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

来源: soldanella 2016-11-13 17:01: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833 bytes)

巴黎恐袭一周年 “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
信源:澎湃新闻|编辑:2016-11-13

2015年11月13日晚,巴黎突发有史以来最惨重的系列恐怖袭击,共有130人丧生,413人
受伤。在恐怖分子的冲锋枪扫射下,仅巴塔克兰音乐厅一个地方就有89人离开了这个世
界。

巴黎电台文化记者安东尼·莱里斯的妻子海莲娜,就是这89人之一。


海莲娜遇难后第三天,安东尼在Facebook上写了一段以“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为标题
的网文,引起世界关注。四个月后,安东尼出版了日记体小书《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

《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随即被翻译成24种语言。11月13日,巴黎恐袭一周年,《你们
无法得到我的恨》的中文译者朱艳亮来到上海书城,讲述她与这本书以及巴黎人的故事。



巴黎人对自由的热爱不会因袭击而改变

朱艳亮长期住在巴黎,且就住在巴黎恐袭街区。“我可以说是一个幸运者,和这场噩梦
擦肩而过。”朱艳亮说,星期五的这天晚上她离开巴黎去海边度周末。“晚上接到很多
人电话,第一个问题就是 ‘你在哪里’ 。我在巴黎遇袭的第三天回到巴黎,整个城市
还置身恐怖的氛围中。我住的地方,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几十米,都是袭击点。”

“那一带不是巴黎有名的旅游区,没有埃菲尔铁塔,没有香榭丽舍大街。那里聚集了巴
黎年轻的媒体人、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作家,他们未必很有钱,但都很有创造力
。”朱艳亮说,居住和工作在那里的人们无论肤色和国籍,都崇尚自由,乐于分享。

“我的第一感觉是,恐怖分子袭击的是巴黎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 ”朱艳亮告诉澎
湃新闻记者,恐袭街区有很多酒吧、餐馆,而遇袭的那些酒吧餐馆恰是人们日常聚会的
首选之地。“袭击者非常了解巴黎,对准的是巴黎艺术文化的明天。怎么说?住在这个
街区的人不是名牌的拥有者,但他们是巴黎未来名牌的设计师。”

“但巴黎永远是巴黎,巴黎人对自由的热爱不会因为袭击而改变。”朱艳亮感慨,恐袭
发生后,共和广场云集了生活在巴黎的人们,他们合唱,献上鲜花,并没有因恐惧躲在
家里。“无论是谁,都会被这个城市的精神所感染,都会希望为自由生活着。”

朱艳亮还感到,巴黎人因为这次恐袭对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查理周刊》遇袭时,
因为是一家言论比较激进的媒体,巴黎人虽震撼但还是觉得偶然。然而11月13日恐怖分
子袭击的是巴黎普通人生活的地方。”朱艳亮说,她采访过一个巴黎的女孩,那个女孩
原本怕打雷、怕迟到,什么都怕,但2015年11月13日后女孩什么都不怕了,“巴黎人意
识到意外随时可能降临,生命中没有万无一失。如此紧迫感让他们更有质量地生活。”

战胜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爱

2015年11月16日,海莲娜遇难后第三天,安东尼的Facebook上出现了这段以“你们无法
得到我的恨”为标题的文字:“星期五晚上,你们偷走了一条出色的生命,我的生命之
爱,我儿子的妈妈,但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我不会以仇恨来满足你们。这正是你
们想要得到的,但是,以愤怒回应仇恨,就是向同样造就了今日之你们的愚昧认输。你
们想要我害怕,想要我以怀疑之眼看待我的同胞们,想要我为安全而牺牲自由。你们输
了。你们的这个对手还在继续。”

在一个月前,朱艳亮见到已经搬家的安东尼。“他给你一个印象,不愿意透露他的生活
现状。他还没有完全从噩梦中走出来。”

朱艳亮坦言,一开始接手《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翻译时,她是拒绝的。“我还没有看
这本书时会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我觉得失去爱人的痛苦应该放在心里,那么出一本
书,这背后会不会有一种哗众取宠?会不会把自己最神圣的感情拿来亵渎?”

但把书看完后,朱艳亮改变了想法。“安东尼是一个真诚地袒露痛苦的人。他让我知道
,倾述比埋藏更需要勇气。”

“安东尼没有希望就恐怖主义分享什么,他写的都是个人体验。当时的他没有宣泄途径
,只能用文字表达。”朱艳亮说,《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这是安
东尼始料未及的。“各个国家的文字符号和背景不同,对恐怖主义的蔓延或许持不同态
度。但这本书打动世界读者的不是对恐袭事件的描述,而是对人类一直极力回避的痛苦
的描述。”

“失去了心爱的人之后,很多人选择默默忍受,很少有人有勇气去描述痛苦。”朱艳亮
说,但安东尼用诗意的语言记录了这些痛苦,更难得的是他还有理智和哲思的一面,还
有关于生死、爱恨思考的一面。“怎么去爱一个人?怎么去面对不公正?他都进行了思
考。在最后,我们会看到战胜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爱,对孩子的爱,对共同生活的人们
的爱。这一点或许对我们很有帮助。所以这不是一本单纯煽情的书,它还有令我们深思
的问题。”

“还有,很多女人读了这本书后,会被安东尼对海莲娜忘我的爱感动。海莲娜的生命结
束了,但她一直被爱着。所以或许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短,这本书也阐释了什么是真正
的法式浪漫爱情。”

所有跟帖: 

我怎么觉得这么窝囊啊? -千里一盏灯- 给 千里一盏灯 发送悄悄话 千里一盏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16 postreply 17:03:37

呵呵。觉得人家不是想要他的恨。只是想要他的命和地盘 -soldanella- 给 soldanella 发送悄悄话 soldanell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16 postreply 17:06:54

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是对的,但对坏人也不能姑息纵容,当然从个人角度他可以不去要求公正,但国家角度讲,那么做会很危险。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152 bytes) () 11/13/2016 postreply 17:12: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