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巴西远征军-2
与外交同步,美国陆军部又让泛美航空公司出面,在巴西实行机场开发计划,此举在40年11月开始,虽然看似民间协作,开通了两条纽约到里约热内卢的航路,但是到了翌年的6月,美军也得到了瓦加斯总统的机场使用许可,当然,无论巴西Government的意向如何,罗斯福总统对这些巴西机场的价值了如指掌,在这个许可正式下达前的5月,最早的租借物资已经从迈阿密起飞,经过纳塔尔飞赴非洲对那里的英军进行了支援。以后直至战争结束,纳塔尔和稍微北方的贝伦(Belém)这美军在巴西的两大航空基地成为起降数千架次运输机的大型中转枢纽,并同时也是盟军最主要的反潜作战的基地之一,而且更是以后美国进攻非洲的桥头堡,因此被罗斯福总统誉为“通向胜利的跳板”。
然而随着巴西宣布与美国进行联合海上巡逻护航,42年6月,怒不可遏的XTL下令对巴西船只也要进行毫不留情的攻击,并且强调要尤其不能饶过纳塔尔全域。到同年7月为止,巴西已经损失了17艘船,在8月,狼群的攻势更是达到了顶峰,从里约热内卢开往东北的航路一时被完全阻绝。其中U-507在数日内就击沉了6艘巴西船,包括运有260名巴西士兵的运输船,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装载着无辜群众的船舶,这一切共造成了877名的牺牲。巴西各地群情激愤,游行示威遍及全国,他们纷纷开始请愿对德宣战,同时德国意大利的领事馆、德国人经营的商店、德国人主管的报社还成了愤怒的人们的攻击掠夺的对象。这时,瓦加斯总统也意识到,摆动不定的和平已经不能持续,8月21日,巴西宣布了对德意宣战的公告。
远征军的组建
巴西正式参战以后,对于如何与盟军协同作战,同时就战后处理问题,1943年1月28日,瓦加斯和罗斯福在纳塔尔举行了首脑会晤,双方并没有通过翻译,而是使用共通的法语进行商谈,会议中,罗斯福总统不但使瓦加斯感受到了其深深的魅力,而且几乎使所有巴西人为之倾倒,因为他们感到会议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巴西在整个拉丁美洲国家中的地位顿时有了质的提高。
纳塔尔会议中的一项结果就是,两国陆军部协商认为,巴西应该派出地面部队投入欧洲战场,这就是以后被简称为FEB的巴西远征军。根据最初的计划,远征军将由三个师组成,但是最后被精简为一个师,作为预备行动,一支由1000名左右的巴西军官团首先被派往各个美国基地接受训练,在战争中,巴西人成了接受美国训练的数量最多的外国人。
1943年8月9日,第1远征步兵师(1ª Divisão de Infantaria Expedicionária)被奉命编成,瓦加斯总统任命战后成为巴西元帅的若昂8226;巴蒂斯塔8226;马斯卡雷尼亚斯8226;德8226;莫赖斯(João Batista Mascarenhas de Morais)少将担任司令官。由于以前巴西军队的范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军,主要武器还是毛瑟1908步枪、哈契凯斯和马的生机枪、C-96和鲁格手槍、ZB 26和哈契凯斯自动步枪、小型迫击炮以及75mm克虏伯野炮等等,其装备可谓五花八门。因此对于如何组建远征军,比起在固有部队基础上进行改编,建立一支全新的美式部队显得更加容易,根据协定,FEB并不是作为一支独立部队开赴战场,而是完全被置于美军的辖下,不单运输装备补给,连邮件、津贴都由美军负责,而巴西的整个海军,也被置于美国第4舰队英格拉姆(Jonas Howard Ingram)将军的麾下进行统一指挥。由于巴西国内蔓延着的腐败官僚作风,尽管莫赖斯将军竭尽全力,部队的选拔、编成以及训练总是困难重重,直到1943年年底编制工作才有了眉目。在1944年1月,所有远征军成员在里约热内卢集合,经过编成训练,八成以上的士兵在22到25岁之间,有着两到三年的服役经验。在5月下旬,全军在群众的欢送下,列队在首都市内游行。其核心部队为三个步兵团∶第一步兵团“桑帕约”(1º Regimento de Infantaria,"Sampaio")、第六步兵团“伊皮兰加”(6º Regimento de Infantaria,"Ipiranga")以及第十一步兵团“蒂拉D提斯”(11º Regimento de Infantaria,"Tiradentes"),师属炮兵为各装备12门105mm榴弹炮的三个炮兵营,以及装备12门155mm榴弹炮的第4炮兵营所组成,直属部队还有装备M-8“灰狗”式装甲车的第1侦察班、第9工兵营、第1卫生营、第1运输连等共计25334人,战斗部队达15069人。根据协定,在战斗中,美国的第751坦克营以及第894坦克歼击营将对远征军提供支援。
远征军到达意大利
7月2日,运载远征军最早的船只“威廉8226;A8226;曼将军(General William A. Mann,AP-112)”号在巴西三艘参考美国马汉级而自行建造的驱逐舰“马西略8226;迪亚斯(Marcílio Dias)”、“马里斯8226;巴罗斯(Mariz e Barros)”以及“格林哈格(Greenhalgh)”掩护下,运载着德8226;莫赖斯将军及其参谋人员和以第六步兵团为中心的第一梯队约5090人离开里约热内卢,最早直驶往北非,然而到了大西洋中央,忽然转向直布罗陀,开进地中海,此后皇家海军也加入护航队,在同月的16日,第一批巴西战士终于踏上了美丽的那波里海港。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们由于没有武装,美军的港务人员竟然还误认为他们是运来的战俘,而且甚至于还没有为他们安排宿营地,为此,巴西国内进行了辛辣的报导。这时,德8226;莫赖斯为了国家的荣誉以及远征军的前途,花了极大的努力,终于扭转了局面。在远征军开赴前线的典礼上,他们接受了第五集团军司令官克拉克将军的检阅。这时受阅的远征军士兵一齐用英语高唱《上帝保佑美利坚》,深深地打动了克拉克,而正在这时,第五集团军正好有几个师为了被调往参加JF法国南部的“龙骑兵”行动,得到了来自巴西的援军,自然更使克拉克将军得到了一分欣喜。这以后的几个月间,远征军的其他部队也陆续赶到。
除了陆军部队,巴西空军也派遣了一支飞行队进入意大利,这支飞行队的筹建也是始于1943年末,12月18日,巴西的第一战斗机大队(1º Grupo de Aviação de Caça)成立,在27日有指派了内罗8226;莫拉(Nero Moura)少校担任大队长,由他率领,大队的核心成员,包括作战军官、情报军官以及红蓝黄绿四个中队的中队长在44年1月首先赴美国佛罗利达接受训练,到同年3月,他们完成了一整套训练科目。在同年2月,大队的其他约350名成员前往驻巴拿马的美军基地受训,在核心成员的训练科目完成以后,也于3月18日与他们合流,并一边执行巴拿马运河区域的巡逻任务,一边继续接受训练。到了6月底,他们又前往纽约的长岛萨福克空军基地并接受了两个月的全新训练项目,接受了新式的P-47“雷电”式战斗机,每一名飞行员都完成了80小时的飞行训练时间,地勤人员也得到了新的装备。
1944年9月10日,第一战斗机大队从弗吉尼亚新港乘船启航,并于10月6日抵达意大利西海岸的里窝那(Livorno)港,以后又经铁道运到塔基尼亚(Taquinia),在那里队员们开始进行了设营,并接受了全新的已经涂装着巴西标志,以及大队队标的P-47战机。在塔基尼亚,已经驻扎着拥有三个中队的美国第350战斗机大队,巴西第一战斗机大队也和他们的美国战友一道,进行了试飞以及最早的侦察飞行。
战斗的洗礼
此时,盟军第十五集团军群总司令亚历山大元帅正在实施秋季攻势,对位于意大利“大腿部”的德军防御阵地∶哥特防线(Gothic Line)发动进攻,哥特防线被德国人称为“绿色防线”,是凯塞林耗费很大力量配置的一道战略防线,它面向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由西海岸的马萨(Massa)一直沿着崎岖的北部亚平宁山脉延伸到亚得里亚海的佩扎罗(Pesaro),易守难攻。为了突破它,亚历山大以英国第八集团军为佯攻部队,将凯塞林的注意力引到亚得里亚海一边,而此时担任主攻的第五集团军便乘虚而入,令德军左右难以兼顾,从而达到突破山地防线,挥戈伦巴底平原、直指奥地利的战略目的。1944年8月25日,代号为橄榄行动(Operation "OLIVE")秋季攻势打响了,当凯塞林忙着阻击在亚得里亚海方面的英军攻势,西部出现空虚时,9月10日,在克拉克的指令下,第五集团军的攻势也开始了。而这时,巴西远征军的到来,正是赶在了橄榄行动实施的关键时刻。
正如本文最初所叙述的,当远征军的先头部队第六步兵团赶到时,立即被分派在美国第四军的麾下。9月15日,远征军开始了突破塞尔基奥(Sercchio)河谷的行动,最初他们也确实进展顺利,将德军赶到了哥特防线的内侧。不过,巴西由于渡过了长年的和平岁月,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普遍缺乏战斗经验,由于序战的小胜,德8226;莫赖斯将军不禁有些喜出望外,他于是下达了不惜代价也要继续挺进的命令,这样,前方的部队疲劳、缺乏补给的事情接连产生,比如第六团的一个步兵营已经在前线奋战了六个星期,虽然上级命令让美军部队接替该营,该营的营长还是要求让他们推迟24小时休整补给。然而一旦这个营开始了休整,营长却遭到了德8226;莫赖斯的指责∶“没有彈藥,士兵们不是还有短刀吗?”当然,德8226;莫赖斯的蛮横遭到了及时的干预,这事最后还是在集团军司令部的介入下才得到了解决,部队获得了48小时的休整,并得到了补给。
这里,当然可以看出巴西指挥官对于军事指挥依然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和经验,尽管部队换了美式装备,然而一直影响着巴西军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的那种莽勇作风还是根深蒂固。虽然上面的事件没有造成更大的问题,但是,该发生的迟早会发生。不久以后,远征军便遭到了第一次挫折。10月30日第六团的第1营以及3营的第7连击败了墨索里尼“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刚成立的“蒙特罗萨(Monte Rosa)”山地师,拿下了哥特防线中的一个可以观察到德军通信基地的906高地以后,便产生了轻敌情绪,他们连基本的防御工事都殆于修建。10月31日凌晨2点半,便在德军148师284团第2营的夜袭下轻而易举地被赶下了山头。但是这个挫折对于刚刚接受战火洗礼的巴西远征军来说还只是一个开头。
采用全部美式装备的巴西远征军第一师和美军一样,也拥有三个配备12门这样的火炮的炮兵营,以及一个更强大的155mm重炮营。
二战巴西远征军-2
本帖于 2009-12-11 21:03:37 时间, 由版主 二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