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10的一些想法
以下说说我这些年的累积出来的看法。下面那个注册用户240725,即使不是初始用户,应该也是初始观点。比较偏颇的观点我以前也有不少,经过几年intensive的经验总结,就慢慢变得平衡多了,希望也客观多了。
从招生市场看学校基本这么看:
T-0:S。这个学校有很强大的独特吸引力,所以什么层级的人都吸得进来,也教的出来。说S是T-0不为过。对于少数人来说,把S跟IVY和M是有比较的必要的。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比较的机会,非要硬比,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T-1: H。这个学校占据T1的时间最久,概率最大,对于任何人来说,H都是一个绝对的顶点,不是T-0那个。别管你口头上说S或者M怎么比H更好,你只要说这句话,你的潜意识就是“有必要说一下,不说的话,就只能任H压在M和S头上了”。
T-3:S-M-H。这三家之间有差异化的必要,但是拿出他们跟任何其他一家学校来比的时候,差异化就没什么必要了,不管你是谁,你的认识绝对是这三家在上,其他家在下。
T-5:S-M-H - - Y-P。对于任何人来说,Y和P之间都存在有差异化比较的必要,但是拿他们出来去跟剩下的千百所比较,也是没必要看差异化的了。
以下的分类,也是基于这个道理,本级内有差异化必要,往下走就大都不必考虑差异化。但是越往下分,这个界限会变得越模糊。
T-10:哥、宾、康、布朗、达茅、杜、芝、西北、加理工、JHU。这10家里,谁都进得去排名前十,但谁也不可能保证自己坐得稳,相互之间有差异化的必要。
T-20:莱斯、爱美丽、范德比,圣母、圣路易、饺子汤、CMU、UCB、UCLA,UM、UVA、UNC,USC,这13家吧。其实到底放进来几家有T-20实力的,界限是模糊的。你可以任意加入自己的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