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开中国图书馆资深巴西老记者有颗中国心

家里开中国图书馆资深巴西老记者有颗中国心


2009年08月21日


   巴西侨网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位85岁的巴西资深记者,只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两次短暂访问过中国,至今却已经出版了七本关于中国的书籍,在巴西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前驻巴西大使陈笃庆曾评论说:“巴西人对中国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塔瓦雷斯先生的著作。”日前,塔瓦雷斯关于中国的第七本书《中国和世界港口》在巴西举行了首发式。记者随后通过电子邮件对这位巴西老人进行了专访。
  很早就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
  将近40年前的1971年,塔瓦雷斯就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第一篇有关中国的评论《中国的外国商业》发表在巴西全国商业联合会的机关刊物上,成为当时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的巴西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此后,塔瓦雷斯接连出版了《醒来的中国》、《中国——21世纪的超级强国》、《国际贸易:中国、美国和港口》、《美国和中国:经济领域的挑战》等七本有关中国的书,发表的有关中国的评论文章和接受的采访更是数以百计。因为在中巴交流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塔瓦雷斯曾先后得到过三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接见。
  在家里开设中国图书馆
  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一位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却仅仅在将近20年前两次短暂访问中国。当记者向塔瓦雷斯提出这个疑问时,塔瓦雷斯回答说,虽然不是身在中国,但是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他时刻关注着中国的一切。塔瓦雷斯的秘书每天都会把有关中国的信息摘录下来供他参考。为了研究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他还在家里开设了一个不小的中国图书馆,每天都用两个小时来阅读和研究有关中国的信息。
  “巴西人,中国心”
  通过搜集资料和采访,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塔瓦雷斯不仅是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国迷”。无论出席什么活动,他总喜欢系着一条印着汉字的丝绸领带,而他的夫人也总是穿着中国服装出席各种活动。塔瓦雷斯家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博物馆,墙上、地上、柜子上到处都是中国物品。凭借对中国的热爱,塔瓦雷斯对在巴西的中国人给予了无私的帮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驻巴西记者喻慧娟回忆说,在驻站期间,塔瓦雷斯曾热情地帮助她和同事联系并采访到了巴西副总统和总统。
  塔瓦雷斯常说,向巴西人民介绍和宣传中国是他一生的事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最后,塔瓦雷斯强调,在对自己的所有赞誉中,最令他感到满足的是一位中国记者在报道中称他是“巴西人,中国心”。
  访谈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中国人的善良
  记者:在您1971年发表第一篇有关中国的评论《中国的外国商业》时,还从来没有来过中国,当时对中国的兴趣是如何萌发的?
  塔瓦雷斯:40年前,中国和巴西尚未建交,在巴西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中国的信息。但在我去欧洲和美国并且阅读了很多外国报纸和杂志后,产生了对中国的兴趣。《中国的外国商业》这篇评论实际上是在美国商务部的杂志《今日商业》中一个有关中国的系统报告的基础上撰写的。
  记者:能谈谈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两次访华的感受吗?
  塔瓦雷斯:1990年我作为《环球报》的记者,受到中国记协的邀请访问中国。那次访华给我留下了积极的印象,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得到很好的贯彻,我亲眼看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都非常自信,努力工作。而且,我从那时候开始对中国人的爱国感情、所受的教育和热心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很遗憾,我至今只在1990年和1992年去过两次中国,而且由于我妻子的健康问题,我可能无法再到中国去了。但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中国人的善良,比如我曾接触过的四川农民。
  记者:为什么您把第一本介绍中国的书的书名定为《醒来的中国》?
  塔瓦雷斯:这个书名不仅来源于我在中国感受到的氛围,而且是受到拿破仑在1817年说过的那句话“当中国醒来的时候,整个世界将为之震动”的启发。后来,在巴西总统卢拉访华之前,我曾把这本书送给他。
 记者:巴西人对中国的普遍印象是什么?
  塔瓦雷斯:当今世界新闻和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广泛,而且中国已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这些都促进了中巴之间的相互了解。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在为此竭尽全力。目前巴西仍然存在的对于中国的偏见主要是由于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缺乏了解。
  记者:您在文章和著作中对中国的敏感问题例如台湾、西藏等问题从不回避。您对这些问题的观点和立场能够被巴西的主流社会所接受吗?
  塔瓦雷斯:无论是在接受采访还是进行演讲、辩论时,我都会利用一切场合重申我的观点:台湾、西藏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例如在解释台湾问题时,我会告诉巴西人,如果将台湾分裂出去,就如同将巴西最南端的圣卡塔琳娜州和南里奥格兰德州从巴西国土上分裂出去是一回事,巴西国民能容忍吗?这么一说,不少人就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我相信随着两国互相了解的加深,误解和偏见会越来越少。
  记者:您是如何影响身边的人的?
  塔瓦雷斯:我对中国的热爱可谓声名远扬,而且我一直坚持不懈,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比如我有两条中国丝绸领带,我经常佩戴,赢得朋友们的赞赏。
  记者:在您的文章和著作中,仿佛中国是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完美国家,你认为中国存在哪些尚待改进的地方呢?
  塔瓦雷斯:我真的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伟大和独立的国家,而且目前中国国家管理水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之一。但我认为中国对自己文化和国家形象的传播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巴西。我所做的正是希望填补这样一个空白。
  记者:中国和巴西都被列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金砖四国”,您认为两国在经济上有哪些合作空间?
  塔瓦雷斯:同属于“金砖四国”的中国和巴西在经济上既有互补性,又存在互相竞争的因素。巴西是矿石、大豆等初级产品的出口国,中国是这些产品的进口大国,同时自己也出口大量电子产品等。我认为中巴之间应该签署一项协议,来避免一些消极和没有必要的竞争,尤其是在钢铁产业方面有必要制定一些规范。
  记者:您已经85岁高龄,还会继续写书吗?
  塔瓦雷斯:我已出版了15本书,其中7本是关于中国的。别看我85岁了,但身体尚好,我的下一本书很可能是一部我从事新闻行业67年的自传。另外,我也在积极参与一个有关纪念澳门回归中国十周年的论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