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明的博客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选载作者论著章节和新论新译
个人资料
正文

《莎士比亚的诗歌纪念碑》导论(节选之二)

(2017-01-10 02:42:38) 下一个

莎士比亚隐秘的灿烂

《莎士比亚的诗歌纪念碑》导论(节选之二)

 

                                                                                     傅正明

 

《莎士比亚的诗歌纪念碑》封面设计采用的原图:莎剧人物画廊(Procession of Characters from Shakespeare's Plays),十九世纪无名氏画家作

 

到了十九世纪,莎翁背后有个写作小组的说法开始流行。依照这一说法,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对折本出版前竖立的莎翁故居纪念碑(The

Shakespeare Memorial)。碑文有两个拼写略有不同的名字,像双子星座一样:顶部拉丁文把莎士比亚(Shakespeare,以下简称莎氏)称为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学者和诗人,将在奥林波斯神山「永垂不朽」,最后两行简单记载了「凡俗的」演员莎士比亚(Shakspere,通称莎翁)的年龄和逝世日期。怀疑派认为,与莎氏身分最贴近的是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561-1626),即英国哲学家、作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也有人说他是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私生子。他至少是写作小组成员之一。另外被人推测的背后写手,难以尽述,主要有下述与莎翁同时代的英国作家和诗人。

沃尔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1552-1618),作家、诗人、军人、政治家和探险家,与莎氏有交往。据说他一生都想成为议员,在伊丽莎白时代为舞台执笔有碍实现政治抱负,因此匿名写作。雷利爵士一度赢得女王宠爱,遂愿封为骑士成为议员,詹姆斯一世掌权后遭到忌恨,他署名的作品一度被查禁。最后因「叛国罪」被囚于伦敦塔,处以死刑。

英国贵族威廉·斯坦利,六世德比伯爵(William Stanley, 6th Earl of Derby,1561–1642),曾在欧洲大陆旅行多年,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中期被法国学者视为莎剧的可能作者之一,尤其是《爱的徒劳》一剧,被视为带有不少法国文化的因素。某些传统派学者也认为德比伯爵与莎氏有交往,但他没有传下署名的诗文作品。

诗人和剧作家克里斯朵夫·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 1593),是著名剧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的作者。他是英国政府的侦探,却因事被政府通缉。据说他并未如历史记载的那样死于谋杀,年仅二十九岁死里逃生的马洛,从此隐姓埋名,成为那个写作小组的主要作者之一。

可能的写作小组还有一位女诗人:玛丽·锡德尼(Mary Sidney, 1561-1621),著名诗人菲里普·锡德尼的妹妹,她同时是翻译家,多才多艺,长诗《维纳斯和阿都尼》和《鲁克丽丝受辱记》的初稿可能出自她的手笔。诗人威廉·布朗(William Browne)在为玛丽·锡德尼写的<墓志铭>一诗中写道:「在此紫貂色的灵柩之下/长眠着一切诗韵的奥妙」。

另一位女诗人阿米利亚·巴萨诺·拉尼尔(Amelia Bassano Lanier, 1569–1645),是意大利出生的一位英国皇室音乐家的女儿,可能有犹太人

血统,于1611年出版诗集《万福上帝,犹太人的国王》(Salve Deus Rex Judaeorum)。她一度是掌管英国戏剧的韩斯顿勋爵(Lord Hunsdon)的情妇,被视为莎氏十四行诗中的「黑女郎」(the Dark Lady)和莎剧的作者之一。

英国学者托马斯·卢尼(Thomas Looney)于1922年出版《莎士比亚鉴定》③一书,是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著作。该书首推爱德华·德维尔,十七世牛津伯爵 (Edward de Vere,17th Earl of Oxford,1550-1604)为最可能为莎氏全部著作的真实作者。在英国文学史上,同时代的人把德维尔称为多才多艺的抒情诗人、宫廷诗人和剧作家。德维尔有诗歌刊行传世,但没有留下他署名的剧作。据说他性格高傲,于十六世纪80年代失去伊丽莎白女王的宠爱,被逐出宫廷,因此有可能广泛接触了英国社会,同时游历过意大利等欧洲各国。卢尼力求从德维尔的生平与莎剧场景的平行研究中寻找旁证,由此形成怀疑派中最重要的一派,即牛津派(Oxfordian theory)。

「莎士比亚背后的写手」:(左上)德维尔、(右上)培根、(中)莎士比亚、(左下)马娄、(右下)德比

 

牛津派后来演化出来的一个变种认为,德维尔原本就是伊丽莎白十四岁时与继父乱伦生下的儿子,长大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女王的情人,并且生了个乱伦的儿子,即后来的亨利·里奥谢思利,三世南安普敦伯爵(Henry Wriothesley, 3rd Earl of Southampton),莎氏的赞助人。1601年,南安普顿因卷入艾塞克斯伯爵(Earl of Essex)反对伊丽莎白女王的叛乱被关押在伦敦塔,面临死罪,詹姆斯一世继位后获释。

牛津派新生代学者汉克·怀德摩(Hank Whittemore)在《纪念碑:爱德华·德维尔,十七世牛津伯爵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等著作中认为,1609年出版的四开本是德维尔为「美男子」(the Fair Youth)即南安普顿竖立的纪念碑,第27首(本书第004首)到106首,均可称为「监狱诗」(prison sonnets),它们不是狱中诗,而是德维尔写给狱中人南安普顿的诗,始于1601年2月8日,即南安普顿被捕的当天,第106首写到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死后4月28日的葬礼,此后逐日隐晦记载了营救狱中人的幕后活动,直到詹姆斯一世登基后赦免南安普顿。诗集之所以采用笔名,是因为伊丽莎白的重臣罗伯特·塞西尔(Robert Cecil)出任新朝国务卿,出于政权平稳过度和王室声誉等各方面的考虑,强迫德维尔永远隐瞒他作为十四行诗的真实作者的身分。④

伦敦塔的囚徒:莎氏赞助人南安普顿

赞同怀疑派,尤其推重牛津派的,有马克·吐温、惠特曼、卓别麟和佛洛伊德等文化名人。当然,这份名单还可以大大延长。

怀疑派与正统派的较量,在新世纪有多个回合。2007年,在英国一次戏剧节期间上演的戏剧《我是莎士比亚》(I Am Shakespeare),让莎翁从坟墓中惊醒,登上舞台,接受著作权的质疑。当莎翁谈到那些剧作的成功时,他感叹道:「我从来没有想象到它们会如此久远相传」。剧中的弗兰克讥讽道:「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它们」。上文提及的可能的重要写手,均在剧中提到,从而再度炒热了这个话题。编剧和主演马克·里朗斯(Mark Rylance)于2011年出版剧本后,与演员兼电影导演德雷克·雅可比(Derek Jacobi)一起,由英国莎学专家威廉·莱希(William Leahy)牵头,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合理怀疑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Reasonable Doubt),就莎氏著作权的怀疑和研究寻求广泛的公开支持。这一活动持续到现在,即2016年莎翁逝世400周年纪念的庆典中。此外,莱希还编辑出版了论文集《莎士比亚及其作者们:关于其著作权问题的批评透视》⑤。该书作者大都不是莎学职业专家,编者博采众说,保持了争议的平衡。如同此书文案所说,这个问题的探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甚至是一种神学现象,因此是有意义的。

在此之前,美国莎学专家詹姆斯·夏皮罗(James Shapiro),除了从书本中发现莎翁同时代的证人之外,还走访印刷房寻找蛛丝马迹,考察剧院排演的多种细节,于2010年出版了《威廉之争:谁写了莎士比亚?》 ⑥ 一书。他坚信莎翁就是那些作品的作者。但是,怀疑派论者讽刺说,夏皮罗就像天主教的权威一样,拒绝看伽利略的望远镜。

2011年上演的好莱坞影片《莎士比亚的秘密》(Anonymous)更是以生动的视像、情节和历史的「望远镜」把牛津派和此后的罗曼史的推测发挥到极致。

近年来,有关争议高潮迭起。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莎士比亚勿容置疑——证据、论证、争议》⑦一书,主编是莎学专家、莎翁出生地信托基金会研究部主管保罗·艾蒙森(Paul Edmondson)和莎学家、同一基金会的主席史坦利·韦尔斯(Stanley Wells)。该书收录二十二个学者的有关论文,为正统派辩护。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关于莎翁莎氏名字拼写的不一致,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英语拼写尚未标准化造成的。莎翁健在时,至少有二十三处史料提到他既是演员也是剧作家。与莎翁共事二十多年的演员约翰·赫明斯(John Heminges)和亨利·康德尔(Henry Condell),在第一对折本中把莎翁称为「珍贵的朋友和同行」。此外有当时的法律认证,例如「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于1607年得到一份出版许可证。本·琼生题诗中写到的「埃文美丽的天鹅」,应当指莎翁。此外还有作品的内证。

几周后,就由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莎氏著作权联盟(the Shakespeare Authorship Coalition)的创立者和主席约翰·莎韩(John Shahan)等人主编的质疑文集,书名采用同样的正标题,仅仅加了个疑问号:《莎士比亚勿容置疑?曝光一种拒绝的行业》⑧。该书收集的文章,进一步阐释《合理怀疑宣言》的观点,提出质疑时并未推测谁是最可能的真正作者,只是论证和认定莎翁绝不是莎氏。依照该书的说法,莎翁没有在任何档案上将自己的名字签作「Shakespeare」,目前疑似莎翁真迹的签名,歪歪扭扭,拼法很不一致,不是当时文人签名普遍使用的新意大利斜体。现存相关史料,无法显示莎翁从事写作,他留下的遗嘱毫无文采,不像作家手笔。莎翁足不出户,知识背景不详,难以掌握作品中所表现的渊博学识。该书在分析琼生题诗的文章中,认为琼生也是「闪烁其词」的。至于琼生诗中的「埃文」(Avon),有学者认为不是指莎翁故乡的埃文河,而是「Avondune」的缩写,意思是河边堡垒,泰晤士河畔汉普敦宫的别名,伊丽莎白女王和詹姆斯国王常在那裏的「环球」剧院看戏。另外有质疑圣三一教堂的莎翁纪念胸像的学者指出,据有关历史资料,胸像原来是个抱着一大袋谷物的商人,后来被刻意修改为执笔的文人。

此外,还有著名的《莎士比亚时事通讯》(The Shakespeare Newsletter)2013年夏季号的评论员文章,被人视为宣告了正统派理论在智力方面的破产,因为评论员归纳并重申了怀疑派的「四大支柱」:第一是莎翁遗嘱,第二是琼生等人提及的名字Shake-speare,不是指莎翁,第三是莎翁纪念碑,第四是第一对折本的诸多疑问。

电影艺术家卓别麟曾在《我的自传》中说:「我不关心谁写了莎士比亚的作品。……不管作者是谁,他有一种贵族气质。」可是,从作品来判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宛如两面门神的另一个面向,那就是莎氏的平民身分。如所周知,十四行诗中的「我」不是贵族而是贵族保护的对象。此外,诗中对于十三世纪英国「大宪章」所确定的男爵的特权,往往带有醋意或讥讽的口吻。

当然,诗中的「我」不一定等同诗人本人。诗人完全可以「设身处地」。对于这些争议的是是非非,我倾向牛津派,但是,不皓首穷经,难以置喙。因此,我们最好还是接受第一对折本<致读者>一诗的劝告:「读者,别看他的图像,请读他的书吧」。(未完待续)

 

-----------------

莎士比亚的诗歌纪念碑

 A Monument of Poetry Buil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 Others

 

威廉·莎士比亚等原著  傅正明译著

 

(台湾)唐山出版社,2016年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

※英汉对照版本,各诗篇皆附有原文供读者参考※

 本书是译者研究和重译莎士比亚的最新成果, 三卷合为一册。卷首是本书的长篇导论,侧重从政治维度和佛教视角诠释莎士比亚。全书译诗108 首。

卷一精选新译莎士比亚54 首诗歌,包括十四行诗中的10 首最佳诗作,叙事诗的代表作或摘选、莎剧中的部分诗体台词、 诗篇和歌词。

卷二是「莎士比亚背后的写手」诗歌选译18首,大多首次译为中文。

卷三是「英美诗人论莎士比亚诗歌」诗歌选译36首,不少出自莎士比亚同时代以来英美大诗人的手笔, 部分作品首次译为中文。

从英汉对照中可以看出,全部译诗注重诗的意象意境, 语言锤炼和韵律之美, 力求在翻译的 「异化」与「归化」之间保持平衡,风格与前人各家翻译迥然相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