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寒士

无名寒士 全面解读《石头记》,金陵十二钗 即 明末十二雄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怀悼集05 ---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带你真正读懂《红楼梦》 )

(2016-08-15 02:52:15) 下一个

怀悼集05

原创 2016-06-22 无名寒士 无名寒士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再次点出贾母疼爱黛玉的情谊,这是绘出朱由校与朱由检兄弟情深。
 
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皇太极的特点是精明干练处事经验丰富,擅长收买富于机变。
朱由检的特点则是仰慕圣贤志作贤明帝王,对社会世情所知非常有限。
君子可欺以其方,意思就是君子容易被小人用奸谋和伪装所利用蒙蔽,这正是朱由检一生的写照。
 
正确理解宝钗在原文中的真实形象是阅读石头记的关键所在。
等前八回结束,大家认清了薛家人的面目,才能真正明白石头记正面的故事。
也才会理解五十四回贾母所说的“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究竟是所指为何。
 
全书正面故事主旨是嘲讽薛家始终攀附贾家欲求姻亲。
而以往大部分读者和影视作品导演连这一层意思都未能正确理解,这是颇为遗憾的。
以往很多人有猜年份的习惯,这个是不妥当的。因为书中有使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文学叙事手法,需要仔细观看事情的顺序而不是无意识地加减年份。但有一点是要明确的,那就是各人之间的年龄差是恒定的,前四回里宝钗比黛玉大八岁这个年龄差是恒定的。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是日先携了贾蓉之妻,二人来面请。
作者傅山最喜之物有竹、松柏、梅花。
梅花傲风雪而盛放,傅山用霜雪比喻满清,用梅花比喻抗清的军民。
傅山曾有梅花诗:应将清净结心期,静对梅花读楚辞。不与蕙蘭争素艳,直教霜雪定坚姿。
此处强调宁府梅花盛开,预示着前朝抗清战场将至的喜讯。这里的梅花是谁呢?答案就是贾元春。这里就介绍一下贾元春的真身。贾元春就是明末知名抗清将领——袁崇焕。这里的梅花特指天启帝朱由校时期在辽东与满人关外对峙的袁崇焕。
 
先前说过,作者傅山用荣国府来写明末的中国。
那么宁国府又是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宁国府就是还未真正步入末世的明朝中国,也就是前朝。
开篇写南明后朝,然后跳至末世两大末世正主的出场,然后又陡然跳至前朝。如此写法,实在是泼墨写意神龙首尾。
先记下宁府等于前朝。后文可卿、贾珍、贾敬、赖二等人身份渐渐讲出后,大家就完全明白为什么宁府是前朝了。
 
这里就顺势解一下本回中贾元春的判词。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弓是一种远程攻击武器。武器象征着元春的武将身份。而远程攻击则比喻袁崇焕对清的作战方案——用炮火远程打击的作战方式来固守城池。香橼是点出贾元春姓袁。
二十年来辩是非,【此句典故出自袁崇焕擅杀边帅毛文龙后的奏折:惟皇上斧钺之,天下是非之。在袁崇焕死去二十年后的南明抗清时期,天下人仍然在争论当年因袁崇焕的错责将他问罪处死的这个选择是否正确】
榴花开处遍宫闱。【此句是一个双字谜,各种诗词典故中都有榴花似火的比喻,这里就不再列举了。树上盛开的榴花,宛如高处的火光,照亮了宫殿。树上高处,是崇。火光照耀,是焕。此句指出崇焕二字】
三春争及初春景,【此句是描述,元春之后的三春都想要收复失地驱逐满人到关外,以恢复到袁崇焕时期(袁崇焕驻守宁锦与满清曾长期对峙,以炮火截断了满人经山海关入北京的通道)】
虎兕相逢大梦归。【此句是史实,袁崇焕有绝命诗,半世功名在梦中[点出梦字],忠魂依旧守辽东[点出归字]。北京城下袁崇焕带领兵将与皇太极的清军大战一番击退清军后,入城后失察边情纵敌入关等数罪并议进而走到人生的终点。(虎是汉人军队,兕是满人军队,以后会有讲解)】
 
大家都知道贾元春是宝玉的姐姐,姐姐对弟弟会是什么样的感情呢?自然是保护爱护的感情。
虽然袁崇焕因罪被诛,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句绝命诗里,死后还要魂归辽东守护朱明,展现了他保卫国家的真挚感情。能力也许不完美,性格也许有缺陷,但临终的诗文里对祖国无怨无悔,表明他对汉人政权的感情无疑是很深厚的。这就是袁崇焕被傅山赋予宝玉姐姐贾元春的原因。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是日先携了贾蓉之妻,二人来面请。
文中描写宁府是叙说前朝,而宝钗黛玉属于末世最纯粹的当朝人物,因此全书中都不会在宁国府故事里描写薛宝钗和林黛玉等人,将其尽皆隐去不表。这就是宁府里从未有钗黛二人言语描写的原因。而邢夫人王夫人与宝玉这一干人身份特殊,人物跨朝代存在,所以令其出现在宁府故事之中。
能在宁国府中有言语描写的都是前朝相关人物。这也是书中一个纲目设置。当朝为崇祯皇太极时期。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安妥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书中借此段评判对秦可卿赞誉一番,肯定了秦可卿出色的办事能力和优秀的性格人品。
 
秦氏笑道:“我这房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去,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鬟为伴。
以秦可卿住所豪华程度透露秦氏尊贵身份。到底有多尊贵,本回解释她的判词时再作揭晓。宝玉这四个丫鬟中有个媚人,仅只出现宁国府中这一回,她是仅存于前朝之人,所以荣国府中再没有出现过她的名号。并非重点,大家勿要陷入媚人的思考。
 
下面是寒士释意的一段警幻仙姑赋。
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
从柳树环绕中走来,从芬芳花海中步出。她脚步走过的地方,鸟儿纷纷从树上飞起作迎送;她款款向着我走来,回廊前映照出她秀丽的倩影。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
长袖飘飘飞舞,四周弥漫着麝兰芬芳的清香;荷衣轻轻摆动,空中传来了叮咚悦耳的玉声。
靥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她的笑靥如同春天嫣红的桃花,她的秀发仿佛夏日浓密的乌云。她樱桃般小口轻轻绽启,似有香气从榴齿中传来。
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
她纤细的腰肢楚楚可怜,遣风回旋折返令雪身畔飞舞;她发梢的明珠光彩夺目,与涂满额畔的花黄交相辉映。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飞若扬。
她从掩映花丛间走过,一嗔一喜都那样美丽迷人;她在清池边顾盼前行,如同仙子在水上凌波飞来。
蛾眉颦笑兮,将言而未语;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蛾眉轻皱复舒,她欲言又止地展颜一笑;莲步迟疑迈出,不知她想停下还是走来。
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她有着让人艳羡的完美形象,心灵如同坚冰一样清纯,胴体就像美玉一般丰润。她穿着让人惊叹的华丽衣裳,纹理闪耀出绚烂的亮色,图案舞动出鲜艳的光彩。
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
她有着让人爱恋的绝世容颜,面庞好似香露凝聚而就,轮廓仿佛美玉雕琢而成。她有着让人赞美的仪态气质,恍若凤凰飞舞九天之上,疑是神龙翱翔苍穹之遥。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她的素淡如同冰雪中不屈绽放的春梅,她的高洁好比寒霜下孤标傲世的秋菊,她的沉静仿佛空谷中挺拔劲直的孤松,她的艳丽恍若日落时映红清池的彩霞。她文采翩翩,如游动在曲沼中的潜龙,她神韵不凡,似照射在寒江上的明月。
应惭西子,实愧王嫱。
西施看到她也会掩面羞惭,昭君见了她也要愧叹不如。
奇矣哉,生于孰地,来自何方?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真是奇怪啊,她出生在哪里,她来自于何方?我坚定相信,天上瑶池中再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仙子,地上紫府里也寻不出能与她匹敌的美人。她到底是什么人,竟然会这样的美!
 
春梦逐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心中的明朝旧梦已不复存在,百姓们无奈地在清朝体制下服从约束随波逐流。
那些还渴望汉人政权崛起的人们,暂且忍着活下去再寻找机会,不要贸然以身犯险作无谓牺牲。
 
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
恨是亡国灭史之恨,愁是复国艰难之愁。
春是汉族繁荣之春,放春指汉族没落遭受压迫。
香是文化精神之香,遣香指文化畸形奴儒盛行。
太虚为智之根本道之起源,警幻二字是警醒世人破幻显真之意。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茫茫的天地之间,古往今来,多少爱国传奇。
无悔的壮士巾帼,清兴明亡,多少英雄憾事!
 
“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
痴醉心上的故国之情、郁结胸中的亡国之怨、早上为亡国灭史哭泣、晚上为无法复国幽怨、怀念春天般的中华繁荣、悲愤秋天般的满清压迫。
 
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三字。两边对联写的是:春悲秋怨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薄命司中为明朝末世的亡者。
对联意思是:为春天般的汉人政权消亡而悲伤,为秋天般的清人压迫而怨愤,落得这步田地,都是因为汉人自身的原因啊。
到如今,汉人们积极地求学获取知识,汉人勤劳地繁荣国土治理地方,这样努力上进,却仍要被清人压迫奴役,成果被异族坐享其成,真是令人感慨。
 
只见那边橱上封条上大书七字云:“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
全书中十二冠首女子都活跃在贾府。这并不是说除了豪门,平民百姓家里就没有值得称道的好女子可以作冠首。因为作者傅山惯用以小见大的文学手法,书中的金陵省也是指明朝之中国。金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的意思其实是明朝末世的十二雄杰,最权倾天下最雄图霸业的十二个男子。
化男为女以女子写豪杰的写作手法,屈原的离骚里便已用过这样的方法。傅山喜爱楚辞离骚,时常“静对梅花读楚辞”,故将离骚手法信手拈来妙用写出。
 
这一回中判词判曲众多,这一回只解释在怀悼集前四回中身份已完全亮明的人物的判词,其余人物判词和众人判曲,等后文中情节呼应处再细细作出解释。
 
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
这是一段荣公的感慨。流露出明朝运终数尽的伤感和子孙未能守业的悲凉。
傅山先生曾有诗云,“寥寥种竹人,龙孙伏何所”,“小松无数不成林,龙子龙孙尽麻藁”, 亦是慨叹宗室子孙无人可以继业的萧索情状。南明遭清朝血腥屠戮后,大部分汉人不敢再有建立汉人政权的反抗之心,意图反清的势力零星衰微,朱明宗室后人也都更名改姓隐匿起来,不再想复明朝天下。
 
先以彼家中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
荣公想要泄露天机给宝玉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这当然是不会奏效的,谁能改变过去呢。
彼家指宝玉的家,也就是贾府。
册籍属于贾府,册籍名却叫金陵十二钗,归属于金陵省,就点出了原来贾家与金陵省都等同于整个中国,依然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以小见大,亦是全书中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
香是精神的象征。初生异卉,刚刚盛开的奇异花卉,此处花即中华。
宝林珠树,宝是至贵的皇权,林与甄同是朱,珠是朱明王朝,树是松柏代指不屈的汉人势力。
这个精神是由进步创新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朱明皇朝的不屈意志气节结合而成,名字就叫中华精神。
警幻开始用精神在熏陶宝玉了。
 
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
春是汉族繁荣之春,放春指汉族没落遭受压迫,香是文化精神之香,遣香指文化畸形奴儒盛行。红是朱明的象征,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意思。
汉人没落备受压迫,文化掀起奴性风潮,无数心系朱明的仁人志士为此放声大哭。
警幻把未来明亡后的景象告知了宝玉!
 
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
朱明之梦,旧朝之情,无力之愁,亡国之恨。
警幻让宝玉感受那亡国后无力回天的悲伤。
傅山先生安排宝玉在叙说前朝宁府之事时入到梦中来,用意非常明显。
是希望拿后世的灾难警醒前朝,如果能在前朝就早早预见到这个亡国灭史饱受外族欺凌的结果,举国齐心反抗外族,自然也就不会落得梦中描绘的悲惨下场。
这是一种美好而不真实的愿望,所以只能写成一场梦,期望能有警幻道姑用幻象提前警示,让象征这个国家的宝玉能因这个梦而醒悟,从而挽救一切!
 
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麯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
花即中华,木即汉人势力。麟和凤都是比喻才能杰出的帝王将相。艳是以花喻人,万艳同杯,是万艳同悲的意思,杯中的花木麟凤一同悲伤,指代最终汉人剃发易服忍受屈辱,让中华无数汉人都为此感到悲痛。
 
引子、红楼梦曲十二支、尾收·飞鸟尽投林都是非常好的曲子,抒发了作者傅山先生写作此书的痴痴深情和对明末时期风云人物的真情感慨。待全书风云人物渐次讲明时再来解释这些曲子。
 
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
如果当时真能悟得悲惨结局而立时警醒,历史就将随之改写,朱明也就不会亡国了。所以宝玉必定是悟不得的。
 
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
傅山先生一向重情贬欲。书中人物亦是如此,赞美发自内心的真情,贬低无耻俗滥的肉欲。
 
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
宝玉这里的情和淫与秦可卿判词里的情和淫都是相同用法。
借警幻仙姑盛赞了这样的情和淫。
情是性情才情,实指才学和人品。淫是操纵玩弄,代指掌控运作,对于宝玉则是实指国家的掌控和权力的运作。
 
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
这里再次赞美了秦可卿,也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将他比作警幻之妹的高度。警幻仙姑赋中的警幻完美无暇,其妹自然也是惊世绝伦。兼美,兼有书中两大主角的美,这样的才貌是无疑的第一,即朱由校兼有崇祯朱由检和满清皇太极的优点。既才学高明道德高尚,又熟悉世情机变多谋。
 
在叙说可卿与宝玉行警幻之事前,先去了解可卿的判词。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这里是秦可卿的判词,也是号称石头记中最神秘的人物。
她来自东府宁国府,属于荣国府的前朝之人。因此宁荣二府如此邻近,却从未有秦可卿在荣府里的言语描写。
她是比崇祯还早的末世之人,也是居住在宁府里惟一的金陵十二钗人物。金陵十二钗是中国明末十二雄,于是大家就明白了她的身份。就是如此简单,她就是距离末世最近的那位举足轻重的前朝帝王——天启皇帝朱由校。
高楼大厦,在这里就是宫殿,也有帝王基业的隐意。朱由校是一个聪慧优秀的帝王,他也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做木工活建造高楼,“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建造高楼大厦是朱由校的兴趣爱好,他参与了三大殿的重建和很多宫内建筑的修造。
有一美人悬梁自缢。朱由校当然没有在高楼大厦里悬梁自缢,但身为帝王丰衣足食却二十多岁就能亡故,也是史上罕有。天启当政时期,抑制党争,稳定财政,帝国基业的高楼大厦即将成功,但朱由校死了。各种原因(待后文可卿沉疴难愈时再作分析),最终一病不起。年纪尚轻就死在了这所未来得及稳固的帝国大厦里,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也令朱明王朝在随后的党争反复中再度衰落,忽喇喇似大厦倾。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情指才情,淫为掌控。情与淫的意义一会警幻之事中再次详解。知识才干的渊博和兴趣爱好的广泛使得朱由校成为了一代风流人物,卓越的执政能力让他轻松控制着整个国家。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不能只怪崇祯朝的臣子太过腐败无能,这党争攻诘从不齐心的亡国祸患可都是来自前朝风气的流毒继承!
 
秦可卿是朱由校,是明朝的高楼大厦。贾母是虚写的朱由校,是明朝的大树。一个记录了朱由校的生平,一个记录了朱由校的性情。朱由校的逝世,对于强盛富庶的大明,如同忽喇喇似大厦倾,如同树倒猢狲散。
 
讲完可卿的判词,再继续看可卿与宝玉的这场梦中缘分。许配于汝正是呼应可卿判词中情既相逢必主淫,可卿是情天情海幻情身,宝玉痴情加意淫,两情相逢,便淫在一起。
两情相逢容易理解一些,是彼此才学能力结合。
而淫这一字是全书纲目体系里的一个重点。
行警幻之事,淫在一起,对于象征国家权力的宝玉,因书中女子为尊,淫是特指宝玉被操纵玩弄,也就是国家被掌控,权力被运作。
行警幻之事,对于可卿,也就是天启帝朱由校,对宝玉行警幻之事,就是掌控国家,运作权力,一位可以成功驾驭明末中国可以支撑朱明王朝的高楼大厦的绝世帝王。
 
可卿和宝玉的结合,也就是朱由校的统治会扭转前朝留下的危局,会挽救大明么?答案是并不会,天启朱由校是个短命皇帝,即位仅有七年。
在这个美梦里,可卿和宝玉柔情缱绻,次日就宝玉堕入迷津和可卿分离,宝玉大喊可卿救我,但仍然是掉了下去美梦醒来。这次的缘分,虽然比起甄士隐那短暂的一面之缘要久些,但对于正走向兴盛的大明,实在是令人惋惜的短暂。
这个短暂的美梦称赞了天启帝朱由校兼美的执政能力,也哀怨了其在位的短暂和早逝的不幸。梦中的可卿消失了,未能救得向她呼救的宝玉,即指朱由校短暂的稳定统治还远远未能完全扭转大明危局。
木居士和灰侍者正是业已逝去不见成为槁木死灰的朱由校,必须要有朱由校这样的兼美之人,雄才大略纵横国事,才能真正挽救明朝危亡。但惜其不见,终令宝玉美梦成空!
 
随着后文阅读,认识了书中人见人爱忧劳思虑的秦可卿,赞叹过果断睿智的老神仙贾母,大家就会渐渐明白天启皇帝的真实形象了。
 
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个判词是丫鬟香菱的判词,也就是原来的甄家小姐甄英莲,历史上的桂王朱由榔。
一株桂花,既点出了杀死朱由榔的汉人吴三桂身份,也暗合朱由榔所袭桂王的称号。
作小姐时名字带莲,作丫鬟时名字带菱,以菱花莲花来比喻朱由榔,莲枯藕败自然就是朱由榔的死亡。
判词的意思是这样的:
朱由榔继承了汉人反抗异族压迫的精神,他一生坎坷四处逃亡的凄惨经历着实令人感伤。因为吴三桂对他追剿截杀不止(两地生孤木指木边两个土,字谜谜底是桂),最终他被抓到押回故土并死于吴三桂之手。
 
只见头上一页便画着四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里是黛玉与宝钗的判词。
这四株枯木就是朱由校朱由检兄弟,他们名字里共四个木。
朱的意思是赤心木,校和检都是带木的字。
枯木就是点出他们最终不幸死亡的结局。
堪怜咏絮才——(林黛玉)聪明上进勤奋好学的朱由检实在令人感叹,
玉带林中挂——(林黛玉)最终明亡身丧,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
可叹停机德——(薛宝钗)皇太极是一个有远见智慧和决断野心的人,
金簪雪里埋——(薛宝钗)他图谋中国的野心并未真正实现就病死埋葬在东北沈阳。
(雪是指满清,沈阳是皇太极时期的满清都城)
 
作者傅山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叙说“闺阁中人”被灭国毁史隐去的本来面目。并非生搬硬套历史人物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方式。
十二人死亡方式历史并未虚假记载,死亡过程和死亡方式皆非书中重点。全书只写风月,真事尽皆隐去。并不会出现剑斩刀剐等历史真实。正如朱由崧之死只以甄士隐出家这样的写法轻描淡写带过。
 
接下来介绍一下明朝末世的两大势力魁首的判词。王熙凤与李纨。魏忠贤和钱谦益。
第五回很有价值,不过不能抱有看懂判词就等于看懂全书的想法。因为十二钗对应人物虽然皆是显赫一时极易看出,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懂书中对不同人物的塑造,了解他们鲜活真实的一面。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就是王熙凤的判词,实际是评说明末显极一时的九千岁魏忠贤。
这个人的实际情况已然被史书刻意歪曲抹黑到一无是处了,也只能在石头记书中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真实出色的王熙凤,一个被世人评作现代管理之母的优秀领导。
冰山,这是一个典故。明末冰山记这一戏剧曾在坊间广为流传,内中记述了魏忠贤专权嗜杀迫害忠良,最终如冰山溶化般失势完蛋的故事。
一只雌凤,这是一个怪词。凤求凰,凤雄凰雌,雌凤二字混在一起,就是既非雄又非雌,也就是不男不女的太监,点出了魏忠贤的太监身份。
凡鸟偏从末世来,凡鸟就是凡鳥,也就是鳳。魏忠贤如同鳳凰,可惜生不逢时,没有梧桐树可以栖息,而是遇到了末世残酷腐败的官场环境。
都知爱慕此生才。魏忠贤这个人的才干和能力令上上下下(贾母、王夫人、周瑞家的、刘姥姥、宝玉、冷子兴等等)赞叹不已。
一从二令三人木,起先出嫁从夫,然后号令荣府,最后惨被休弃。
口令,以口代令,这也是个字谜。檢,这个字右边有“一”和“从”,还有“二”个“口”,还有“三”个“人”,最后左边补“木”。这个字就是朱由检的檢字。
朱由检上台后,众官员纷纷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就被罢了职务。从前朝万历入宫至跟从朱由校,到天启帝时期发号施令管束天下文武,最后没几年天启亡故后被崇祯帝朱由检罢免。
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回金陵,贾府少了这样一个有才能的当家角色,也就没人可以像王熙凤那般做到从早忙到晚(下回刘姥姥处可以感受到)地处理家务管束家人。内部作乱起来,再有外人趁火打劫,自然就步向末世树倒猢狲散的结局了。
实指魏忠贤被发配往凤阳皇陵,在路上自尽后,朝中再没能找到一个这样为国操劳的优秀大臣来辅佐皇帝,做到魏忠贤那般既监督官吏赏罚严明又稳定财政开源节流。末世君王朱由检虽然累计任用了五十位内阁阁臣,朱明王朝还是无济于事地走向了灭亡。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也有判云: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这里是李纨的判词,茂兰自然就是说贾兰,以后会在相应章节里介绍他。
这个凤冠霞帔的美人,自然就是李纨,也就是末世东林党党魁——钱谦益。
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的桃李是弟子门生的意思。钱谦益身为东林党魁,门下学完出师者无数,可谓门生故吏遍及天下。
到头谁似一盆兰。兰花是君子,形容有节义的人。这句是讥讽那些门生故吏大抵没有道德气节,枉称儒家子弟却做不到知行合一。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冰水是一个典故,钱谦益作为南明礼部尚书,在清军进逼南京时决定跳湖殉国,最后时刻,他说水太冰了,于是没有跳湖,随后剃了发去献城降清。
这水太冰了的事迹流传开来后成为钱谦益一生最大的污点,他只能徒劳地妒怨自己没能保全名节,让这事情白白成为了坊间世人谈论揶揄的笑柄。
 
          
         
                                                                                                       
                 
泡沫
                 
G.E.M. 邓紫棋 - Xposed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