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10年跟拍北京名校3个牛娃

来源: mjnew 2023-06-17 18:53:4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584 bytes)

https://c.m.163.com/news/a/I78OH7M10536MHG4.html

四中、人大附、清华附这些老牌牛校就不用说了,每年轮流坐榜首,能有多鸡娃,学风有多严谨,不用我多说。

相比之下,位列第6的十一学校,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这里没有课表、没有班主任,学生甚至可以当众跟老师唱反调。很多父母可能都会觉得,这学校疯了。 但事实上,十一学校却是海淀六小强之一,一本升学率高达90%。

身边有很多父母好奇,这所学校是如何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做到统一的。之前看过的一部纪录片《真实生长》,也许可以给我们答案。

 

这部片子拍摄于2012年,正赶上了十一学校教学改革。改革内容就包括取消了班主任,实行导师制、选课制和走读制。 也就是说,这些初中孩子们像大学生一样,没有固定教室,从300门课中自己选择课程,拥有极大的自主权。

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就是十一学校的3个孩子:

 

  •  

    非典型学霸周子琪,文艺女青年陈楚乔,都来自土生土长的北京中产家庭,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  

    文静的“乖乖女”李文婷来自山西县城,父亲是铁路维修工,母亲是家庭妇女,属于普通家庭。

     

 

他们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对于学校这种教育改革模式的适应力和接受度也不同。

 

有的孩子表现得如鱼得水、有的孩子则一时间难以接受。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新鲜的教育模式,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甚至有些改变,完全在我们的预料之外。

一、周子其

2012年,高一新生参加军训前,老师正在例行讲话:这就像一粒汗珠挂在你的脸上,规则不允许擦去。 这样的讲话,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大家,估计都不陌生。

大多数孩子,选择的是沉默和顺从。 但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以公共意志侵犯个人自由,质疑老师发言。这个男孩叫周子其,今年15岁,是学校里有名的刺头儿。

 

开学不久,他写了两封万言书,一封关于军训,一封关于早恋。 还是他和一群孩子组成学生内阁,争取用手机的权利,砍学校食堂的菜价。

在我们的固有印象里,高中正是埋头苦读,奋力拼搏的时刻。 老师更代表着权威,挑战权威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连想都不敢想。所以每当周子其“闹事”时,我都会有些感叹:原来15岁的孩子,思想可以如此成熟深刻,表达可以如此清晰条理。

 

 

周子其的优秀,一方面是因为阅读的积累。 他说,自己从4、5岁开始就开始看书,阅读给了他丰富的见识、深度思考的能力,以及远大的志向。

另一方面,则是十一学校提供了独立思考、畅所欲言的宽松环境。 老师和学生,可以就文理分科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唇枪舌战,平等辩论。 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也最大程度激发出了周子其的潜力。他不仅成绩优异,是考清北的潜力股,高一时还带领着校队,拿下了北京高校辩论赛的三连冠。

无论看成绩,还是看性格,这样一个孩子,真的是未来可期。

 

二、陈楚乔

三、李文婷

 

相比周子其和陈楚乔,在李文婷身上,大多数人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她没有什么爱好,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埋头学习,对其他事情一概不关心。

更有意思的是,她对很多事情的态度也跟他人截然相反。 比如说到学生内阁,手机的使用权,其他孩子都比较支持。但李文婷却认为:我觉得,就应该适应,而不是去挑刺,这种事情我不太喜欢。

 

用当下一个流行的词,来形容她,就是小镇做题家。

 

 

四、10年后,他们怎么样了?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12年,10年过去,这3个孩子过得怎么样? 从一些后续采访中,我找到了答案。

 

  •  

    周子其:考上北大,我成了普通人

     

 

用周子其自己的话来说:高中后的10年,就是一个逐渐发现自己是普通人的过程。

当年填报志愿时,他和父母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周子其酷爱历史,想考北大历史系,而父母则认为:历史系收入低,没就业前景。因为学费是父母出的,周子其妥协了。

可有时候,命运就是峰回路转,那年因为高考分数不够,他没考上金融系,最终如愿去了北大。

 

不过入学后,他很快发现,自己不适合一板一眼的历史研究。 而且在高手如林的北大,自己再不是高中时那个风云人物。理想和学霸光环的破灭,让他变得现实起来。

大学第一个学期,周子其应父母的期许,读了经济双学位。 后来又去芝加哥留学,读了公共政策的硕士,类似于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

不过,周子其找到的工作,既和兴趣无关,和专业也不对口。 第一份工作他去了学而思,结果刚刚入职就碰上“双减”,刚工作2个月遭遇了失业。

 

现在,周子其在一家留学中介工作,替高中生写文书。

说实话,一个北大毕业,又有留学经历的人做这个工作,难免有些大材小用。 偶尔,周子其脑中也会响起一个声音:我应该做比这更高的东西。

这份工作,他说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比较满意的仅仅是薪水,还有不加班。

 

 

  • 李文婷:幸福的普通人

     

 

相比之下,李文婷后来的故事,就顺遂,平和许多。

高考时,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首都经贸,又因为专业出色,又被保送到对外经贸大学。毕业后,李文婷选择了当银行柜员,在她看来,这份工作赚钱不多,但胜在稳定。

 

看到这3个孩子的现状,我想起了那部日版纪录片《人生7年》。 导演用28年,追踪了13个孩子,得到的结论却是:无论父母多么重视教育,定制了怎样的人生剧本,孩子长大后,都不可避免的成了普通人。

放在《真实生长》中,或许也一样。

不论你是学霸,还是心中早早有了方向,还是多么努力,最终都归于平凡。 虽然有点唏嘘,但又想想离她们的15岁,也仅仅过去了10年。

3个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以这10年为期,去定义他们的人生好坏,或许还为时尚早。 谁知道,下一个10年,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所有跟帖: 

你定义一下普通人和不普通的人吧? -米奇的厨房- 给 米奇的厨房 发送悄悄话 米奇的厨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23 postreply 19:01:42

必然是模糊的区别,毕竟每个人的意见不一样。但大致3,40岁就看出。当大多数人都咋这么认为,那就是了 -mjnew- 给 mjne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7/2023 postreply 19:08:32

不是昨天有人认为不做成光头巴菲特就是普通人,所以大家都是普通人,还有啥可以讨论的? -米奇的厨房- 给 米奇的厨房 发送悄悄话 米奇的厨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23 postreply 19:11:15

普通不普通的确没啥好讨论的,总有参照物让自己显得普通或者不普通 -两女宝妈- 给 两女宝妈 发送悄悄话 两女宝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23 postreply 19:14:41

周围人如果数你地位最高,职务最高,钱挣得最多,那你就不是普通人了。普通人是相对的。普通人也没啥不好的,就怕小姐身子丫鬟命 -Bbem- 给 Bbe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7/2023 postreply 19:52:03

说你自己吧,整天酸溜溜的,真是可怜啊 -米奇的厨房- 给 米奇的厨房 发送悄悄话 米奇的厨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7/2023 postreply 21:05:11

结论不是绝对的对,可以说百分之99.999对。可是人们往往幻想的是自己的孩子会成为那百万分之一。一个比较 -left123right- 给 left123right 发送悄悄话 (367 bytes) () 06/17/2023 postreply 20:23:03

少了陈楚乔 -chunping- 给 chunpi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7/2023 postreply 23:50: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