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大学申请的历程(内容有点长)

来源: 2023-12-27 19:48:56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这两天终于可以坐下来,总结一下我女儿的大学申请的历程。明年年初,她们Robotics team的Seniors也要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申请的经验,这篇也可以作为她到时发言的底稿。

 

我们的申请历程可以概括为:在前期广泛调研,层层推进,稳扎稳打,考虑风险。也可以用三个金字塔型来形容。

 

  1. 专业

我女儿在高中三年半的时间里,对专业的想法变了几回。九年级的时候,有点想学医。学校的一个老师介绍了一个Summer Program. 介绍里说和Tufts相关,就报了。结果一周的时间,连Tufts的门都没有进去,就在附近的几个小诊所转悠了几下。不过,完了以后,女儿就打消了学医的打算。和当地的朋友聊起来,朋友说花了三千多美金,能知道自己不想学什么,这钱花得还是值得的。

然后,十年级的时候,女儿说对天体物理感兴趣,自己还和同学创立了一个俱乐部。不过,没搞几次,又发现物理太难学了,就作罢了。

后来,在化学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对化学和材料感兴趣。逐步确立了材料的专业方向。

 

  1. 选取学校(第一个金字塔)

A。 初始研究

我们在刚开始选校的时候,是我在做工作。主要是广撒网,了解可能的学校以及这些学校的强项。前前后后大约研究了四十多所学校。

因为女儿对加州那边的学校不感兴趣,就集中于美国东部和加拿大的学校。

 

B。参观学校

我们在她们小的时候,也曾经在旅行的途中,有意参观过一些学校,不过现在她们都没有印象了。真正开始正式参观学校,要从去年夏天开始。

 

我们总共参观了31所学校,分为以下四个系列:

  1. 去年夏天,女儿正好去Florida参加游泳比赛,我们就让她随队飞过去,然后我们开车过去接上她。先在Orlando玩了几天,然后在回来的路上沿着95号高速沿线,一路看了7所学校(有的学校要绕点弯)。

因为我想知道她喜欢哪种学校,就尽量安排各种学校都试试。有在城市里的(大城市或中等城市),也有在小镇上的。既有非常大的学校,也有小的学校。同时,也有LAC的,或者非工程类要强一些的。

  1. 今年春假我又带她和弟弟一路向西看了十来所学校。这些学校都是理工科比较强的。

  2. 今年春天里,她在周边看了10所学校。有些是我开车带她去,但大多数是她自己去参观的(有时候,和同学一起相约去看的)。

  3. 出去玩或比赛,到当地也看一些学校。今年夏天我们去Toronto玩。她去年在Houston参加Robotics比赛,以及我们去纽约玩,都参观了几所当地的学校。

 

对于长途旅行,一般我先安排大约的行程,再同女儿和其他家人商量,然后定学校的Guided Tour,最后再根据学校的Tour时间,细化行程。

 

在这31所学校里,我们参加了22学校的Guided Tour。在Tour上,女儿和我总是问问题最多的人。我们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尽量多的了解学校。有时候,我们还会对感兴趣的地方在Tour完了以后再重新走一遍。

 

在这,除了MIT和Northwestern,恕我无法提供其它学校的校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误会。因为我们心仪的学校可能其他人并不一定看上眼,当然,我们没选择的学校,也有可能是别人的香馍馍。

 

C. 选择有意申请的学校

     通过访校,我们大致确定了选校方向 (Location, Size, Speciality)

Location

因为女儿是City Girl,她是希望有很丰富的city life,就对那些小镇或乡下的学校很不感兴趣。但同时她又对那些绝对在大城市市中心的学校,也不是很感兴趣。

Size

我们总体上希望学校不能太小。当然,我们对特别大的学校也有点发怵,因为有些基础课会有200来人上。不过,大学校的机会和活动也会多一些。

Speciality

女儿总体希望学校能在工程类要强一些,或者学校有很好的综合实力。

 

当然,我有时候也对女儿对某些学校的厌恶或好感有些无法理解,觉得女人的心思是猜不透的。不过这么多好学校足够她挑的。

 

通过讨论,我们确立了10所学校来申请。女儿自己做了表格来总结这些学校。我又在她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更全面的表格,包括申请的方式(ED/EA/RD),截止日期,学杂费,是否提供Robotics方面的奖学金,学校的综合排名,工程排名和材料专业方面的排名,以及去年的录取率。根据录取的各种可能性和去年的录取率,我设想了7种可能的结果(Scenario),推算可能的最好和最基本的结果。根据我的计算,她在申请ED/EA以后,应该至少有80%概率成功上岸;如果把这10所学校都申请的话,应该有99%的机会(当然,从统计概率的角度,无论申请多少所学校,都不会有完全100%的几率)。

 

3. ED/EA (第二个金字塔)- 5所学校

在这个金字塔的底层是3所学校,都是外州的州立强校,我们EA申请。在第二层是Northwestern-我们的Target, 作为ED申请。在第一层是MIT,是我们的Reach。作为EA申请(我们是勇于做分母的)

 

4. RD(第三个金字塔)-  5所学校

在这个金字塔的底层是2所麻省的学校。学校已经答应提供奖学金(在申请之前)。在金字塔的第二层是Boston的2所私立学校。在第一层是在这附近的一所藤校。

 

    在ED/EA申请完了以后,我让女儿做好RD申请的准备,但不要递交。我觉得我们还是有一定的把握,在ED/EA阶段结束战斗。当然,我也和家里的老板说,要做好Christmas假期还要冲刺RD的准备,就不要安排出去放松休假了。

 

    后来我女儿又查到一所Boston的私立学校(本来就在RD的名单上),如果在12月1日之前递交申请的话,有可能Full Ride。她就在截止日期之前递交那所学校的RD申请。当然,那几天还因为家里一些其它的事情,搞得很紧张。

 

总结:

总体来说,这次的申请结果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当然也是最好的和看似最轻松的一种结果。

 

经验:

  1. 我们尽量努力,把申请工作做到前头,不希望把所有的事情都压到最后一刻来解决;当然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来掌握。

  2. 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来了解各个可能要申请的大学。也许因为各种原因毙掉了一些牛校。不过,因为美国的牛校还是挺多的,总有足够多的女儿喜欢的牛校。

  3. 我们没有用Private Counselor。首先我没钱,其次我不认为他会比我们自己更尽心尽力。当然,我只要有时间,就尽量参加各种Private Counselor搞的免费讲座。就当不听白不听,当然听了也白听(因为90%的时间他都在忽悠你)。女儿只是参加了当地night program里的一个关于Essay写作的系列讲座(主讲人是邻镇的一个高中老师),后来又花钱请那个老师审核了她写的Essay。这点小钱当然不算什么,也是值得的。

  4. 在申请的具体细节上,我不愿干涉。她写的Essay,只是念给我们听听。我们没有发表任何要修改的意见,当然我知道说了也是瞎指挥。

  5. 我和女儿一起填了CSS,当时还上来问了问题。我倒是没有感觉CSS有多么的刨根问底,攫取个人信息。当然,我们本身就穷,极度的希望学校能给点钱。最后,Northwestern也还是比较慷慨,几乎满足了我们的期望(当然在下限上)。

 

    不足:

  1. 我以为无论哪所学校,ED/EA的结果都会在12月底之前出来,后来发现那两个州立大学的EA结果要到1月中旬出来,就有点担心12月底还要RD,时间和心情上是否能够承受。

  2. 不知道某些学校还有关于Full Ride的申请截止日期。

 

    当然现在看起来,以上两点只是一些枝节,我不认为会对成败有什么关键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所记录的女儿申请学校的历程,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帮助。不过,那三个金字塔理论在申请之初是没有的,是我在总结时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也算是对自己的实践做了一次理论升华(也好显得高大上一些)。

 

家里的老板看完我这篇草稿,评价是我写的有点太啰嗦。这篇也的确是我出国以来写的最长的一篇中文。在这里也感谢您能耐着性子看完我所谓的“长篇大论”。

 
祝愿大家元旦快乐,心想事成。也祝愿各位学子能进入心仪的学校。正如女儿学校的Counselor说的,这几天将会是RD申请的关键,学子们在压力下可能情绪波动很大,希望家长能多多体谅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