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那位母亲的帖子我没有全部看过,不过从看到的你和孩子的对话上可以看到你的表达方式
是比较passive aggressive,就是用被动消极的语言和行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比如说我们去你喜欢而不是我喜欢的饭馆)。我觉得在传统中国家庭文化中长大的女性尤其爱用passive aggreesion来面对矛盾。我自己是学这方面的,有时候也控制不住自己,会说“没事!”但是用“有事”的语调和表情。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改变的,但是如果你试着用积极,诚恳,正面,直接的态度和交流方式,看看你女儿会不会有反应。交流是相互影响而且是潜移默化的。你们可能需要时间但是不要放弃。
还有,孩子成长期间有很多非常脆弱的时刻,我们做父母的不一定在那里,也不一定知道。我一个朋友最近说起她儿子(已经在大学了)突然说起初中时,他一个好朋友突然去世后,他有半年时间每天晚上都哭着入睡。朋友非常内疚,以为自己当时已经很照顾孩子的情绪了,居然没有觉察到他是那么悲伤。所以孩子们成长的过程其实很孤独的。我们作为成年人,还是要更体谅他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