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陈太荣 刘正勤) 巴西19世纪引进中国劳工简史-4

本帖于 2010-01-07 08:25:07 时间, 由版主 二野 编辑

巴西19世纪引进中国劳工简史-4

六、 对巴西19世纪中国劳工的评价

在1808~1912年,中国近万名劳工在巴西辽阔的大地上披荆斩棘种茶,同高山和恶水作斗争修筑铁路与公路、开矿山,在城市经商开餐馆与烟火作坊,对巴西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 中国茶农到巴西种茶把中国的茶树苗与茶籽带到了巴西,把种茶与制茶技艺传给了巴西人民,使巴西成为当时世界上除中国与日本外第三个种茶国,开创了在美洲大陆种茶的先例, 中国茶树苗与茶种又从巴西传到了欧洲的葡萄牙与法国。在中国茶农指导下,巴西种茶业一度蓬勃发展,从里约热内卢市扩展到米纳斯吉拉斯、圣保罗和巴拉那三州,中国茶树在巴西许多地方成林。巴西生产的茶叶不仅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甚至还打入国际市场。在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上巴西茶荣获第二名,仅位列中国之后。中国茶农对在巴西试种茶成功与巴西种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二) 中国劳工在恶劣条件下参加修筑巴西铁路。1855~1860年,中国5000多名劳工参加修建巴西铁路大动脉干线“佩德罗二世铁路”的初期工程。因霍乱、恶疟、黄热病猖獗肆虐,在短短60余公里路段上,约5000中国筑路工命丧黄泉。这批中国筑路工人侥幸生还的人很少,他们用自己的尸骨铺设了巴西经济发展的火车轨道。1910~1912年,又有300名中国劳工参加修建亚马孙大森林复地的“魔鬼之路”Madeira~Mamoré铁路。在1907~1912年间,3万名筑路工人就有6000多人死亡。中国劳工还参加修建巴西第一条公路。中国劳工对巴西铁路与公路建设、促进巴西内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牺牲。

(三) 中国劳工把中国传统烟火传给了巴西,中国五彩缤纷的烟火在巴西美丽的星空灿烂绽放,增添了巴西人民节日的气氛,活跃了巴西人民的业余生活。

(四) 中国劳工把中国茶文化与饮食文化传进了巴西,丰富了巴西人民的餐饮文化。

七、 永远缅怀中国先侨

19世纪到巴西的中国劳工,不少人是被招工头坑蒙拐骗到巴,离乡背井,因不堪忍受沉重的劳动和低劣的生活待遇,有的愤而自杀,有的郁闷而死,不少人被瘟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埋在他乡为异鬼。因工资较低,在巴西的华工有家难回,很少有人能荣归故里,独在异乡为异客,只能穷愁潦倒,流落异乡。大部分人进城做小商贩,沿街叫卖鱼虾、角仔、扇子、纸风车、鞭炮等,也有人开烟火鞭炮作坊、洗衣店、角仔店,借以糊口渡日,有的人仍保留赌博与抽鸦片烟的恶习。不少人与当地混血妇女、黑人妇女或印第安妇女结婚生子,但因华工入境时均使用葡人姓名,他们的后代难以查询。这些中国劳工是巴西现今25万中国侨民的移民先驱,他们为巴西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巴两国人民永远缅怀他们。

为纪念中国茶农,巴西里约热内卢市政府于1903年在中国茶农常去的蒂茹卡国家公园风景秀丽的Boa Vista山顶修建了一座具有中国风格特色的中国观景亭。2003年12月28日,巴中友好合作协会、里约热内卢州农业厅和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在比内劳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国茶农抵达里约热内卢种茶180周年纪念会。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约瑟加在会上介绍了中国茶农在里约热内卢种茶的情况,他高度评价中国移民对巴西做出的贡献。

1992年,圣保罗州议会规定10月7日为中国移民日,并于当年10月4日在州议会举行了首次纪念中国移民日的活动。

2002年5月29日,圣保罗中国侨团在拉美纪念馆隆重举行庆祝中国移民巴西190周年联欢晚会。大会召集人李海安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移民巴西历史。2004年3月12日,由《巴中文化友好协会》和《南美侨报》联合出版、李海安主编的《中国移民巴西190周年特刊》(1812~2002)正式发行。

  在中国第一批劳工抵巴西200周年之际,我们撰写此文,心情悲痛,为清政府软弱、任由外国人宰割中国“苦力”而感到愤慨。我们希望中巴两国学者加强对巴西19世纪引进中国劳工情况的调研,还中国劳工对巴西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史真面目,推倒某些不实之词,并予以正名,以慰中国先侨在天之灵。

(2009-11-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