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镜子映照中国改革的美丽与哀愁

来源: au600 2009-08-24 08:45: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82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au600 ] 在 2009-08-24 09:02:4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古巴镜子映照中国改革的美丽与哀愁

                ·张翠容·

  古巴和中国都自称社会主义国家,但古巴的镜子,却映照出彼此不一样的美丽
与哀愁。古巴投下巨大预算,确保社会均等、让人民在教育权及医疗权上获得充分
保障,人民享受着近乎是免费的权利,但在网络通讯及消费生活上,却非常匮乏。
反观中国,一般人民的消费生活充裕,但基础教育崩坏和医疗市场化,衍生出巨大
的社会问题。

  独立记者张翠容前往拉美包括古巴、委内瑞拉、玻利
维亚等国家进行采访。今年一月,古巴庆祝革命五十周年,张翠容深入报道古巴的
另类改革模式。之前,张翠容曾经亲赴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在战火中剖解真相,她
的作品包括《行过烽火大地》、《大地旅人》及《中东现场》。〗

  或许,一些人从没想过,荡漾在加勒比海上的岛国古巴,虽属联合国名单上穷
国之一,在民主与自由领域上也尽受抨击,过去亦有不少古巴人出走以示抗议,但
另方面,它却拥有傲视世界的医疗与教育水平,成为专制政权的挡箭牌。

  我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随处都可碰到穿上白衬衫配枣红色裙/裤的学童,在我
所居住的民宿,转个弯便是一所幼儿学校,再往前走不远处又有一所小学、中学,
跳跳蹦蹦的孩子带着阳光的笑容,轻轻松松上学去。

  当我采访过尼加拉瓜、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拉美贫穷国家后,转往古巴,第
一个印象,便是同样处于经济困境的贫穷社会,孩子不仅没有成为最大的牺牲者,
反之却享有优先的权利,不需要跑到街上乞讨生活钱,又或当上擦鞋童。西方批评
者对此也得承认,这是古巴不倒的力量之一。

  最令我啧啧称奇的,就是在偏远的地方,也一样不缺学校,即使只有一个学生
,学校还是继续办下去。

  据统计,目前古巴共有九十六间一个学生的学校,身体力行地向世界证明,他
们的教育信念,就是一个不能少,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这对于自称奉行社会主义的中国而言,形成强烈对比。在中国,教育不是必然
的,特别在农村,失学的孩子数目仍然不少,文盲人数逾一亿人。人民医疗权利也
受到严重剥削,向市场紧靠,不少老百姓都是“小病”拖着,大病“等死”。但古
巴情况却完全不一样。

  我所居住的民宿,屋主为一名六十岁的寡妇玛尼,她拉起上衣,告诉我,她刚
做了乳癌切割手术不久,骄傲地指手术几乎不留痕迹,证明古巴医术一流。她还说
:“我们这里采取的是预防医疗政策,国民都获免费医疗检查之外,医护人员不时
探访小区,甚至住在小区里,讲解如何保持良好的健康和防范细菌袭击等,又提供
免费定期防疫注射,令古巴人无惧因贫穷而影响健康质素。”

  事实上,走在首都哈瓦那市中心,环境虽然破落,但尚算清洁,打破了外界的
成见,就是贫穷与疾病不一定为连体婴。我走进最贫穷的村落,每个家庭都有很高
的卫生意识,简陋的家却是一尘不染,一派闲适。

  今年正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古巴革命五十周年,他们互相祝贺之
余,却分别向世人展示出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古两国同样由共产政权以中央集权模式长期执政,但却有不同的改革态度和
优先政策。

  尽管中国与古巴一样坚持一党专政,中国却早于三十年前已随着邓小平的改革
开放务实政策,全速融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发展至今,中国已是世界上
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并成为地球村的活跃成员。反观古巴
,其经济奄奄一息,在美国制裁下,一直被孤立,人民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网
络通讯更大受限制。在古巴,上网和手机通话困难又昂贵,官方解释,这是因为美
国制裁,不能用海床路线、需借助委内瑞拉提供的卫星服务。不过,有古巴人怀疑
政府以此打压信息自由。无论如何,走到现在,古巴正积极寻找改革之路。

  事实上,中国和古巴两国自苏联倒台后,关系渐趋紧密,中国高调参与古巴的
经改和建设,而古巴则加强了与中国在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合作。

  当古巴政府寻求经济改革良方的同时,原来也不忘继续向外输出软实力,古巴
的医生和教师早已成为第三世界的最有力援助,成为重返国际舞台的外交本钱。

  根据古巴官方数字,古巴向第三世界国家派出共十二万六千名医护人员,协助
当地的公共卫生服务,而在零六年十二月,古巴更与中国合作在中国青海省会西宁
建立“西宁中古友好眼科医院”,该医院有十四名专程而来的古巴眼科医生,为中
国眼疾病人带来光明。这是古巴和委内瑞拉共同发起的“奇迹行动”(Opera
tion Miracle),这行动目的是向低下阶层提供免费眼疾治疗。此外
,中国大陆于二零零六年又与古巴推行交换学生计划,古巴向中国留学生提供免费
医学课程。

  经过古巴多年的苦心耕耘下,现在“古巴医生”已成为一个品牌。

  揭开“古巴之谜”

  与此同时,古巴的教育与医疗在海外也默默发挥影响,目前有十六个第三世界
国家共二百多万人借鉴古巴发明的“我能够”扫盲方法成功脱离文盲之苦。这套方
法乃是把字母与数字合在一起,透过视听教育令文盲在六十五天内学会识字和书写
。委内瑞拉就是在古巴协助下推行一个扫盲计划叫“罗宾逊计划”,有效地把文盲
数字降至近乎零。

  古巴教育在拉美首屈一指,卡斯特罗在五九年革命成功后,便致力推行全民免
费教育和医疗,即使经济如何困难,社会怎样贫穷,但教育和医疗依然能维持高水
平,世界银行在去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直指这是“古巴之谜”。

  为了解开“古巴之谜”,我四度专程前往古巴一探究竟。

  事实上,除了教育和医疗之外,古巴的有机农业和生化科技也有卓越成就,获
国际组织关注。古巴虽长期处于西方指责为独裁国家和一片批评声浪中,加上美国
的严峻制裁,经济衰弱,但仍能让国民拥有健康、近乎零文盲,使得古巴有别于其
它第三世界国家,而其“社会主义”也像谜一样生存下来。社会建设的业绩变成古
巴面对外界挑战的一块亮丽挡箭牌,叫人对这个岛国心生好奇。

  事实上,外界对古巴的挑战,尤以美国与西方世界,亦主要集中古巴的高度集
权政治体制,以及非自由化的中央计划经济政策,一言以蔽之,就是古巴有异于西
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竟然安然存在美国后院并力抗美国的“征服”,
极不符合美国向世界输出的民主与自由市场理念。

  无可否认,古巴实行了接近五十年的社会主义,走到现在,的确出现疲态,并
且重复着二十世纪以来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老问题:官僚管治危机、生产力落后、
低效率、一言堂、缺乏制衡等等。

  可是,当我在古巴首都哈瓦那的街头上,所遇见的古巴人却一身健康的肤色,
充满阳光的热力,脸上笑容不缺。而古巴在拉美地区 (那些受过英国殖民的巴勒
比海国家除外)是最能说英语的地方之一,外国人较容易遇上可以用英语交谈的古
巴人。

  一位古巴学生告诉我,现在年轻一代在学校一律学习英语,虽然古巴仍然受美
国围堵,但他们希望能够用英语打开对外的窗口。事实上,古巴的知识阶层与拉美
其它国家比较是最庞大的,我时常以半开玩笑的口吻向古巴人说,只要我一丢石头
,随时都会击中诗人作家。虽然哈瓦那市内的建筑物如何破落失修,但学校、作家
和艺术家工会大楼却永远新簇完整。拉美作家协会总部便设在哈瓦那一组非常别致
的西班牙式建筑群。

  讽刺的是,古巴尊重文人,对表达自由却步步为营。我在哈瓦那认识一位年轻
的文化杂志编辑薛丹劳(Y.Cedeno),她告诉我,她对工作感到泄气,因
为她对选题和文章的取舍没有决定权,整个编辑部只会听命于社长,社长则来自军
方,她加入杂志前是一名将领。薛丹劳又说,言论自由永远是敏感的话题,这由于
古巴头顶上有虎视眈眈的美国,随时准备推翻古巴的社会主义,只要古巴一开放,
美国便会借机渗透颠覆,这是古巴限制自由的理据,同时亦由此合理化一党专政的
现象。

  零六年当卡斯特罗让位给弟弟劳尔,并指定他为正式接班人的时候,外界则大
肆抨击这种为世袭独裁政治,只会继续深化古巴的问题,另方面却又寄望劳尔推行
改革,并推测古巴将会学习中国寻找资本主义方式的解决方案。

  没错,劳尔上任后即宣布一系列改革,他同时表达了对官僚主义的不满,认为
有必要提高生产,改善物质生活,他还促请媒体发出更多的批评声音,并授权进行
关于产权关系的研究等等,这都令外界有一个感觉,古巴可能要回头走资本主义的
道路,古巴的社会主义可能因此自我解体了。

  可是,在我访问好几位官员当中,这包括古巴人民代表大会议长阿勒孔(Ri
cardo Alarcon)和切·格瓦拉大儿子卡美路·格瓦拉(Camil
o Guevara ),还有专家学者如古巴亚洲研究中心经济学家科维度(E
duardo Florido),他们一致强调,古巴的改革乃是在社会主义的
框架里进行,他们将会坚守社会主义的理想。

  在我接触的古巴民众中,不少人也渴望改善生活,但仍不愿放弃社会主义,特
别是目前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全球性危机,古巴更应向世界展示另一种可能的发展模
式。

  属老一辈的作家马里奥·马天尼斯(Mario Martinez )见证
了古巴半个世纪的革命事业,他在接受访问时向我解释古巴社会主义不倒之谜。

  “拉美是欧洲资本主义扩张第一个遭到殖民的地区,历时数百年,是不愉快的
经历,当年古巴原住民给统统杀光,从非洲过来的黑奴服务白人大地主和殖民地统
治者,因此,古巴人有不少黑裔血统……”

  “由于受到长期殖民经验,古巴人对民族身份有坚定的追寻,对独立自主、自
由公义有强烈的渴望。可是,西班牙人走了,美国又占领我们的土地,即使一九零
二年古巴独立,美国仍然介入古巴内政和操控经济,并在古巴建国时的宪法中加入
普拉特修正案,强行占用关塔那摩湾……”

  马天尼斯继续说,美国如何在古巴独立后扶植独裁者巴蒂斯塔(F.Bati
sta ),令古巴继续服务西方资本,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经济体系,人民
得不到解放,直至卡斯特罗与切·格瓦拉的革命成功。

  社会主义早已生根古巴

  马天尼斯忆述一九五九年古巴人欢呼卡斯特罗上台的热闹情景,当时他才二十
多岁,“当了解到古巴一页历史,你应明白,我们为什么时刻提防美国的帝国野心
,对美式资本主义尤为反感……社会主义的种子早在这里埋下了。”

  古巴独立之父何塞·马蒂强烈民族情感和伦理方案,不仅是感召了古巴人,还
感召了整个拉美民族。

  何塞·马蒂为他的后代定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方案:无私与平等。难怪守在古
巴的古巴人,无论年长或是年轻的,当我问到他们怎样看待社会主义,他们都不愿
意否定它。

  哈瓦那大学一年级哲学系学生法兰度说:“我们从小便被教导先辈的爱国精神
和理想,熟悉的是社会主义,对其他制度不太了解,可是……”

  现在,不少古巴年轻人和知识分子都会回答:“我们明白到资本主义那一套不
是出路,可是,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也问题重重,如果不能克服目前的问题向前跨
越,革命就会死在这里了。”

  法兰度说,越来越多年轻人想发表多一点不同的声音,希望能参与影响中央政
策的权利。他问:“我们可否在社会主义的框框里提高生产力?又可否实现民主社
会主义?打破专政,扩大自由空间,如果能做到,古巴的社会主义真可以来个大跃
进,并向世人显示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事实上,有古巴人已敢发出抗议声音。

  究竟古巴如何独特?同时又面对甚么挑战?在全球处于因资本过度扩张而导致
金融海啸、资源短缺、气候暖化下,古巴改革成为中国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的美
丽与哀愁。

所有跟帖: 

金日成父子为何支持中国猛打越南? -au600- 给 au600 发送悄悄话 au600 的博客首页 (6411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07:13:58

30年前卡斯特罗高调反华内幕 -au600- 给 au600 发送悄悄话 au600 的博客首页 (3294 bytes) () 08/27/2009 postreply 07:16: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