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时代、旧书该扔还是不扔?
AI 给出如下答案
一、AI 时代到底该扔什么?
扔的姿势:
-
拍照 + OCR → 放云盘/本地 NAS,文件名含“[已数字化]”。
-
列“可扔清单”。
-
卖/送/捐 → 换咖啡钱或公益积分。
二、AI 时代坚决不扔什么?
留的姿势:
-
建“核心书墙”(1~2 米宽,拍照做目录)。
-
其余放 可移动书箱,标“2030 前不翻可捐”。
-
每年 “书之夜” 全家投票,保留率不超过 5%,其余数字化或送人。
三、子女教育:纸质书 vs AI,怎样双赢?
给孩子立一条家规:
“任何知识都要先在纸上‘摸’一遍,再让 AI ‘飞’一遍。”
四、马上能落地的“和平协议”(周末执行)
-
今天晚上:
-
先生挑 30 本 “此生不离”的书,拍照上墙。
-
太太挑 30 本 “明显可数字化”的书,先生 3 天内扫完。
-
-
下周六:
-
一起把“可扔箱_DEBUG”拿去社区图书馆捐书角,换捐书证书贴冰箱。
-
-
下次 Yard Sale:
-
带 100 元预算 + 空书包,先生挑书前必须先问:“这本书 5 年后我还会翻吗?”
-
太太负责拍照,回家先放“观察区” 14 天,过期未翻 → 自动数字化。
-
-
给孩子的小任务:
-
让孩子用 AI(ChatGPT/Grok)给每本留下的书写 1 句“为什么爸爸/妈妈爱它”,打印贴书脊,既是家庭记忆,也是 AI 实践。
-
五、一句总结
“扔”是给空间让路,“留”是给记忆留根**。AI 是管家,不是主人;纸书是根,不是包袱。**
把“扔/留”变成全家每年一次的仪式,就从吵架变成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