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google doodle的作者張天羽來自紐約長島, 2歲多就開始塗鴉,是大小繪畫比賽的常勝軍

来源: erice 2014-06-09 22:16: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3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erice ] 在 2014-06-09 22:20: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世界周刊2011年即對張天羽做過專題報導, 作者: 羅旦兮

 




一張以彩色筆畫就的圖畫中,大恐龍頸上圍著紙巾,戰戰競競地坐在椅子上張著血盆大口,兩隻大腳因為害怕,黑尖尖的指甲都張得老開;戴著老花眼鏡的老醫生爬在高梯上,手拿拔牙鉗,準備拔起大恐龍嘴裡的蛀牙。當年六歲的張天羽(Audrey Zhang)以這幅「恐龍如何看牙齒?」畫作,在著名兒童書出版社Scholastic以恐龍為主題的繪畫比賽中,打敗全國1萬2000名學童獲得第一名,而當時的她,從沒進過牙醫診所。

與家人住在紐約長島、今年八歲的張天羽兩歲多開始拿起畫筆塗鴉,目前是紐約新聞日報(Newsday)兒童版(Kidsday)的專欄插畫 家,約六歲起參加多項州際和全國性兒童繪畫比賽,從紐約州牙醫協會舉辦的「讓微笑更明亮」比賽、全美汽車協會(AAA)交通安全繪畫比賽,到全球性的「拯 救青蛙」保育動物繪畫賽,她的畫畫內容天馬行空,大多時候又超脫兒童應有的成熟,其中「拯救青蛙」(Save the Frogs)的繪畫比賽中,張天羽擊敗31國2200多位小畫家,在13歲以下幼童組獲得第一名。

張天羽的父親張源俠是心理醫師,母親翁紅梅來美前在中國擔任服裝設計師。張源俠和翁紅梅從她兩歲多起開始收藏她的所有塗鴉,至今已有上千張。張天羽最近的作品「我家的後院」(My back yard)現在長島美術館展出至2011年底。

翁紅梅說,天羽出生九個月大時,送回浙江老家讓長輩帶,兩歲多時才回美與父母團聚。翁紅梅記得,有一天她在電腦上工作,小天羽則在一旁拿著 藍色蠟筆塗鴉,畫出一個線條流暢的人形。「那時我嚇了一跳,因為天羽之前從沒畫過畫,怎麼對線條的掌握度這麼好?」從那時起,張天羽幾乎每天都會拿起筆畫 畫,她通常用黑色鋼珠筆作畫,常常一氣呵成不修改。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的翁紅梅注意到女兒的長才,開始將女兒的畫作收集起來,兩、三歲的天羽愛畫畫多於愛 說話,媽媽在女兒畫好後,問了後再用鉛筆為天羽將作品作註。

在「恐龍如何看牙齒」中,坐在牙醫病椅上的大恐龍眼睛睜得老大,額上汗水淚水齊流;恐龍老奶奶和恐龍媽媽等在一旁,奶奶背上還揹著吸著奶嘴 的恐龍妹妹。畫中女護士站在矮凳和厚厚的書上、使勁地撐起高高的梯子,老牙醫顫顫巍巍地爬在上面,才搆得到大恐龍的嘴巴。在診所裡,牙醫使用的器具整齊地 排列在手術盤上,小松鼠、小老鼠牙醫助手們整理著牙齒模型、扛著拔牙鉗,牙醫椅的後方還有可彎曲的、牙醫專用的放大鏡燈。實在很難令人想像,一個沒看過牙 醫的小女孩,是如何將牙醫診所裡的百態描繪得如此鮮明,翁紅梅說:「她(天羽)可能在電視卡通裡或漫畫裡看過牙醫拔牙吧,小天羽的想像力總是讓我們感到驚 奇和驚喜。」

有著圓嘟嘟臉龐、笑起來總愛露出一排整齊白齒的張天羽與其他小女孩有點一樣,也有點不一樣。

她之前喜歡玩芭比娃娃、一棟與她幾乎一樣高的娃娃屋中,「住」了幾位芭比和其他迷你洋娃娃,後來張天羽的興趣轉到了樂高模型上,屬於她的 「玩具區」中,有一架她和爸爸一同拼湊的機器人和戰鬥機,還有一架未完成的木製直升機。在上學途中的校車裡,她和同校小男生交換「神奇寶貝」 (Pokemon)戰鬥卡片。擁有數百張的她如數家珍地指出她最愛的「超能力神奇寶貝」有哪幾隻,不過又馬上揮著手說:「可是我沒有在玩了,媽媽說這太花 錢。」

翁紅梅是美術專業出身,在張天羽不同年齡階段教她不同的繪畫基本的技巧,於是張天羽在語言表達能力尚未完全發展時,就已經習慣用繪畫當作一 天的日記。「七歲時她去上中文學校,課堂上有同學因為學不好,被老師叫出去,回家她就畫了一張中文學校上課圖」。張天羽將教室畫了剖面圖,八位學生分兩排 學習老師黑板上寫的中文字。只不過老師教得專心,台下可不正經,學生裡有一個抬眼看著天花板,一個趴在桌下打盹,還有一個早就溜出教室玩耍了。

翁紅梅說,小天羽讓他們感到驚喜的不只是她掌握繪畫技巧的早熟,更多的是畫中表達的意境「實在超乎一個八歲小女生應有的想法」。

在張家進門入口處的牆上,掛著張天羽一幅鋼筆畫。遠看是個側面人臉像的黑白素描,走進看才發現這個側面人臉是由許許多多的海底生物組成的: 頭髮的地方是海草和各式珊瑚,後腦勺和後頸由大小鯊魚組成,眼睛的部分是水母,管狀的珊瑚和一排小魚成就了鼻子和牙齒。尾巴有著倒鉤、魚身扁平的深海魚、 鰻魚、海豚、海馬甚至船錨,都是人臉的一部分。

問天羽她筆下畫出的魚的種類名稱,她不一定全答得出來,而問她「為什麼想到要這樣畫?」時,回答也多半非常具童趣:「我的心(手)叫我畫的」,或是指指腦袋說:「這裡住了一個小人,是他叫我畫的。」張天羽說,她畫畫時不太喜歡多想,「多想會畫不出來」。

另外有兩張貓的畫作,表達了張天羽七歲時想要養小貓小狗的願望。其中一張的貓挺著上身坐在地上,一手托著腮幫子、另一手環著胸,癟著嘴、眼 角還有一滴淚。張天羽畫完這張比較「正常」的貓後,又立即畫了一張同樣大小、姿態的貓,但是這隻貓細看就大有玄機,因為眼睛、耳朵、四肢是以玩耍的小人、 大陽傘、獨木舟和海底生物組成,向前捲曲的尾巴則是一條怒眼圓睜、張著大口的蛇。翁紅梅笑說這應該是他們某次全家出遊的回憶:「有時連我們也搞不懂,她心 裡住的那位『小野人』在想什麼。」

張天羽現場拿起黑色鋼珠筆,十分鐘裡便畫出兩隻大恐龍在懸岩上互鬥的有趣場面:先是畫出一隻張牙舞爪的大恐龍,恐龍頭上騎坐者一個大力士, 大力士頭上頂著一個踩單輪的小丑,小丑手上還掛著吊單槓的另一個小丑,而恐龍的背上、尾巴上都有著小人死命抓緊生怕掉下去;之後小天羽在另一邊畫上另一隻 手舞足蹈的恐龍,一隻腳踢起穿著獸皮的小野人。

張天羽六至八歲的創作,受阿根廷幽默漫畫大師莫迪洛(Guillermo Mordillo)影響頗深,不少畫作中的主角都有大大的鼻子。「自從知道她愛畫畫,我們就讓她涉獵許多畫家的作品集,」張源俠和翁紅梅不想揠苗助長,於是從漫畫出發,專門給張天羽挑她喜歡的漫畫看,一開始張天羽喜歡看卡通「貓與老鼠」(Tom and Jerry),之後張源俠在中國幫女兒買到德國漫畫家卜勞恩(E. O. Plauen)的作品「父與子」(Vater und Sohn)中譯本,「父與子」漫畫裡的字很少,說的是父子之間的互動,通常是五至八格說一個故事,畫風簡單純樸,非常生活化。張天羽看到裡面卜勞恩把一個人繫在脖子上的領帶變成棋盤,也有模有樣地畫了一張,只不過張天羽筆下下棋的人皺著眉頭、看著領帶棋盤,模樣更傳神。

張源俠也為女兒買了全套的莫迪洛畫冊,這些出自名家之手的漫畫生動有趣,讓小天羽著實有著愉快的「漫畫童年」。最近張天羽開始對以史努比(Snoopy)為主角的花生漫畫感興趣,自己上網查找花生漫畫作者查理‧蕭茲(Charles M. Schulz)的所有作品,興味盎然地看著史努比卡通,還拉著母親一起看。

「這是上帝給的禮物」,翁紅梅說,也許小天羽遺傳了她的美術細胞,可是畫作裡表達的豐富內容,卻是屬於天羽自己的。為了讓女兒不受限地發揮 創意,儘管有畫家主動要求收張天羽為徒,張源俠和翁紅梅都婉言謝絕。因為希望讓更多人欣賞或認識到天羽的能力,身為全職母親的翁紅梅鼓勵女兒參加各種比 賽,而張天羽也對大小比賽來者不拒,但有時作品明明亮眼,成績卻不如人意。翁紅梅苦笑說,這可能是因為作品太超齡,評審難免以為有大人操刀。

翁紅梅記得張天羽在擔任「新聞日報」兒童版面專欄插畫家後,有次主編很委婉地請她帶著女兒到報社現場作畫,十多人圍著觀看張天羽現場畫畫 後,主編才不好意思地說:「她的畫作實在不像是七、八歲小孩畫的,現在親眼看見才真的相信。」而這樣的情形發生不只一次,著名童書出版社 Scholastic的主編也曾在收到張天羽的繪畫作品後,也是請張天羽現場作畫。「聽到別人的好奇質疑,作為家長的我們知道解釋再多不如讓她當場畫,所 以有時也只能笑笑帶過,可是對天羽來說,她對每一次比賽都認真對待,有時花幾天完成作品,看到成績不佳,對小朋友來說還是會有點難過」。

「(天羽)這樣天馬行空的創意,會不會隨著年齡而漸漸消失?」翁紅梅說,她偶爾也會擔心,女兒的才能因為課業隨著年級加重,繪畫的時間跟著 減少,這些創意最終將不再呈現在畫紙上,但是她覺得,身為家長除了從旁輔導,給予女兒最多的資源,其他能做的似乎有限,「所以我現在總是鼓勵她畫,開心地 畫,希望她即使長大,也能一直保持和擁有畫畫時愉悅的心情」。



所有跟帖: 

天才 -princessonthepea- 给 princessonthepea 发送悄悄话 princessonthepe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9/2014 postreply 23:38:51

这个妈妈很伟大,没有让技巧去淹没孩子的天分,天才是不能用通常的办法来教的 -G&G妈- 给 G&G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1:39:33

好喜欢这姑娘的画,不知道哪里能看到更多,她的画里有种很温暖很高兴的感觉,令人愉悦的情绪特别感染人 -艾小米2011- 给 艾小米201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2:06:36

世界周刊当时的报道,有十几张配图 -erice- 给 erice 发送悄悄话 erice 的博客首页 (459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8:52:23

这张很不错。google那张,说实话,感觉有点乱。 -mapell22- 给 mapell22 发送悄悄话 mapell22 的博客首页 (82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5:54:19

童心保持了,技法提高不大。儿童出版社也不错。 -大号蚂蚁- 给 大号蚂蚁 发送悄悄话 大号蚂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7:22:53

同感,有点乱。太满了。 -iMe- 给 iMe 发送悄悄话 (26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8:34:48

妈妈就是学画的画家。基因就好。恐龙这张画的真好。 -monochrome- 给 monochro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6:08:13

恐龙这张画是6岁时候画的啊。关键是医生护士两个人的脸画的太好了。6岁孩子真很难有这功力。 -monochrome- 给 monochro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9:09:20

天才真的是不用推的。 -firecar2005- 给 firecar2005 发送悄悄话 (1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0:25:50

用推的真的不是天才。 -大号蚂蚁- 给 大号蚂蚁 发送悄悄话 大号蚂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6:23:40

叹气啊 -Pink侠- 给 Pink侠 发送悄悄话 Pink侠 的博客首页 (148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6:38:18

这幅画的想象力固然不错,但更在于有足够的功力表达清楚。不失前者,又有后者,才是难得。 -大号蚂蚁- 给 大号蚂蚁 发送悄悄话 大号蚂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6:48:21

后者很容易找到老师来教。前者很难找到老师来培养鼓励。 -Pink侠- 给 Pink侠 发送悄悄话 Pink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6:54:59

我觉得这也是张天羽妈妈不让他拜师的原因,搞不好把孩子的创造力给扼杀了. -Pink侠- 给 Pink侠 发送悄悄话 Pink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7:05:39

前者很多小孩都有。不学习的也都基本淘汰了。她是有妈妈做启蒙,不等于没老师,生而知之。 -大号蚂蚁- 给 大号蚂蚁 发送悄悄话 大号蚂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7:12:40

学什么很重要。 -Pink侠- 给 Pink侠 发送悄悄话 Pink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9:36:51

关键在这:“翁紅梅是美術專業出身,在張天羽不同年齡階段教她不同的繪畫基本的技巧” -linda2- 给 linda2 发送悄悄话 (157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8:47:41

据说任何特长小时候培养都会跟长大以后学的不一样,写code亦如此。 -Pink侠- 给 Pink侠 发送悄悄话 Pink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9:23:58

是么?写code高中应该还来得及吧? -linda2- 给 linda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9:36:32

不服不行 -怀旧一点点- 给 怀旧一点点 发送悄悄话 怀旧一点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0/2014 postreply 09:13: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