”

  毛泽东沉思着说:“是呀,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后方工作基本保障了前线的需要,是很有成绩的。”

  “可是,仗没有打好……”

  “仗没有打好,有实力的问题,但主要的是战略战术指导思想不对头。

什么‘堡垒对堡垒’,什么‘御敌于国门之外’,他们忘了与敌人比起来,红军还处于弱小阶段。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这是叫化子与龙王比宝嘛!”

  杨至成见毛泽东一下把问题点透了,忙问:“主席,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毛泽东回答说:“我们要做工作,要等待。至成同志,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革命总会成功的,

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在中国这样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要取得革命的胜利,

绝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至于我们个人嘛,受些委屈不要紧。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嘛’,

我们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不但肚里要能撑船,还要能放得下飞机大炮才行呢!你说是不是?”

  毛泽东的一席话,扫去了杨至成胸中的郁气,他感到心头亮堂多了。聊了一会,杨至成看看时间不早了,

起身告辞。毛泽东说“不忙”,又领他去旁边的屋子里看望住在那里的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

张闻天很高兴地握着杨至成的手,关心地劝慰了他几句。

  患难见真情。在云山古寺门口,毛泽东和杨至成紧握双手告别,互道“保重”。

  毛泽东为杨至成平反,任命他担任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

  1934年10月中旬,杨至成跟随军委纵队踏上了后来被称为万里长征的道路。

  1935年1月15日,当红军长征到贵州遵义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

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撤销了博古、李德对红军的领导权,

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和军内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位众望所归的掌舵人。

  遵义会议开完不久,杨至成就听到了关于会议精神的传达和会议对红军后勤工作的评价。

特别令杨至成感动的是,毛泽东和遵义会议决议,都对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后勤工作作出了最中肯的评价,

肯定了后勤工作的成绩。指出:战争指挥的错误,可以使最好的后方工作化为乌有。杨至成知道,

这是毛泽东为后勤工作平反,为自己平反。他受到降职处分时没有流泪,这时泪水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

  遵义会议后,军委鉴于长征途中的物资供应工作主要由各级自行解决,决定撤销总供给部。

根据需要,杨至成被任命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先遣工作团主任,作开辟路线、发动群众、筹措给养物资等工作。

 

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4964/145210/8905802.html

 

-----------

Yudu Gannan Sheng Suwei'ai Zhengfu Jiuzhi 2014.05.30 09-33-43.jpg

1934年9月上旬,毛泽东从瑞金云石山来到雩都,住在何屋的东厢房。

10月18日毛泽东离开何屋,随同中央纵队渡过贡水,开始长征之路。

从赣南会议(1931年11月)到六届五中全会(1934年1月),毛泽东一再受到排挤打击。

这时,张闻天和毛泽东都住在云石山上的“云山古寺”。

 

1955年,张闻天与毛泽东在一起

六届五中全会决定张闻天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博古他们企图用这种安排来排斥毛泽东对政府工作的领导。

张闻天为人正派,并没按博古等人的意图去做。相反,他采取同毛泽东合作,尊重毛泽东的态度。

1934年8月1日敌机轰炸瑞金后,党中央迁云石山,中央军委迁梅坑。

毛、张的住处都一起搬到了云石山上的一座小庙“云山古寺”里。

堂屋的一侧厢房住着毛泽东与贺子珍一家,另一侧厢房就是张闻天的房间。

朝夕相处,感情融洽,生活上也相互关心。

毛泽东1934年9月在于都得了恶性疟疾,高烧不止。

赣南省委给张闻天打电话求助,他立即派傅连暲星夜赶去诊治。

 

     去赣龙铁路十九架子队采访时,架子队的党工委书记张荆浦跟我说,附近有座云石山,被誉为“长征第一山”,毛泽东曾在上面居住。他常常饭后散步到那里,登上山,想像着毛主席如何坐在山顶思考伟大的问题。山虽已是名山,但游人很少,在山顶的大樟树下静静地坐上一会儿,很快就会气定神闲起来。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时我实在没有时间去登山。但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没想到几个月后,即获得了一个机会。那天,赶到云石山脚下,已是下午5 点多钟,进入山下的门卫房时,保安说,已经下班了,山门已锁,你们要上去,就自己拿钥匙去开门,下山时别忘了锁好门就行。
     还有这等好事儿!我们几个人拿过钥匙就往上山的石径跑,生怕那个保安反悔了。
     山真的不高,可能只有50 米,也就是十五六层楼高,也像高楼一样,是在平地上长出来的。云石山是座孤山,周围是一片平坦之地。
     很快,我们就登上了山顶,首先遇到一堵石墙,能进入墙内的门洞很小,石门的两侧各有几个小方孔,感觉那应该是射击孔,抚着石墙仔细看,上面隐约有弹孔,那是战争的痕迹。
      穿过石门,进入一小片开阔地,这就是山顶了,开阔地是云石古寺门前的场子。我们手里的钥匙就是开这个古寺的门的。建于清嘉庆年间的这座古寺,如今已没有住持或挂单的僧人。
     寺门两侧斑驳的对联还依稀可见:“云山日永常如昼,古寺林深不老春。”对联上联的右侧嵌进墙壁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一段文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于1934 年7 月从沙洲坝迁到云石山后,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和部分工作人员在此办公和居住。10 月中旬,中央政府工作人员编入中央纵队离开云石山,开始长征。旧址原是古寺。1960 年维修开放。”
     开锁推开山门,发现赣南的寺院竟然与当地的民居相似,有庭院,有天井,有厢房。这里已被布置成一个展览馆,墙上、门口都有文字和图片,介绍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工作人员在此工作和生活时的情况,毛泽东、张闻天的住房里有仿制的当年用品。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仔细参观了寺内的每一个地方,看了每段文字和图片的说明后,走出寺院。
     寺外有许多大树,尤以寺后的一棵古樟为最。古樟周围怪石嶙峋,树根从石头中四处隆起,也如怪石。以怪石、树根为凳,我们几个随意坐下,感受山顶习习清风带来的凉爽。夕阳从婆娑的树叶间洒落,金光点点,晚霞中,古寺的红色土墙竟显出金碧辉煌的神彩来。透过树隙,可以看见山下的民居里已有袅袅炊烟升起。
      当年,就是在这里,处于政治生涯最低落时期的毛泽东焦灼而无奈地思考着红军凶多吉少的前途;也就是在这里,毛泽东与张闻天坦诚相向,结下了改变红军命运的政治友谊;正是在这里,红军开始走上向西转移进而北上抗日的长征之路。
     1934 年7 月23 日,正是大暑节气,在赣州会昌县城外的岚风岭上,黎明时分,毛泽东带着几个随行人员远眺赣南、粤北、闽西的山山水水,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词章《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当时,国民党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正进行到白热化状态,而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红军这次被迫易帅,在博古和李德的瞎指挥之下,节节败退,红色苏区不断缩小。被夺去指挥权的毛泽东看到北线失利,心疼无比,为了把南线损失降到最低,忧心如焚的他以养病的名义去了瑞金以南的会昌,进行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写下《清平乐·会昌》之后不几天,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在瑞金沙洲坝的驻地就被敌人发现,挨了炮弹的轰炸,机关不得不四散搬往各处隐蔽。中央政府迁驻到了红都瑞金往西约19 公里处的高围乡(笔者注:现已改名为云石山乡) 云石山的古寺里。毛泽东遂从会昌立即北归,赶到云石山。从此,这座小山就被载入史册。
     当时小山上的云石古寺香火颇旺,因为寺中有一个法号乐能的主持,乐能法师学识渊博,通晓医理诗书,常为附近的贫苦百姓看病施药。毛泽东住进古寺后,很快与乐能成为了朋友。据说,毛泽东还点透了乐能的心思,成就了一桩姻缘。当时的乐能不过三十出头,曾是留过洋的学生,是为情所困才出家的。毛泽东牵线,让逃婚到寺里避难的一个女子与乐能结成了伉俪。后来,毛泽东和中央红军撤离瑞金,原苏区被白色恐怖笼罩,乐能夫妇利用古寺接送和掩护了一批批红军游击队员。
但云石山对红军的作用远不限于此,它的伟大历史贡献体现在让两个伟大的心灵在此相遇相知。
     1934 年8 月,在毛泽东搬进古寺近一个月后,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从闽赣巡视回来,也搬上了云石山。张闻天曾在苏联深造,刚到苏区时,是“左倾”阵营中的重要成员。但尊重实践、追求真理的张闻天经过对根据地和革命战争中许多实际问题进行独立分析后,渐渐摆脱了“左倾”的影响,转而拥护毛泽东的思想主张。但住上云石山之前,他与毛泽东并没有近距离接触过。
      那个夏天,在云石山上,在寺后的古樟树下,在清风吹拂中,毛泽东与张闻天这两个出身和经历迥异的革命者坐在了一起,谈在了一起,两颗坦诚的心靠在了一起。半年之后,1935 年1 月,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的领导方式,张闻天与王稼祥、周恩来等人一起批判了博古执行的王明“左倾”路线,帮助毛泽东重新获得了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这一切,不能不说有云石山的功劳。如果没有云石山上大樟树下毛泽东与张闻天的促膝交谈,这一切,可能会来得晚一些,红军的损失会更大一些。
     1934 年9 月29 日,《红色中华》发表了张闻天在云石古寺中撰写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10 月9日,红军总政治部发出了《关于巩固部队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加强政治军事训练及群众等工作的指令》。10月15日,红军开始长征……
     血雨腥风早已散去,古寺又在静静地沐浴朝露晚霞,但历史已镌入每一块石、每一寸土、每一片叶、每一滴水、每一丝风,不然,这山、这寺哪来这份厚重积淀之上的安宁?

 

 

http://www.mbec5.com.cn/dfjs/news.asp?kind=572&id=3423&addtime=2012-5-14

 

 

所有跟帖: 

【在毛泽东受冷落时,鬼都不上门,但 还是有三个鬼 来了~ , 谁???】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64325 bytes) () 03/17/2017 postreply 17:22:49

【毛主席1965 回井冈山】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972 bytes) () 03/17/2017 postreply 21:28:25

【周总理谈66-7-8毛主席给江青的信】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3740 bytes) () 03/20/2017 postreply 12:00: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