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如何到中南美洲“钓大鱼”?

来源: au600 2009-06-28 05:29: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2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au600 ] 在 2009-06-28 19:47:0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马英九如何到中南美洲“钓大鱼”?

NOWnews社论杜宇/

马总统此次中美洲久睦之旅提出将给友邦鱼竿,即帮助友邦发展养殖渔业与农业。其实早在李登辉主政时的太平之旅及阿扁的兴扬、荣邦之旅,均有类似的说辞与承诺,也曾大张旗鼓组成各种养殖经贸投资考察团,前往实地勘查评估

但是10多年的时光过去,目前除了派驻当地的农渔技团外,台商前往中南美洲投资养殖渔业,成功带动当地养殖渔业发展的桉例,佔相当低的比率(且多着眼于移民),相较于台商对前往中国投资养殖渔业的热衷情况,呈现明显的对比。很显然的基于在商言商的考量,前往中南美洲经营水产养殖渔业,属高风险投资,让台商裹足不前。因此政府若有心要帮助友邦发展水产养殖事业,改善当地居民收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除了增派渔业专家前往当地实际教导渔民「钓鱼」外,应虚心检讨过去相关投资政策失败的原因,设法改进,以具体成绩来赢得友邦人民的尊重与真正的友谊

就发展渔业与养殖观点,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如贝里斯、宏都拉斯、瓜地马拉、厄瓜多尔、哥斯大黎加等确实具备了诸多优势包括:气候稳定且全年适合生产的天然条件、广大的土地资源及沿岸海域、天然渔业资源丰富、种取得容易、廉价且充裕的劳动力、政府鼓励外资投资、具开拓国际市场的便利性(中南美洲几个国家64038;签定FTA免关税,有利生产的水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等重要水产品消费国)等。近几年来,随着国际水产贸易兴盛,中南美洲国家意识到水产品对赚取外汇与增加国家GDP的重要性,纷纷以优渥的投资条件吸引外国(特别是美国)知名企业,到当地经营养殖渔业,引进技术、资金与广大海外行销网络,大力发展具有外销潜力种类如白虾、美洲河鲶、吴郭鱼、海鲡及海水观赏鱼等之繁养殖及加工,也有初步成果,台商在这方面的贡献反而不如其他国家

根据曾前往中南美洲投资的养殖业者表示,虽然中南美洲为我国重要邦交国并签订相关投资保障协定,但是该地区仍属投资高风险区位,主要问题包括:当地治安不佳,需时时担心身家性命与养殖物的安全;政治动盪不安,政权更替常影响到对台关係与侨民态度,让台商不敢大笔投资;基础水电与交通设施不足,大幅增加水产养殖经营的风险;当地语言多属拉丁语系,造成沟通障碍与生活上的不便;环保意识逐渐提升,对养殖渔业规范趋向严谨(像贝里斯的水产养殖在展开经营之前,必须通过国家环境评估委员会(NEAC)的审查通过);对当地人文社会认知不足;养殖周边产业如饲料、药品、机械设备、冷冻设施等欠缺,造成生产成本提高及降低养殖物品质与存活率;融资贷款不易,增加营运与资金调度上的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相当具代表性,政府必需认真看待,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做台商最坚实的后盾。事实上,日本过去在中南美洲成功的集村式投资模式,确实值得马政府参考

未来要降低在中南美洲的投资风险,台商可以考虑採取从种苗培育、养成、饲料、加工到出口的一条龙经营模式,俾充分掌握产销各个环节,确保从「养殖场到餐桌」整个供应链过程的品质与食用安全,以符合欧盟对进口水产品的高规格要求,当然这需要相当大的经营规模与投资金额。若考虑到台商多数为中小企业规模,对风险承受力较低,则可以针对整个产销流程中,获利较高的两端(微笑曲线原则),选择提供当地养殖所需优质鱼(虾)苗及饲料,或设立加工与包装厂,一来可以增加投资报酬,二来也可以协助提升该国整个产销供应链水准

台湾繁养殖技术与经验纯熟,到世界各地发展应该不是难事,若能以中南美洲做为滩头堡,一举打开美国与欧盟水产市场,未尝不是除了中国以外的另一个选项,就看政府如何打这张王牌

●作者杜宇,台北人,博,目前于台北某院校任教。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