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县卫生健康部门的通知,学校有人得百日咳。哪些反对疫苗的人该反思注意

来源: sfbayparent 2017-04-11 20:52: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2 bytes)

收到县卫生健康部门的信,学校有百日咳的案例,根据课程安排,谁谁谁家的孩子可能接触过传染源,潜伏期21天。

按要求,所有孩子都要打百白破DTP疫苗,打了得病得概率很小。如果比较多得小孩没有打的话,疫情就回爆发了。

前些日子看到好多反疫苗的宣传,现在他们是搭便车,绝大部分孩子都打了疫苗,没打的少数人也难得有机会接触到传染源。如果大家都不打,他们不担心回到从前疫情容易爆发的时代吗?

所有跟帖: 

have no idea y people do that. -Smart- 给 Smar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1:34:41

我知流感疫苗是撞大运,是根据估计预先生产的,还有副作用,因此许多人不打。这种疫情爆发没啥了不起的。 -chinomango- 给 chinomango 发送悄悄话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1:49:11

你估计完全不知道什么是Pertussis(Whooping cough),危害比流感大多了,是要法定要打的疫苗。 美国、中国的制 -sfbayparent- 给 sfbayparent 发送悄悄话 sfbayparen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2:10:13

幼儿小时候都打过,除非你的孩子出生在九寨沟。别拿法定唬人,学校打了没有?打了的话还有人得病?没打还说啥法定? -chinomango- 给 chinomango 发送悄悄话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17 postreply 13:50:38

在实施疫苗之前,美国每年有近万人死于百日咳。几十年前实施疫苗后,降到全国每年只有几个死亡案例。2010年加州一年死亡10人。 -sfbayparent- 给 sfbayparent 发送悄悄话 sfbayparent 的博客首页 (124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2:19:12

流感疫苗是撞大运. It is educated guess, -Smart- 给 Smart 发送悄悄话 (69 bytes) () 04/12/2017 postreply 06:41:43

是加州吗?加州有好些那种以前消失的病又出现是非移带过来的,比如腮腺炎 -rancho2008- 给 rancho200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2:21:44

上次是麻疹爆发。加州人口密集,国际性的流动大,所以病多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2:28:02

我们娃儿上学,学校都要求出示接种证明的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2:29:16

真的是百日咳死亡10人,见里面加州卫生部网站: -sfbayparent- 给 sfbayparent 发送悄悄话 sfbayparent 的博客首页 (319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3:32:59

我家都打了。我一直以为百日咳主要是婴儿咳不出危险,不知道大孩子也需要。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3:59:19

还有肺结核呢 -Michelangelo- 给 Michelangelo 发送悄悄话 Michelangel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7 postreply 22:40: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