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水珠作品

登载亮水珠的文学作品
个人资料
正文

当幸运从眼前飘过(5):难道你就没有不顺或者背气的事儿吗?

(2015-12-14 18:38:33) 下一个

听到我的问题, 老孙缓缓地看了我一眼慢慢说到,“有人说, 人生一世, 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咱们这些人, 经历文化大革命, 又上山下乡, 不幸运的事, 倒霉的事, 遭难的事多得很.”

“我原来小时候的梦想是当科学家, 搞发明创造. 你知道北京四中是北京市有名的好学校, 我就想着将来能上清华大学. 可文化大革命一来, 全乱套了, 梦想泡汤了. 我母亲是中学老师, 班主任, 更是首当其冲, 关到学校的牛棚里挨批斗.”

“是呀, 文化大革命真是一场灾难.”我也想起我们家那时因为爸爸是个干部, 家里被抄家的事.

“咱们到农村插队, 从城市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中学生, 一下变成了脸朝黄土背朝天, 自己种地, 砍柴, 做饭的农民. 这里咱们吃的苦头, 遭的罪就多了去了. 你说是吧?”

“可不是吗.”老孙的话使我回忆起在陕北的山沟里的经历.

“经过插队我们失去了很多, 要说得到了什么, 那就是我们吃过了插队的苦, 经过了陕北的磨练, 以后再有什么困难就挡不住我们了.”

“我可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我听了老孙这么说, 有点儿意外.

“后来, 我被招工到了油田, 一晃几年过去了. 工农兵可以上大学了. 我那当科学家的梦又有点儿死灰复燃. 我在油田连续三年报名, 要求上大学. 一开始是队上不同意, 好不容易把队上说同意了, 处里还是不批准. 理由只有一个, 你是干活的好手, 你上学去了, 谁来干活呢?”

“到了第三年, 清华大学整好在我们油田要招学生. 我先找了从北京来招生的清华老师, 他很同情我, 说只要油田同意, 他就可以招我去上学. 我兴奋得一溜烟地闯到油田勘探处的党委书记办公室, 滔滔不绝地讲我如何盼望能上大学, 毕业后保证回油田来工作, 那时将能多做贡献. 书记倒不介意我闯他的办公室, 我讲了三个小时, 他就闷着头听了三个小时, 可就是不说话. 末了, 他只说了一句, 你是油田的劳模, 标兵. 你不能走. 就这样, 他把我精心准备的计划给枪毙了. 我难过得一塌糊涂, 可又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我彻底理解和明白老孙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你真是倒霉, 可又没办法. 那个时候, 人人都是在单位的人, 是在组织里, 根本没有什么自己决定的余地, 更谈不上辞职, 自己找工作了.”

“又过了几年, 高考恢复了. 我那死灰被高考的风一吹, 又冒出了似隐似现的火星. 我立即在工余时间开始复习功课. 不, 应该说是学习功课. 咱们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初中一年级还没读完, 现在要去考大学, 那就要学会中学所有的课程, 什么数学, 物理, 还有化学. 我都要现学. 我们油田是在穷乡僻壤, 远离城市. 我想方设法找齐了中学的课本. 油田工作当时是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每天下工回到驻地都很晚. 别人都去打扑克, 下棋, 吹大牛, 而我则千方百计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 有时在汽车的驾驶室, 有时在仓库, 没有电灯, 就收集蜡烛. 反正我是下死决心, 无论如何要抓住这个机会.”

“高考的日子终于来了. 我当时已经跟着油田来到江苏参加油田会战. 所以我是在江苏当地参加高考. 高考那年在江苏是分为地区考和省考. 油田所在的县有二百多人参加地区考试, 考试通过的有二十八人, 我在名单上. 省考后只剩下五人, 我还在名单上. 突然在通知体检时我的名字被换了. 当时我就急了, 赶紧找油田负责的领导想办法. 他们也着急, 带着我到当地的高考招生办公室交涉. 可那里的土地爷根本不告诉我们任何理由, 甚至没有任何信息. 我愤怒, 我咆哮, 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油田的领导也是爱莫能助. 记得当时我回到驻地, 在洪泽湖畔的大堤上狂跑, 恨不得一头扎到汹涌的湖水里.”

我默默地看着老孙动情地述说, 心里充满了对他的同情.

“后来, 我回到了北京工作, 遇到了电视大学招生. 虽然听说上了电视大学, 分房和涨工资都会失去资格, 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入学考试. 当时我们院还在北京远郊区, 办公室紧张. 我们的教室就在一间活动板房里, 冬天贼冷, 夏天极热. 这不算什么, 咱们在农村干过, 这点儿苦不算啥. 你知道, 电视大学就是看着电视上课.. 做作业没人批改, 有问题没人求教. 咱们的中学的课程底子全是自学的, 遇到的难处多极了. 而我想, 好不容易有了这次学习的机会, 拼了命也要学好. 我就多找课程的参考书, 周末回到城里, 就骑着自行车到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 打听到教那门课的老师, 到老师家里去登门请教. 老师们都非常热情, 详细给我讲解, 直到我明白为止. 就这样, 三年多的电视大学一晃就过去了. 我真是觉得学到了很多知识. 由于成绩优秀, 我被评为北京市的电视大学优秀毕业生. 我也从心里感激电视大学.”

听着老孙兴致勃勃地讲着, 我想起自己也同样有上电视大学的机会, 可是当时工资很低, 觉着在上电大的时候不能涨工资, 就放弃了那次机会. 那时候觉得就是上了电大, 拿了文凭, 也说不出会有什么用处. 现在听老孙这么一说, 看起来是有一点儿后悔.

我突然有些好奇, “老孙, 你那时候那么努力, 你是知道以后一定有这些机会, 能像现在这么幸运吗?”

“看你说的,”老孙笑了起来, “我又不是神仙, 当时怎么能知道后来的事情呢. 我奶奶说过, 未来之事黑如漆吗. 这一点儿都不错.”

“那你那时候为什么还能那么努力呢?”

“我那时候总觉着吧, 人不能糊糊涂涂地活着, 总要有生活的目标, 对自己有所要求, 时时想着怎样提高自己, 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我觉着吧, 只要咱们不断努力, 时间长了, 总会有机会的, 人家不是说什么, 天生我才必有用吗. 要不, 要是没本事, 就是撞上个机会, 摆在你跟前了, 你可能根本看不到它, 即使看到里, 你也没法抓住它.”

“那你对那些不顺的事难道不埋怨吗?”我轻轻地试着问道.

“哪能不难过呀. 想起那些不顺的事, 心里就不舒服, 生气, 甚至愤怒. 等我冷静下来想想,觉得自己在那儿发火,抱怨,责备,认为不公平,又有什么用呢? 是想得到别人的同情甚至怜悯吗?就是得到了同情或怜悯,事情能有任何改变吗?不但于事无补, 而且自己的情绪只能沉浸在悲观痛苦之中。世界上的事是复杂的,明白人应该多想想自己为什么碰了钉子,踩了西瓜皮摔了跤,要琢磨如何对付以后可能的钉子,怎样早点儿看到西瓜皮,而不去踩。说白了,什么是聪明人,聪明人不是没有倒霉的事, 他们是能吃一堑长一智,不断磨练来提高自己,凡事都在学习而变得更聪明的人。你说是不?”

“有道理, 有道理.”我连连点头.

不知不觉地天渐渐地亮了. 大街上的人慢慢地多了起来. 有早晨起来遛弯的老大爷, 有的手里还提着个鸟笼, 一边走, 嘴里哼着京戏的调子, 一边晃悠着手里的鸟笼. 大妈们则提着菜篮赶着去菜市场买菜, 顺便带回早点. 已经有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们背着五颜六色的花书包, 连跑带跳地去学校, 留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老孙站起来, 伸了个懒腰, 做了几个扩胸运动, 扭头对我说, “得, 咱们也聊了一晚上了. 你帮我看着这马扎, 我得把自己打扮打扮, 该准备进去签证了.”

我把他的马扎朝我这边拉了拉, “没问题. 我给你看着.”

老孙伸手提起他那挺大的书包, 迈步朝着街对面的胡同里走去.

我心里有点儿纳闷, 他是干啥去了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