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大家怎么看这些神童们?讨论讨论

来源: 芹菜妈 2015-11-04 12:37: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82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芹菜妈 ] 在 2015-11-04 18:28:3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美国神童最终都拥有成功人生了吗?四个真实案例

2015-11-05 李欣 这才是美国 这才是美国

 

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神童热”达到顶点 网络图片

美国报纸对西迪斯的报道

美国报纸对本森的报道

导读:昨天美国加州的华裔神童的事非常火,他17岁进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8岁前从未去过学校,8岁直接上大学,11岁成为洛杉矶加州分校的最小毕业生,还参加过37个武术比赛,拿过很多奖杯。网上一片赞扬之声,很多观念挺危险,为此“这才是美国”专门组织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让你看清美国神童。

其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公众对神童的追捧达到空前高度,神童受到电影明星、工业大亨、体育冠军一样的对待,他们的成绩受到赞扬,被全美报纸争相报道,跟中国这些年一样一样的。这些神童最后都拥有了成功的人生吗?近日,美国《史密森学会杂志》选择了其中4名具有代表性的神童,对他们成年后的人生做了追踪报道。

20世纪上半叶

美国公众

疯狂追捧神童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公众对神童的追捧达到空前高度,神童受到电影明星、工业大亨、体育冠军一样的对待,他们的成绩受到赞扬,他们的看法被全美国的报纸争相报道。每个时代都有神童产生,但在这之前和之后的时代,美国公众对神童的推崇都未达到如此高度。这或许是因为智力测试刚刚诞生,这种测试令心理学家们认为他们似乎找到了一种衡量精神能力的科学标准。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一次早期的智力测试,这个博览会曾是美国公众认识新奇事物的一个媒介,摩天轮、草裙舞等新奇事物就是通过这个途径被介绍给美国公众的。后来,在1916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路易斯·特曼发布了斯坦福-比奈测试,这令智商(IQ)一词成为了流行词汇的一部分。

报道神童的新闻在本质上的转变也从某种程度上促成了美国20世纪上半叶的“神童热”。20世纪初是美国小报纷纷涌现的时期,这令新闻报道对于人类切身利益更为关注,而几乎没有什么主题会比孩子更符合人类切身利益了。总体来说,媒体报道神童时采取的是尊敬而非惊惧的态度。《天才儿童预示着奇迹的一代将创造更为繁荣的世界》,1922年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社如此报道。其他的报道则带着一种好奇心来看待神童。此外,对于那些想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神童的父母,报纸会刊登《如何分辨你的孩子是不是天才》等文章。

美国的“神童热”大约在1926年达到顶点,美国作家、讲师维妮弗蕾德·萨克维尔·斯通纳有了一个巧妙的想法将这些小天才集合到一起。于是她创建了一个名为“天才培养联盟”的机构,她自己的女儿小维妮弗蕾德·萨克维尔·斯通纳就是一个神童,她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这些神童结识的平台,并把他们介绍给富有的资助人。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斯通纳表示:“对于富人们来说,这会是最佳的投资选择。”

“天才培养联盟”的成员包括:20几岁的威廉·詹姆斯·西迪斯,他在11岁时就被哈佛大学录取;12岁的伊丽莎白·本森,即将成为大一学生;12岁的娜塔莉亚·科瑞恩,是一名诗人。这些昔日耀眼的明星最终迎来了怎样的前程?

1、天才男孩

威廉·詹姆斯·西迪斯

威廉·詹姆斯·西迪斯可能是20世纪初最著名的神童。西迪斯189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他的父母是有着很高成就的俄罗斯移民。西迪斯的父亲是心理学家,母亲是医学博士。

在父母尤其是相信教育要从摇篮开始的父亲的带动下,西迪斯在婴幼儿时期就展示出了惊人的语言和数学天赋。在还是个婴儿的时候,西迪斯就能从1数到100;在18个月大时,他就能阅读《纽约时报》;在3岁时,他自学了拉丁语。

西迪斯8岁上高中,11岁被哈佛大学录取,这令他登上了报纸头条。在哈佛大学数学俱乐部,他曾就他最喜欢的主题第四维度做过讲座,尽管很少人真正懂得他在谈论什么,但是他的这次讲座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报道。

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西迪斯的名气达到顶点,甚至有记者像狗仔一样追着他跑。他偶尔教课,花部分时间在法学院学习,不过他最感兴趣的似乎是收集有轨电车的转换器,他曾经就这一主题用笔名写了一本书。后来他还用其他笔名写过几本书,其中包括一本美国印第安人的历史书。

1937年,《纽约客》杂志曾发表文章《他们现在在哪?》,追踪当年一些神童的踪迹,其中就包括西迪斯。根据文章描述,西迪斯住在波士顿破旧街区的一间小屋子里,表示“一看到数学公式就恶心”。后来时年39岁的西迪斯起诉了《纽约客》,指控该杂志侵犯自己的隐私,但他最终败诉,这个案件曾轰动一时。

西迪斯1944年因脑溢血去世,终年46岁。他到底是一个从未实现年少时志愿的可怜人,还是一个摆脱了神童的束缚、成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的人?

2、超智商少女

伊丽莎白·本森

由于智商测试达到了惊人的214分以上,成为当时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分,伊丽莎白·本森在8岁时就成了名人。214分以上的成绩意味着本森在智商测试中打破了极限,成功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直到考她的人没有问题可问。

本森1913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韦科市,由母亲安妮·奥斯汀抚养长大。奥斯汀是一名记者,后来她写了很多流行的推理小说,比如《桥上的谋杀》《复仇鹦鹉》。随着奥斯汀事业的发展,她和女儿本森不得不到处奔波,她们曾到过艾奥瓦州、加利福尼亚州、密苏里州,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其他几个城市。本森12岁高中毕业时,已经上过十几所学校了。

尽管本森看起来做什么都很出色,但她的兴趣主要集中在文学上。3岁时她就自学了拼写,然后很快地她就能一周看完十几本书。13岁时,她成为纽约市巴纳德学院大二学生,这一年她出版了自己的书籍《更为年轻的一代》。当时的《名利场》杂志主编弗兰克·克罗宁谢尔德为本森的这本书写了前言,他赞扬了本森出色的写作技巧。

大学毕业后,本森从1930年起从公众视野中消失。4年后她再度出现,一名记者发现她住在纽约的一间小公寓里,她已经结婚了,做着出纳员的工作。《时代》杂志后来也对她进行了报道,让她进一步赢得了公众的好评,《时代》的报道不是赞扬她的天才,而是赞扬她最终变成了一个平凡的普通人。

20世纪70年代初,本森拿到了法律学位,教授房地产法律课程,担任劳工律师。本森1994年去世,终年80岁,曾经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的媒体对她的去世没有任何报道,她真正成为了普通人。

3、少年诗人

娜塔莉亚·科瑞恩

娜塔莉亚·科瑞恩出生于1913年,10岁时就已经是全美闻名的诗人,她和她的诗作被全美媒体争相报道。

编剧、导演南纳利·约翰逊年轻时曾是一名记者,对于科瑞恩的年少成名也十分关注。“娜塔莉亚家的院子里挤满了摄像师和摄影记者,”约翰逊曾写道,“人们问她无聊的问题,比如:她对爱情的看法,她长大后想做什么。”

然而,公众对科瑞恩的追捧并未持续多长时间,很快就有人怀疑她对语言的使用过于纯熟,怀疑她的天才是个骗局。阴谋论者猜测科瑞恩的诗作出于他人之手,甚至有人怀疑科瑞恩的诗实际上是她的父亲所写,科瑞恩的父亲也是一位新闻人,不过后来他被证明在写诗方面没有什么天赋。最终人们的疑虑消退,科瑞恩到青少年时期结束时,已出版了至少6本诗集和两本小说。

从20世纪30年代到1998年去世期间,科瑞恩基本没有发表任何文学作品,而是相继到几所大学担任了教师工作,最终她选择了圣迭戈州立大学。在生命的后期,科瑞恩基本淡出了公众视野,撰写她传记的作家凯西·皮特曼表示:“她似乎变成了一个非常安静、跟以前非常不同的人,也许她只是厌倦了人们一直将她当作神童看待。”

4、奇迹女孩

小维妮弗蕾德

小维妮弗蕾德·萨克维尔·斯通纳1902年出生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是自封为教育专家的维妮弗蕾德·萨克维尔·斯通纳的女儿。

在9岁那年,小维妮弗蕾德·萨克维尔·斯通纳就通过了斯坦福大学的入学考试,到12岁那年,她已经会说8国语言。此外,她还会弹奏小提琴、钢琴、吉他和六弦琴,难怪媒体会给她“奇迹女孩”的称号。

随着斯通纳被冠以神童的名号,她的母亲也作为神童背后的教育者而出名,母亲斯通纳出版了好几本关于她如何抚养出神童女儿的书,并且到处做讲座宣传她的教育理念,她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应该尽早开始。

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小斯通纳却因混乱的私生活而非艺术成就而出名。在还是名少女时,她嫁给了一个法国人。后来她受到这个法国人的欺骗,以为他去世了,于是她又改嫁,最终却发现自己居然有两个丈夫。她从法国人那里拿到了离婚协议书,但后来还是跟第二任丈夫离了婚,因为他“侮辱她煮的咖啡”。此后,小斯通纳还有过几次不愉快的婚姻。

小斯通纳于1983年去世。在一篇写于1930年的文章中,她描述年少时期的自己“被捧到天上,然后又狠狠地摔到地上”。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她写道:“听我一句话吧,亲爱的母亲们,让你们的孩子远离那些所谓的名声,因为这名声很容易就会变成耻辱。如果你有一个健康、快乐、满足的孩子,你就应该感到幸福。”(现代快报记者 李欣 编译)

所有跟帖: 

天才最终归于平凡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589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2:51:57

为什么会被摔在地上?:P -芹菜妈- 给 芹菜妈 发送悄悄话 芹菜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2:58:02

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吧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104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01:40

最后也许会差不多,也许会差很大,都是未知,主导的因素也是未知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101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07:54

也还是有用的, 就是在不要埋没孩子真正长板的同时, 一定不要让孩子有致命的短板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5:03

这些短板不是培养就能弥补的,笨小孩真的培养就能变牛小孩吗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9:52

这个是针对特别聪明的孩子而言, 就是其他方面要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样, 这个可以培养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2:03

没那么简单,特别聪明的孩子不一定什么都聪明,也许相反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1:42

所有要培养他们, 不能让他们有致命的短板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3:18

说培养就能培养出来呀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5:14

不培养, 将来不就把天分都给耽误了吗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9:21

如果一技之长不是真正爱好不足以支撑career的话,总会栽在某个短板上的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04:11

那么什么是他们的短板呢? -芹菜妈- 给 芹菜妈 发送悄悄话 芹菜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05:14

去过一个号称是talent search的给家长的讲座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256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5:21

天天要神童的往往是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8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8:44

其实他们是没有长板的,他们的小时候的神童光环只是因为是和同龄人比。 -芹菜妈- 给 芹菜妈 发送悄悄话 芹菜妈 的博客首页 (267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0:40

可能他们小时候注意力都在所谓的长板上了,其他的都被忽视了,当长板不再成为长板的时候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53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3:13

这个其他方面又是什么呢? -芹菜妈- 给 芹菜妈 发送悄悄话 芹菜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5:42

楼上说了, 生存能力, 我决得他们缺乏的就是普通人的生存能力, 把他们的长板完全抵消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8:35

生存能力是很小的一部分 -芹菜妈- 给 芹菜妈 发送悄悄话 芹菜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0:44

生存能力, 才能让一个人得以健康的生存在这个社会中, 我觉得的是至关重要的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77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4:13

宁铂有生存能力呀,他可以去当个professor呀,为什么他不这样做呢? -芹菜妈- 给 芹菜妈 发送悄悄话 芹菜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6:09

他没有读过研究生, 好像对新的体制的要求都是拒绝的, 我觉得他是没有这种适者生存的能力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7:29

和尚也很专业的。宁柏少年时会的那些东西,不是很特别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39:25

从他同学的回忆可以看出对他的能力还是佩服的,感觉至少比大多数博士生强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3:23

生存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范围很广包括环境适应人际交流自娱自乐啥的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7:36

小时候容易引人注目的就是语言音乐数学文学天赋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299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4:10

你说这个更多更深层次的能力, 也是在有天分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学习培养出来的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6:25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接一个瓶颈关口,能走到顶点的是凤毛麟角,小时候的天赋大多没法撑几关就歇菜了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35:09

后来科大少年班的孩子, 可以说是人才辈出, 学校可能是吸取了宁铂他们的教训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0:49

人才辈出的是同一批人,有问题的也许本来就有问题,不能全怪少年班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4:09

我这不是夸少年班呢吗, H那几个年轻教授, 多给少年班长脸 -JYYXHEN- 给 JYYXHEN 发送悄悄话 JYYXH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51:11

本来没那么神奇的,小时候反应快点会想些小问题,不一定就能解决大问题。不是培养的错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8:29

本来就在地上,是被吹上天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2:35

人是社会动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545f- 给 545f 发送悄悄话 545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12:07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近仁1995- 给 近仁199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4:56

美国版伤仲永…… -新绿叶书- 给 新绿叶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26:24

不伤未必很牛,人的发展曲线不一样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35:12

和伤仲永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过早消费他们了 -新绿叶书- 给 新绿叶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6:42

没错 -五月草- 给 五月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48:20

拿八十多年前的教育理念说事本身就有问题 -keessa- 给 keess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4/2015 postreply 13:37: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