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娃爸讨论,感觉就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夕。
娃爸不是中国人,他是在第三世界国家读过书的黑人移民。看一看他的想法。有时觉得跟坛子里中国人差不多嗨
我们讨论工业革命,我说这次中国应该是赶上了。ai, 机器人,无人驾驶,黑灯工厂,太阳能等各种新能源,电动车,高速火车,无人机,新航天器。下一次生产力爆发点是全自动化生产。
跟娃爸讨论,我说deepseek 开源,国内的车企接入后,byd已经把自动驾驶变成了白菜价。无人驾驶马上大规模实现。娃爸一边开车,一边说美国的基建太差,许多地方连信号塔也没有。网络信号如果不普及,无人驾驶没法快速推进。
说到基建信号塔,我说塔的建造维护需要花很多钱,在美国农村做,私企要亏。需要国家补贴。美国现在没钱做基建补贴。
我们又讨论电动车。他说美国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中国车企投资美国开厂。要求工厂用美国的工人和供应商。这样能弥补制造业落后。而不是关税保护落后产业。其实资本家都一样。给美国老板打工和给中国老板打工,对打工人没差别。重要的是工作机会。我说美国政府用关税保护落后资本家,其实不在乎美国普通工人有没有工作。制造业回流就是选票口号而已。
然后说起自动生产。娃爸说这是大势所趋,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美都在赶。娃爸说赶快得,让娃去读机械和电气专业,这些专业跟自动化和机器人生产有关。我说美国没工业供应链,电费太贵。这一波未必赶得上。娃爸说那让娃学中文。除了中国和美国,其他地方更加赶不上这一波。
然后又说起裁政府工,娃爸说这一波砍人,被砍掉的人今后十年在private sector 都找不到收入匹配又那么稳定的工作。下面就会大规模消费降级。我说maga其实挺高兴看政府工被裁的。以前只有我过不好,现在是我看你也滑落一起过不好。哈哈。这叫幸灾乐祸。
然后说起马哥的结局,我说他在中国建了两个厂,找好了退路。川爷也早早卖了币,钱也落袋为安。时代的转型,苦的永远是普通人。
普通人不被大形势淘汰,只有躬身入局。普娃要选电气机械等专业,学中文。能赶上这一波工业革命。更重要的是,年轻时找对时代的风口行业,四十岁就很难转型。如果娃读不好书,就去热点城市,做服务业也能分一点羹。
许多年前,我和我爸说起去杭州买房。他说没有本金,其实普通人不是没有眼光,大部分人是没有本金。被生活的账单束缚住,行动力和起步本金都没有。一次失败的机会更是没有。要破局,普通人只有在年轻时,不怕穷,去机会大的行业和地方闯一闯。其实如果没有找到政府工,未来在private sector 工作,一生的工作都会动荡不安的。将来的趋势愈发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