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子女的爱,不求回报,只要传承!

来源: 主流媒体 2015-06-01 14:06: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89 bytes)
大约7年前,回国和一前同事小酌。那朋友曾经在大学当过学生会主席,思路非常活跃。那时他的女儿只有几个月大,他情真意切地说,他要多挣点钱,将来这些钱都会给他女儿用。顿时,我感到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
 
3年前一个下午,和一个朋友聊天,因为他儿子的年龄和我儿子相仿,聊小孩方面就多一点。我跟他说,我很欣赏老美对子女的态度,抚养子女,那是一种责任,等小孩成年了,就要学会放手,等自己老了,也不用自己小孩来养老。只是,没有养老,好像对子女的爱断层了。后来一拍脑袋,子女长大了也要抚养子女的,这样,理就通了。朋友不亏出自于清华,立马说了两字:传承!
 
2年前,因为儿子语言延迟,一个犹太裔语言专家专门到家来帮儿子提高语言能力,一星期一小时,家长要陪在儿子身边。期间,我说到中国很多家长爱储蓄,就是为了儿子女儿准备的,有可能帮他们买房之类的,语言专家脱口而出一个单词:spoiled !
 
对子女的爱,按照爱的轻重,我划了上下两条红线。
 
爱得太轻,过了下面的红线,对子女就显得冷淡了。平时,子女的口头禅就是: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在哪里呀!他们总希望家长在身边,就算不说话,他们也会有安全感和温暖感。我们经常看到的励志故事,说家长在子女很小的时候,就去远方打拼,一去就是很长时间。个人觉得不足取,钱是挣不完的,少一点钱没关系,多花点时间在子女身边很重要,即使是不做任何事,因为时间总是过得那么的快!
 
爱得太重,过了上面红线,变成溺爱,几乎成了中国父母的通病了。可以这么说,我很多认识的在国内的朋友,不够时间睡,工作颇辛苦,不是因为挣的钱不够花,而是考虑到子女长大成家立业,需要大笔的钱,就觉得自己怎么挣钱都不够!
 
其实,如果考虑深一点,就会发现这种给予是错误的。子女长大后,就应当自食其力了。他们和父母是平等的,应当互相尊重的,父母给钱的意愿是好的,但在无形中伤害了对方成年人的自尊。这种被伤害的自尊带来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就如说范冰冰,你再怎么“爷”,你是被包养过的,自尊上矮一截,还有王思聪,再怎么“国民老公”,吃的是你父亲软饭,自尊上也是矮一截的。
 
高明的中国父母总是很少的,给了钱之后,手就伸得很长了,就开始干预成年子女的生活了,千年不变的婆媳关系就产生了!当然,老了自然要子女来养了!却没细想,成年人被人养,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践踏溺爱红线当作传统社会道德,也许你会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能够做个好媳妇,好婆婆,那么到时哑巴吃黄莲,慢慢品尝那种苦吧!
 
本来一种简单,自由的成年人生活,却因为父母的溺爱,变复杂了,变不自由了。中国人为什么活得那么累?即使漂洋过海了婆媳关系还是阴魂不散。那是因为我们甘之如饴的传统文化有太多封建儒道的烙印,那是专门为人治社会打造的,完全是反人性自由的!
 
上面所写是自己在思考自由过程中的一点产物,因为与生活的相关性与严肃性,给了自己足够的思考时间,确信自己想清楚了之后,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