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亲历惊心动魄的吉尔吉斯骚乱 中国损失惨重!

来源: mp4 2010-04-11 06:26: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26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mp4 ] 在 2010-04-13 01:50:3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中国人亲历惊心动魄的吉尔吉斯骚乱 中国损失惨重!

  比什凯克:第1日

  (2010-04-01 01:43:12)

  由于国内没有北京直达比什凯克的航线,迫使我们不得不乘机到乌鲁木齐住一宿,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来赶唯一的一班飞机,算下来,30号中午一点半出发去机场,到比什凯克的时间已经是 31号的早上八点半。在飞机上就能看见趴在比什凯克国际机场的标有美国空军字样的大力神军用运输机,样貌丑陋。下了飞机,南航的飞机占据了视野的一大部分,入境大厅只开了三个柜台,一架737的百余位入境乘客等了许久才办理完入境手续。

  比什凯克的机场非常小,人也不多,机场里不过是一个报亭、两三个杂货铺、三两个咖啡馆和一个药店,由于接机人员记错了时间,我们在机场等了近一个小时,不到100平米的休息区只有我们几个人闲坐着。

  走出机场,阳光暖洋洋的照在身上,非常舒服,空气很好,沁人心脾,可以望见远远的雪山。从机场通往市区的路坑坑洼洼并不平坦,后来才发现,整个比什凯克,除了政府机关门前的那条路之外,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自苏联解体吉尔吉斯宣布独立后的二十年中,吉尔吉斯没有对比什凯克进行任何的新的城市建设,一路上大量的烂尾楼矗立着,所有的城市道路都像是乡村小路,这些年久失修的水泥路在国内已然不容易找到。

  吉尔吉斯有一百多个民族,各民族相处得比较和谐,比较典型的可以看到类似中国人的吉尔吉斯人(柯尔克孜人)和类似俄罗斯人的白种人,光从人的样貌看,会以为比什凯克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在吉尔吉斯,通用语是吉尔吉斯语和俄语,我们的一位陪同人员阿成是中国的哈萨克族人,用哈萨克语也可以在当地行走自如。

  吉尔吉斯的女人打扮大多比较入时,比她们的城市更加时尚。一整天的时间我们都在想办法解决住宿问题,在比什凯克只有唯一的一家国际标准的凯悦酒店,外面看着不错,但我们的陪同人员夸张地称里面的标准还不如国内的二星级酒店,而价格却贵得离谱(200美元/晚),我们原先订的友谊宾馆据说是中国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援建的,一看就年久失修,老旧破败,并且还无法上网,但占据着市中心的位置,看起来还不如60年代国内的国营宾馆,房价也不便宜(110美元/晚)。最后我们找到了一家离市中心稍远一点,但还算安静的酒店住下。但房间里没有纯净水、没有杯子和洗漱用品,这似乎是比什凯克宾馆的常态。

  中午我们被领着去吃当地的特色烤肉和手抓饭,在比什凯克去饭馆吃饭是奢侈的,所以中午诺大的饭馆只有我们一桌客人,但东西却做得很好。回来的路上,路过一片雕塑纪念碑,据说是2007年为比什凯克上合组织峰会修建的,看起来却如同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整个城市里,政府机构和大学的建筑相对好一些,尤其是几所大学,很有中世纪的感觉,古朴而庄重。外交部和内务部的大楼却还不如国内一个县政府的办公楼气派,倒是市政府看起来更有些威严。

  比什凯克的城市道路最宽不过双向四车道,上下班时间,城市显得拥挤且有些混乱,满大街跑的二手奔驰宝马怎么看都想是用国内的夏利贴牌倒卖过来的,很少有看到新车,由于吉尔吉斯并不限制汽车的进口,一辆二手奔驰车的售价不过几千美元,但尽管如此,相比于吉尔吉斯人均几百美元的月收入,拥有一辆车仍然是富人的专利。

  在比什凯克,大概有三万中国人,中餐馆据说遍布整个城市,我们的晚餐就选在了友谊宾馆二楼的中餐厅,老板是中国人,做的中餐非常地道。

  比什凯克:第4日

  (2010-04-03 10:26:20)

  昨天去了离比什凯克西南120公里的一个小镇 taldybulak,沿着吉尔吉斯最主要的河流楚河一路下去,两侧不远处可以看到茫茫的雪山,河的那一边就是哈萨克斯坦。阿成告诉我们,虽然仅仅隔着一条河,河那边的人的生活却比河这边的人的生活好得多。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是最为富有的国家,其次是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的民族主体分别是哈萨克族、土库曼族、柯尔克孜族、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实际上都是突厥的后裔。吉尔吉斯领土的60%原本属于中国,上世纪 30年代,被苏联人割走,划定了吉尔吉斯的区域。李白的诞生点就在吉尔吉斯境内。

  我们一路经过了若干村庄,屋子的建筑水平看起来不高,虽然不是土墙,可也不会用了很好的砖墙,屋顶虽不是茅草,却也不见精致的瓦片。大约在路程的中间,有一处外表看着干净大方的餐厅,独独的矗立在一片湖边,那儿做的鱼不错,回程的路上,我们就在那解决了午餐。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我们抵达了Tadybulak小镇,由于正值周末,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正放学回家,其中大一些孩子背着书包之外还扛着犁耙,看样子是上完了农技课。10来岁的孩子们并不怕生,围着我们议论傻笑,同行中人拉过其中一个逗弄,他一点没有怯意,不知是此地民风开化,或是我们的样貌对他们而言并不那么陌生,总之,我们的到来并没有对这个大约不过几百人的小镇带来太大的波澜。

  我们的目的地并不在镇上,得继续向山里走一段路程。开春时节,山坡上的草已经茂盛诱人,一片片绿草儿铺满山原,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排列紧凑的钢筋水泥,偶尔看到牧民骑着高头大马赶着一群牛羊放牧,完全是画中的景象。

  我们的目标其实是山原中的一块金矿,不知道我们的进入,会不会破坏此处的自然和谐。

  比什凯克:第4日(下)

  (2010-04-03 23:23:17)

  今天是周末,国内也处于清明假期,吃完早饭,约了同行的一个年轻人,去住地不远处的比什凯克人文大学看看,那有一个大型的苏联式立柱长廊,值得一看。我们俩一路走去,开心聊着这些天的见闻,突然我的同伴被一个当地人抓住,一身酒气,气势汹汹 ——我们遇到醉酒的酒鬼了。他抓住同伴的胳膊,右手指着掉落的墨镜,墨镜的一条腿折了,大声的冲我们喊叫,我们用英文辩解,他听不明白,但似乎更为凶悍。我意识到,我们碰到醉鬼敲诈了。我用英文冲周围的人喊,有谁懂英文么?可周边的人只是远远的看着,也许是没人听得懂我们说什么,也许是不愿意管这闲事,总之没人答应我们,我们有些心慌,试图把他拉去我们的住地,但他的目的是拉我们去买一副墨镜赔给他,我们当然不敢随他去。我一看这架势难以处理,于是告诉同伴跟他耗着,别动窝,我回去找人。转身我就发足狂奔,到了酒店,找着老郭,气喘嘘嘘的告知危情,老郭也有点慌,叫上老高,再拽上酒店的老板,便随着我赶去事发地。一路我断断续续的把情况再详细的说给他们听。走到一半,看到我那同伴紧紧往这边走,边走还边回头张望,我们一看到他,心里石头总算落下。原来,终于有个女人站出来帮他拉开那个醉鬼,醉鬼不高兴,追着要打这个当地女人,幸而路边车里一直坐着的一个男人出来拦住,女人打电话报警,我那同伴趁机跑了回来,总算是躲过一场麻烦,不过他也没机会感谢那个女人和那个男人,倒是把麻烦留给他们,不免愧疚。

  经此一事,我们的闲心都被驱逐干净,索性躲在房间睡觉、上网。晚上我们一群人步行找了附近的一家维族餐厅吃饭,餐厅女服务员眉清目秀,大概是第一次见中国人来吃饭,看着我们止不住的偷笑,还羞红了脸,却全被我们看在眼里。老代和老郭争执她是少女还是少妇,老代夸下海口,说是少妇,老郭坚持说她还没嫁人,争执不下,找来一问,果然是还没嫁人的女孩儿,只是被如此一问,她又把脸儿羞得红了起来。

  东西不合我们的口味,老代是个直肠子,和老郭讨论起各自驻外的辛苦,发着对公司的牢骚,这会餐厅老板娘的儿子打开音响,唱起了俄文歌,曲调悠扬婉转,顿时让我们这些异乡人心中都不免升起些感慨。一时间大家也不说话,静静的听着,我竟然有些陶醉,他们的饭菜虽然不好吃,可他们唱起歌来异常好听。离开前,我们不免向歌者竖起拇指,表示我们的赞赏。

  比什凯克:第6日

  (2010-04-06 17:28:28)

  这两天我们陆续把比什凯克的中餐馆都吃了个遍,味道各有不同,可大都能吃出中国味道,也算是一种幸福。当地人似乎对中餐也颇为接受,各个中餐馆总是人声鼎沸,门庭若市。

  今晚去的饭馆名叫“胖子酒馆”,在中国也许有成千上万个叫这个名字的餐馆。老板娘来自新疆石河子,这个餐馆老板加上老板娘及两个厨师都是中国人,服务员则是当地人,菜做得不错,服务则差了点。

  饭吃到一半,有一个中国人找过来,看起来和我们派驻当地的人很熟悉,来自新疆的回族,是为我们的办事处介绍房子的中介。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就在昨天,连续发生了三起针对中国人的暴力事件,有一个中国人被打死,三个被打成重伤,其中就包括这个中餐馆的老板。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听到中国人在比什凯克受欺负的惨案了。就在前几天,据说有一个中国人因倒卖废旧电信器材,没有答应当地税务警察的索贿,导致价值100万人民币的器材全部被没收,且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进看守所半个月,出来之后,成为不名一文的穷光蛋。

  这是一个缺乏法治的国家,政府官员的腐败非常严重,而尽管我们能看到满大街中国捐赠的大客车,中国政府对于其国民在当地活动的保护却非常欠缺,大使馆与参赞处也不为中国人所信任。发生上述暴力事件之后,当地中国人通知了记者,并找来了中国驻比什凯克的官员,然而官员们却质问当地的中国人为何要通知记者,他们担心此类事件扩大化,无论是从个人的利益还是从国家关系的角度,我们的驻外官员都希望类似的事件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也许我们不能一味的指责中国的驻外机构的软弱,一个国家的强盛才能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在境外的活动提供更多的庇护,近年来,中国崛起的呼声在国内听得太多,尽管相比于十几年前,在国外的中国人已经得到了更好的对待,但是这些更多的还只是中国商人在经济上的富有为自己找来的尊严,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整体,我们在国外并没有真正得到一个大国国民应该得到的尊重,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离真正成为所谓的大国,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比什凯克:第8日——遇上一场革命

  (2010-04-07 22:43:16)

  一早起来,吃完早饭回到房间,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处理手头的事情,吃饭前项目组还开会讨论项目进展问题,会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大约十一点半左右,我们分两部车去东方美食城吃午饭。

  进了饭馆,人并不多,除了我们一桌之外,邻桌有一对母女,母亲正督促着小女孩做作业。老板娘很热情的帮我们点好了菜,大概吃到一半,她神色担忧的走近前来,对我们说:你们慢慢吃,不要急着出去,外面很乱了。我们都倍感诧异,再多问得一句,老板娘只说今天比什凯克将有针对政府的示威游行,看来她也不了解太多。我们忘窗外看去,虽然地处市中心,路上的行人却已经很少,三两个人站在路边,不住的向远处张望,时不时低头聊上几句。我们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

  老板娘不停的打电话在询问着什么,店员看起来有些慌张,大厅里的电视播放着凤凰卫视的新闻,同行中有人煞有介事的跑近去看是否有消息。没想到,凤凰卫视的滚动新闻真的提及了比什凯克的骚乱,大概还没有视频资料,故而只是滚动文字。

  我们想在饭馆多坐一会,也许游行的人群很快就会过去,向导阿成打来电话,说正往我们这边赶来,饭馆老板吆喝着要关门了,不一会,阿成神色紧张微喘着小跑进来,吆喝我们“赶紧走、赶紧走”,他的紧张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因为他是我们中对当地情况最为了解的人,我们匆匆结完帐,分乘两部车,往驻地宾馆赶。

  我们不敢在走市区,只能选择绕远而行,可路上已经不见了指挥交通的警察,红绿灯也不再起作用,一路非常堵,我们两辆车紧跟着。正拟经过一个路口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大群的示威人群,走在头里的人挥着棍棒把车拦停,后面紧跟着就是汹涌的人群,而这时我们的车恰好就停在路口的最前面,我们担心示威的人群看到我们是中国人,失去理智的上来打砸,这时停在我们旁边的公交车车门打开,车上的人纷纷下车往回跑,当地人的紧张感开始向我们蔓延,然而,人群依然汹涌而来,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我们甚至看到了十几个肩扛冲锋枪的蒙面人,看来这不是我们之强想象的和平示威!

  大约半个小时过后,人流减少,阿成和老高紧踩油门,冲了出去,阿成对当地更为熟悉,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费了很大力气才从几乎已经交通瘫痪的城市中冲出来,到了城区边缘,我们终于看到警察,三个警察设置了路障,向市区的道路许进不许出,这会的我们只希望一路畅通的回到驻地,我们知道,在路上多耽搁一分钟就多一分被当地暴徒盯上的可能。

  回到宾馆,我一进房间就打开电视,虽然听不懂,但我看到了电视台播出的浓烟滚滚的冲突场面,那绝不是所谓的和平示威,而是暴动、是骚乱。上网看新闻,发现事情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到下午三点左右,比什凯克的国家电视台突然没了信号,大约四点,信号出现,却是一些人坐在玻璃台前进行讨论和讲话,类似的讲话持续到傍晚,一波一波人轮换,原来反对派已经占领了电视台,并开始发表他们的讲话和宣言。城市的上空是不是传来枪声,甚至能听到机枪声,推开窗,还能闻到空气中的硝烟味道。新闻说,反对派的目标是夺取国家政权,这堪堪就是一场革命!我们遭遇到了一场革命,四年前靠同样的革命上台的吉尔吉斯共和国现任总统巴基耶夫终于也遭遇到了一场革命!

  当地时间6点左右,我们到宾馆一楼餐厅吃饭(这儿没有专业的厨师,所以我们基本只在这儿吃早餐,然而外面的情势迫使我们不得不在这将就一顿),大家就看到的新闻和了解到的情况讨论开来,越讨论越发觉得情势的严重性。比什凯克已经实行宵禁,从比什凯克去阿拉木图的路上,所有的外国车都被砸了,并且我们当中一半的人没有哈萨克斯坦签证,从陆路逃亡阿拉木图的可能已经没有了。机场肯定已经关闭了。如此,我们只能待在比什凯克。大家担心反对派在总统府取得胜利后,会骚扰城里的中国人,尤其担心从各地涌入比什凯克的示威群众晚上在当地寻找住地,会找到我们所住的宾馆,从而给我们造成威胁。老郭联系了中国驻当地大使馆,这还是在很不容易的情况下才打通电话(电话不是不通就是没人接),大使馆告知我们待在宾馆不要出门(废话)。

  逃离比什凯克肯定是不可能了,我们现在住的宾馆幸好还远离市中心,看起来相对还算平静,要换去别的宾馆也未必安全,然而,据说这个宾馆的老板是政府的议员,这又引起我们的担忧,担忧会成为反对派针对的目标。大家伙围坐在一起,商量不出个好对策,而为了舒缓各自心中的担忧,不断的言语又把情势越说越糟,我觉得如此围坐下去,并不能让情况变得更好,便催动大家回房间看电视上网看新闻。既来之则安之吧,谁知道半夜睡觉中,会不会突然被暴徒用斧子砍翻房门劫持而去呢。是祸躲也躲不过,由他去吧!

  关于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爆发骚乱的情况简报

  (2010-04-07 23:24:29)

  致公司领导:

  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于2010年4月7日上午爆发针对现任政府的群众示威活动,并伴随一些骚乱。前方项目组在吃完午餐赶回驻地的路程中,正遭遇示威人群向城市中心广场和总统府汇集,亲历了此次骚乱。据现场目击情况看,此次骚乱参与人数众多,游行人群中不仅有人持有棍棒,甚至有持枪的暴徒。当天城区主要道路交通混乱,通往城区的主要道路均设置了交通管制。城区商铺纷纷关门歇业,当地居民匆匆赶回家躲避。

  据新闻报道,此次骚乱由吉尔吉斯北部的塔拉斯地区引发,吉尔吉斯反对派冲击塔拉斯地方政府大楼,并爆发了暴力冲突,据当地新闻报道,暴力冲突已导致二、三百人死伤,塔拉斯州州长被当地抗议群众控制。4月7日中午,吉尔吉斯反对派示威者冲破警察设在比什凯克市郊的防线,聚集到总统府前,与警察爆发冲突,目前已经出现焚烧汽车,打死打伤政府执勤人员等恶性暴力事件。路透社称,在总统府外的广场,见到5具尸体。新华社称,在总统府外,内务部部队和警察试图拦截源源不断涌向总统府的反对派示威者,并建立新的隔离带。市中心的道路已被封闭,禁止车辆通行。美联社称,有年青人夺走军人武器、军方的装甲车和卡车,有军人受伤流血。示威者用夺来的装甲车撞向政府大楼的闸门。据报道,目前,吉尔吉斯南部的纳林市、纳伦州和楚河州政府大楼均被反对派示威者占领。

  邓小平大街的石碑

  据前方项目组人员与当地居民访谈了解到,激发此次暴力示威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吉尔吉斯共和国现任总统意图扶植自己的儿子担任下一任总统,引致吉尔吉斯共和国人民不满;第二,民间谣传中吉边境大片领土将被出售给中国政府,境内大片区域也将交由中国人开发,引起了吉国居民的强烈反对。

  目前我公司派驻比什凯克前方项目组成员近十人,均留守驻地宾馆待命,目前人身安全尚未受到威胁。

  驻比什凯克前方项目组

  2010年4 月7日

  比什凯克:第9日——亲历吉尔吉斯革命

  (2010-04-08 13:25:27)

  昨晚一切平安,虽然半夜醒来,睡得不够踏实,可比起我们同行的老家伙好得多,我们同行中两个年轻人,似乎都比老家伙们更轻松,少年不知愁滋味吧。

  今天上午开始,吉尔吉斯电视台恢复了正常的电视信号,其中国家电视一台不再总是形形色色的反对派的抱怨和演说,这会正在播放老电影,另外的一个音乐台也恢复了正常的播出。反倒是他们的一个电影台现在正在播放昨天的骚乱现常

  看到了枪战、防暴警察与暴乱群众的对峙,看到了死亡与留血。总统府与中央政府大楼已经被反对派占领,一群人站在一辆装甲车上,挥舞着国旗从在广场通过,完全是革命成功的象征画面。写本文的时候,电视画面正播放到一个西装革履的看似此次骚乱领导人的家伙在广场发表演说,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貌似在宣布革命成功,并约法三章的样子,台下应和者甚众。看来,反对派至少控制了首都的局势。

  昨晚虽然我睡得平静,可据说昨晚的打砸抢事件已经在城市大规模爆发,其中有两个大型中国商场被烧被抢,还有一个土耳其大商场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大量的暴徒和酒鬼砸掉了一些超市,砸完之后,超市附近的居民则跑去超市拿东西,这个城市已经处于混乱的状态,尽管反对派宣布成立临时政府,但恐怕女领导人还在忙于整合反对势力,无暇应对城市的无政府状态。而令我们担心的是,据报道吉尔吉斯各地的反对派正向首都聚集,不知道我们的住所还能保持多久的安宁,大家已经商量必要时转移到当地华人的住所地避难。而玛纳斯国际机场则处于暂时关闭状态,在当地已经无法订到机票,我们只能通过国内订,并且只能是订到几张算几张,一旦机场可以使用并放行,拿到机票立刻就走。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的任领事表示,北京时间昨日早晨6时,位于首都比什凯克的国英中国商品贸易城惨遭暴徒焚毁,被洗劫一空,26家中国商户损失惨重,幸好无人伤亡。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