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废奴宣言150周年,正好写了一篇感言,欢迎评论

来源: bmdn 2012-11-23 13:04:3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0102 bytes)
回答: 感恩节去看《林肯》edison112012-11-23 08:59:37

人性的胜利

读书笔记之二十一

纪念林肯废奴宣言150周年

201311日是林肯解放黑奴宣言发布150周年纪念日。186311日,美国内战处于胶着状态,在经过长期考虑之后,林肯总统毅然决定行使战时总统特权,发布宣言解放南方反叛各州的黑奴,为在两年之后修改美国宪法、彻底废除奴隶制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此一步如此重要和著名,以至于许多人认为美国的奴隶制是林肯总统的这一宣言废除的。

我在几年来断断续续的读了三部有关林肯的传记,值此150周年的历史时刻,写此长文,以抒感慨。以下内容和论点依据来源于:Lincoln by David Herbert DonaldA. Lincoln, by Ronald C. White,和Team of Rivals: The Political Genius of Abraham Lincoln, by Doris Kerns Goodwin。有些内容取材于:John Adams by David McCulloughSamuel Adams, A Life, by Ira Stoll,以及Washington: A Life, by Ron Chernow

战前背景

内战前的美国奴隶制度源远流长。自从美洲被欧洲人发现和殖民之后,奴隶制就随着这些殖民者的农业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奴隶制在美国南方的几个殖民地最为发达。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北方少数州有的已经废除了奴隶制,有的州虽然仍然保持奴隶制,但是民意已经倾向于废除奴隶制。但是在美国南方,如佛吉尼亚,北卡,南卡,以及乔治亚等州,奴隶制却仍然盛行。在这些州,黑奴人口竟然占总人口数的40%。奴隶制在这些州盛行的根本原因是烟草和棉花种植业。烟草和棉花种植业是手工密集型农业,需要大批劳力。因此这些州在引入奴隶制后所发展起来的种植业只有靠使用大量廉价的奴隶才能不断的扩大和发展。在当时,奴隶制是美国南方的经济支柱。

美国独立战争的道德依据是人生而平等,自由是每个人的天赋人权。但是高尚的口号遇到现实的时候却不得不打折扣。对许多美国的开国要人来说,美国的奴隶制度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令人尴尬的问题。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第三任总统杰佛逊、第四任总统麦迪逊等人都是南方的大奴隶主。只有来自北方马萨诸塞州的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不是奴隶主。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和不和谐不仅仅局限于这些人的个人处境上,而且写入了了美国宪法。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美国的开国先贤们不得不在美丽的口号和肮脏的现实下妥协。美国的宪法虽然现在被美国甚至别国的人民如同宗教一般的奉为至高无上的法典,但是这部宪法从最开始就是建立在崇高的理想和低下的现实下的产物。尽管宪法的第一句就表明此法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完美的联邦,但是这部宪法无论如何都不是一部完美的宪法。在这里有崇高的理想:人人生而平等。但是,接着却不得不立即又说,有些人不属于“我们”这些人。这些被排除之外的人在法律上变成了5分之3的人。

因此,如果追究美国成功的原因的话,美国最初宪法虽然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创造了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历代人民的努力,美国最初的这部宪法,则会与其它许多高调的立志文章一样,只能是一篇充满空谈和高论的废纸。美国之所以得以生存并壮大起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一部好的宪法,而在于美国人民执着的不折不扣地执行这部并不完美的宪法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最高体现就是美国人民不惜以自己的鲜血在战场上用枪炮来解决自己的分歧。

美国的奴隶制在美国立国的过程中的特殊性一直就是一个时时不能回避,但是又只能以回避来解决的问题。立国之后,内战之前的八十多年间,奴隶制一直就是美国的一个顽疾。在最初的宪法隐含的肯定了奴隶制之后,1820年代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只能以再度妥协的方式延迟废奴问题。这就是著名的“密苏里妥协”。此后,北方的废奴主张和南方的蓄奴主义冲突越来越加剧,最后两派的口头争论演变成了全面内战。

林肯的立场

林肯生于奴隶制的肯塔基州。在林肯小的时候,自食其力而且厌恶奴隶制的林肯的父亲把全家搬到了俄亥俄州。后来在又搬过了几次家之后,林肯一家在伊利诺州定居下来。伊利诺州虽然在名义上是密苏里妥协下所规定的自由州,但是由于地理上的原因,伊利诺州的南部倾向于蓄奴制。因此,作为一个政治家,林肯虽然主张消除奴隶制,但表面上不属于激进的废奴主义者。

当时的美国,奴隶制是所有选举活动中的最重要议题。对待奴隶制主要有三派:一种是主张立即全面废除奴隶制的激进派,这些人的群众基础是北方各州。激进派的正对面就是保守派,这些南方的奴隶主们虽然心里也知道奴隶制在道义上无理,但是由于现实的考虑,不愿放弃奴隶制。不仅如此,有些人还希望扩大奴隶制,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基础。处于两派之间的中间派的基本倾向是废除奴隶制,但是主张某种渐进解决办法。这些渐进办法有许多方式,比如制定某种程度的时间表或者以补偿的方式来解放奴隶。林肯属于主张废奴的温和派。林肯的基本立场是奴隶制最终必须废除,但是如果立即彻底地在全国废除奴隶制则对南方的经济和生活方式震动太大,在实际实行上有巨大困难。林肯坚决反对奴隶制的扩张,他认为目前奴隶制合法的州可以继续保持奴隶制,但是这些州应该与联邦政府合作制定法律,在几十年内彻底废除奴隶制。林肯甚至设想让奴隶制在这些州一直保持到十九世纪末。因此可见,林肯虽然在道义上反对奴隶制,但是实际上还是对奴隶制的存在持相当宽容的态度。林肯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如果我们自己生活在南方,拥有奴隶的话,我们自己说不定也会顽固地坚持甚至主张扩大奴隶制。

在林肯当选总统之后,18614月,内战爆发,林肯的立场逐渐向彻底废奴偏斜。这种偏斜是很自然的,在内战之前对奴隶制的辩论不论如何激烈,还只是文明的口头上的辩论,双方都还是希望通过法律来解决奴隶制的问题。现在,内战爆发,文明的辩论已经彻底无效而且失败,那么彻底废奴对南方各州的震荡就变成了一个无意义的问题。因此,林肯此时就基本决定废奴了。

但是林肯必须谨慎行事。虽然美国大多民众反对奴隶制,但是如果内战的最终目的是废除奴隶制,则时机还不够成熟,有些人,特别是那些持中间立场的几个州的民众,甚至有可能撤销对联邦的支持。1862年下半年,林肯在考虑成熟之后,决定发布废奴宣言。18629月,北方打了一场大胜仗,林肯见时机成熟,宣布在186311日发布废奴宣言。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实际的宣言发布时间应该是186312日凌晨。

内战起因

尽管许多人对美国内战的起因不断提出质疑,目前一致的看法是,美国人民对奴隶制的争议是导致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在美国存在了几百年的奴隶制显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否废奴之争在美国一直存在。随着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和北方工业的发展,南方的奴隶制越来越与时代的发展背道而驰。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导致50年代末政治上的彻底分裂。1860年的总统大选是这种分裂的直接反映和结果。在看到以和平方式维持奴隶制彻底失败之后,南方的奴隶主们决定背离美国宪法所制定的民主原则,以脱离联邦的方式继续对抗时代的进步。民主原则的精神就是,对有争议的问题,多数人的意志决定解决办法,同时少数人的声音不被压制。南方的奴隶主们毅然拒绝民主原则,证明了奴隶制的顽固不化。

为了把继续奴隶制找出借口,某些人企图转移争论的实质,把废奴问题转化成联邦各州的自主权问题。而当时许多人竟然相信这种诡辩,其代表人物就是林肯的同乡,也是总统竞选对手之一,道格拉斯。道格拉斯所主导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不仅没有达到延续密苏里妥协的精神,反而加剧了国家的分裂。这是因为很多人心里清楚,州自主权不过是南方奴隶主们的挡箭牌。道格拉斯虽然在内战中支持林肯,但是他对州自主权的鼓吹除了加深了美国的南北分裂之外,也深刻的影响了参展双方一大批人对内战的看法。以至于后来许多人都误解为美国内战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战,而不是为了废弃奴隶制。

当时在道义上倾向于废奴的李(Robert E. Lee),在拒绝了林肯请求之后,决定忠于南方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维护州自主权。许多南方士兵参战的道义上的动机也变成了为了自己州的自由而战,而不是为了维护奴隶制而战。南方虽然可以为如此转移话题而为脱离联邦找到了道义上的支撑点,但是也因此得罪了大多数的北方人。北方人中虽然有许多激进的废奴主义者,但是多数人仍然是停留在道义上的支持的。他们坚定不移的反对奴隶制,但是如果因为废奴而战的话,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觉得不值得。现在,南方公然脱离了联邦,原本不愿为废奴而战的这些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为维护国家统一而战的行列。林肯在开战初期充分的认识到这种对内战目的的不同理解的重要性,他迟迟拒绝废奴激进派的要求而不立即宣布废奴,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持。无论林肯如何拖延,那些激进的废奴主义者虽然会失望,但绝对不会放弃对林肯的支持。但是那些只为联邦的完整而战的人则会因为过早宣布废奴而放弃对林肯的支持。

因此,内战的根本起因是因为以法律手段结束奴隶制的失败。那种把战争归于联邦的完整性的说法不过是双方为了寻求政治和民意支持而找的借口。

法律依据

政治和民意虽然是林肯废奴努力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政治和民意毕竟是变化很快而且可以适当把握的因素。林肯企图废奴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其实是美国宪法。美国宪法虽然没有直接明白的支持奴隶制,但是其隐含的对奴隶制的默许是一目了然的,“其他人”被划为5分之3的“人”,就是对奴隶制的肯定。美国的宪法在立国以来之所以取得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宪法本身符合各个时代的需要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人民多年来对宪法作为国家最终大法的不折不扣的执行。上自总统,下至草民,无不以宪法作为一切纠纷的最终裁定准则。作为律师出身的林肯,当然必须以身作则执行宪法。如果宪法有错,则宪法必须修改,但是人们不能因为宪法有错而擅自违反宪法。以违反宪法作出的决定,即使百分之百的正确,在美国民众的心中也不会被百分之百的承认,这就是美国依法治国的精髓所在。

摆在林肯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修改宪法,取消奴隶制;第二,找到能够实行实质上的废奴政策,然而又不违反宪法折中方案。美国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因此修改宪法的程序冗长而繁琐,其最终目的无非是维持宪法的普适性和绝对的尊严。如果一个国家的宪法能够随意而简单的被修改,则这部宪法很快就会失去尊严,宪法就只能变成一张废纸。美国立国230多年,总共批准的宪法修正案只有二十七款。实际上如果排除最初的十条修正案,美国总共对宪法修改了十七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前十条条款实际上是最初宪法的一部分。初立宪法时为了使宪法能够在各个洲尽快通过才把前十条作为修正案而补充进去。美国人对待宪法的严肃态度是美国宪法能够经久不衰持久多年的根本原因。林肯当时如果走修宪这条路的话,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南方各州正处于造反状态下,即使修正案能够强制在联邦通过,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修正案本省就是对宪法的削弱。因此,林肯只能想另外的办法来在适当的时候在不违反宪法的前提下从实际上废除奴隶制。

林肯的办法就是引用宪法赋予总统在国家处于战争时代下的一些特权。在经过充分思考以及同内阁商讨之后,林肯决定用宣言的形式来解放南方的黑奴。林肯的法律依据是,联邦军队有权没收南方反叛各州用来进行反叛活动的人力和财产。南方的黑奴在北方可认为是人力资源,而即使照南方把黑奴解释为财产,林肯的法律依据毅然说得通。这样,北方军队在南方占领区,有权释放所有黑奴。

林肯的解决办法不仅在表面上满足了宪法,而且解决了许多战场上的实际问题。很多北方军人当时不知道对叛逃过来或俘获的黑奴如何处理。有的军官就擅自决定解放这些黑奴,而有的军官则不得不把这些黑奴送还南方。这些黑奴的身分不确定,即使他们能够滞留北方,他们以后也有可能被原来的主人追讨回去,因为当时的许多奴隶制法律还依然有效。现在,林肯发布了总统命令,扫除了法律和实际上的许多问题。

不熟悉这段历史的细节的人可能误以为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彻底的解放了所有黑奴。其实,匪夷所思的是,林肯的宣言只适用于那些南方反叛的各州的黑奴。那些没有反叛的蓄奴州,如马里兰、特拉华等州的奴隶,反而不包括在内。因为这些州没有反叛,因此林肯的战争状态下的特殊命令不适用。林肯当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短期内又没有办法,林肯只能鼓励这些州的议会主动通过废奴法律。实际上,这些州的奴隶数目已经在逐渐降低,虽然名义上仍有奴隶制,但是实际上已经很少了。可是不论怎样,奴隶制作为宪法所肯定的制度,依然在某些州是合法的。

两年多之后,内战结束,硝烟未灭,在林肯被杀前几个星期,林肯推动美国通过了宪法第十三修正案,彻底废除了奴隶制。

林肯在道义上所作是绝对正确的,美国的宪法在奴隶制这个问题上是绝对的反人类的法律,应该废除。但是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来讲,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是经不起法律的追究的。虽然林肯运用的是战时总统命令,但是这条命令显然是更具有政治意义,而非军事上所必须的。林肯所作的,实际上是歪曲了宪法。但是没有人去追究这些严格的法律问题。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法律甚至是宪法,是不能像数学定律一样来严格解释的。如果是那样的话,美国的最高法院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美国的宪法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历届最高法院的裁决案例。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是美国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这部宣言的道德意义远远胜过当时的法律意义。林肯以总统命令的形式发布这个宣言,不过是一个技术手段。这就是为什么林肯的宣言如此著名,而后来的第十三条修正案却鲜为人知。

现代意义

美国虽然是一个发达的民主国家,而且是现代三权分立式的共和国的创始者,但是奴隶制从一开始就根植于美国。这样一个众多民众崇尚自由和人权的国度却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废除奴隶制的大国,说明了人类本性的脆弱。这也就是美国立国的先贤们开创三权分立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人知道,人类的本性具有很多的善性,但是全人类,包括每一个人的灵魂中,都有着不可自我遏制的邪恶一面。这种邪性不能靠人们自身遏制,而只能以毫不留情的法律来遏制。

但是,有些邪恶即使以最完美和最严酷的法律也无法遏制。美国的奴隶制充分说明了人性在极端丑恶的灵魂驱动下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顽固。美国人民为剔除立国之初所种下的毒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美国内战伤亡人数比美国历史上至今所有其他战争伤亡的总和还要多。更重要的是,美国面临的是国家彻底解体的危险。一个国家即使不走上邪路,但是如果自身在道义上和法律上有严重的缺陷,而且不能以理性的方式解决这个缺陷,则最后的解决办法不仅是血腥的,而且最后摊牌式的解决办法充满了更大的风险和变数。如果当时美国内战北方不能在几年之内平定叛乱的话,美国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的统一富强的大国而存在。

 

 

所有跟帖: 

老兄这篇大作是我在所有中文网站至今为止读到的最高水平的文章之一, -edison11- 给 edison11 发送悄悄话 edison11 的博客首页 (49 bytes) () 11/23/2012 postreply 15:16:54

多谢了!无所谓置顶不置顶 -bmdn- 给 bmd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3/2012 postreply 15:51:23

叙述多,思考少 -mooseamoose- 给 mooseamoose 发送悄悄话 mooseamoose 的博客首页 (43 bytes) () 11/23/2012 postreply 16:29:06

ZAN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3/2012 postreply 18:18:25

恕我直言 -ZoyaWashington- 给 ZoyaWashington 发送悄悄话 (272 bytes) () 11/23/2012 postreply 21:14:21

你说的对,写出来没有加工,多谢阅读。 -bmdn- 给 bmd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4/2012 postreply 05:32: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