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血儿的教育问题(四)

来源: 名花有主 2018-04-29 10:53: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50 bytes)

关于混血儿的教育问题(四)

本来想接着写该如何帮助混血儿建立健康种族观念和身份认同的问题,但是看了一些评论之后忍不住想先解释一下一些关于混血儿和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首先想赞一个大部分网友作为家长的直觉还是非常棒的。即使没有特别研究注意过这个问题的父母们,也会直觉地说自己要率先表现出对自己种族的自信和骄傲感,孩子们自然有样学样。还有的说中国现在强大了,对于华裔二代和华裔混血都是非常正面的影响。这些我都非常赞同。

我想提醒的是几个容易被大家忽视和误解的概念。

1. “中日混血,德意混血,都算是mixed race。” 中文里混血儿的概念比英语里mixed race的概念要宽。中日或者德意的混血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混血儿。这些算是intra-race, inter-ethnic mixing,因为人种还是同一种,只是族群不同。我这里谈的主要是种族之间通婚的混血儿。

Race,翻译成种族或者人种。像很多网友指出的,科学早已证明现代人类基因相同部分占绝大部分,所以种族常常用来形容人类在表型的区别(phenotype),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工合成的伪科学概念。现在的种族还是基本上17,18世纪的传统按白黄棕黑这样分吧,挺粗略的。(这种分法其实是完全由欧洲白人创造而且沿用下来的,中心意思就是越白越好,越黑越糟,是为白人服务的一种框架。说来就话长了。毕竟我们不是大学Diversity Committee Training,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Ethnicity,翻译成族群或者民族,是一个更模糊的概念,指的是文化,语言,历史等相同的一群人。比如中国的汉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ethnic group。(LOL,绝对的大汉族啊)。再比如美国最大的ethnic group是德裔。

2.“混血儿童越来越多,以后世界大同了,哪里还有什么种族歧视。” 如果我们这么想就太天真了。即使所有人都是混血的,因为混出来的phenotype表型不同,结果还是会被社会自动分到不同的种族类别里去。很多文章都解释过越是民族融合混血多的地方种族矛盾就越厉害。比如巴西,可能是世界上混的最厉害的国家,可是种族观念和种族歧视还是无处不在,甚至于比很多混的少的国家还厉害很多。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中东,历史上白黄棕黑交汇的地方,反而民族冲突最严重,已经完全超越了歧视这种概念,而是上升到憎恨和战争的程度了。

3.“谈论被种族歧视是自卑的表现。只要自己够自信,没有人能瞧不起你。” 这是我们第一代移民常有的想法。对于种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了解明白绝对不是自卑,而是成为主人翁的标志。什么是integration?不是说融入了就变成主流像白人一样了,而是了解了新地盘的规则和潜规则了,明白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刻板形象了,别人有意无意欺负你的时候能立刻反应过来了,对于自己的利益敢于争取了,甚至于开始争取改写游戏规则了。华裔二代们在这点上比我们老一辈敏感很多,因为他们从小就是按这儿的游戏规则生活的。我听过好几个孩子提到:“My mom is so clueless. ” “ My dad has lived here for 30 years, and still behaves like a FOB (fresh out of boat, 刚到岸的新移民)”

好了,现在说说混血儿在别人眼里的perception和历史的关系。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比如越南的混血儿很多是美国大兵越战后丢弃在越南的,直到1989年“American Homecoming Act ”通过之后才大规模回美的。他们在越南人的眼里常常是耻辱的象征。韩国,菲律宾,和日本这些美占区的混血儿也常常有这个stigma。早年香港澳门是殖民地的时候也有不少混血儿产生,在社会上身份也常常尴尬。(如果你读过张爱玲小说里就知道有不少混血人物,比如沉香屑第一炉香的乔琪乔。当然还有现实生活中的黄秋生,他的身世和认亲过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的了。)

再比如近代泰国和菲律宾血统的混血儿常常被认为是白人sexpat和泰国mail bride结合的产物,身份会被外人凭空猜忌。(我的一个好朋友是泰国人,嫁了一个德国老公住在德国。两个人是在加州念书的大学同学,年纪学历出身都般配,可是在德国还是常常会被外人误解调侃。她说起来就会气的咬牙切齿。)

更明显的例子是美国的黑人混血儿。虽然大部分美国黑人身体里都有很大比例的白人基因,但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历史上白人奴隶主对黑人女奴强奸的结果,所以总体上对自己身体里白人基因非常不认可,宁愿承认自己的黑人身份。

我们华裔的混血儿算幸运的。首先中国人总体来讲是很自信很骄傲的一个民族。听起来有点像官方宣传,LOL,但是确实如此的。比起大多数东亚其余族群,中国文化上dominant多年,而且近代历史上没有被其他种族占领过,所以一向还是自信满满地。因为没有历史上遗留的baggage,国内对于混血儿态度也非常友好,甚至于到了推崇的地步。(我觉得那种心态也很畸形,所以并不同意,只是在这里指出罢了。)一般中国大陆出来“嫁老外”的也基本上是留学生,自己有学历有能力,和丈夫平起平坐,所以对于孩子来讲,家庭环境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少是有毒的那种(toxic parental relationship)。

今天就到这儿吧。有网友提出来我写东西中英夹杂,我承认。主要是很多英文词我不知道中文怎么翻译。比如white privilege by proxy, 比如white passing,等等。不过歧视链这个词还真不是我造出来的,是从国内网站上抄来的。

好,过几天闲下来再接着啰嗦。

所有跟帖: 

赞 !耐心细致。 -Oona- 给 Oona 发送悄悄话 Oon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9/2018 postreply 10:58: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