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绿园紫竹家类似的男孩情况 之四, 看心理医生

来源: 2023-02-08 19:06:2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孩子这样我们很着急,经常是早上不能起来去上学,不去上学,学校官方就一封封信告知会没有credit。

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很容易想,那不上学就不上学啧,生病啊,身体要紧,没关系啊,但是身在其中,你就知道,这是个矛盾的漩涡,什么是因,什么是果,怎样是对,怎样是错,谁都不知道,包括学校身经百战的counselor, 他们也只能说,各种办法都试试啧。  看医生,是一件说说容易做做很难的事。 

因为他都为了完成不了作业焦虑到这个样子了,睡不着吃不下的,这个东西啊,就跟失恋似的,看心理医生,吃药,都是缓解, 失魂落魄的根源在于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但是毕竟又不是失恋,失恋,那是对方没看上你,你没办法不是,这个是作业, 正常人,包括学校,都在努力的是觉得我们大家帮你,可以给你请tutor, 可以陪你一起做,尽量去上课,要不更加跟不上, 学校的建议是,先drop掉一门课,譬如像我儿子这种情况,历史先drop掉,专攻英语,因为英语不能逃避啊,历史是四年里必须选三年,所以是可以逃掉一年的。 

对我孩子来说,首先他死活不肯drop课,对了,那种11年纪说课程难读不下去要quit的家长,其实是幸福的,只是他们不知道,因为他们的孩子知道调整,知道沟通

难就难在我家这种孩子,死活不drop, 不答应。 不放弃,拒绝求助, 也不做,永远都在开始做的状态,永远宕机, 这个才是抑郁症的死结,  你看不到希望。 

我其实理解紫竹的老婆一盆水淋下去的绝望, 理解,但是我不支持,毕竟孩子也很绝望, 而且孩子在抑郁初期,还可以试试别的更缓和的办法,但是我看过一本心理书籍,是支持家长最后带点暴力的干预的,否则没办法,有些孩子这样能在家呆N多年,男孩为主, 而且多少都有些A系男娃,就是autism, ADD,adhd啊一类的,外人基本看着也正常,但是他们就是具备超常的摆烂能力。 

包括看医生,孩子是拒绝去看的,他觉得自己没有问题, 他知道自己很担心很焦虑,但是那是因为没有做完作业,那什么时候做完,他觉得我状态好就能做,也许明天状态就好了。 我后来加入了类似的微信群组,也跟很多类似问题的孩子父母聊过,就是都说,看医生很难,首先医生难约,其次约到了孩子不肯去,很多孩子都要抑郁半年到一年,实在自己拔不出来,才意识到自己需要看医生调整。

我们家的孩子也是,我觉得是9月开始就焦虑了,文科作业越拖越多,起初是学校给了504 plan,说作业可以迟交, 但是要求去上学校的辅导课,他不肯去,说不上来,就是已经着急的事,不想要别人来戳伤疤的感觉,另外,就是这些不求助的男孩子最难办,懂得求助都能走出去。那我们说,你不用学校的tutor没问题,家长自己请,这样你不会有面子问题吧,也不行,就是zoom了几次,也不肯去, 因为老师总归是有要求的,你一个星期之内,写一小段也是写啊,但是我家孩子脑袋就是冻住了,他就不写啊,不写他就不敢见老师。

到一月的时候,终于约到了第一个therapist, 约不到psychiatrist, therapist 是白人男性,中年年纪,我和孩子一起去看的,他上来就是告诉孩子,11年级了,你知道不上学,不交作业的后果是什么,这个成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连community college都不能上, 你到底在想什么,?你有没有吸毒?   我儿子基本就崩溃了,嚎啕大哭, 这本来就是他最害怕的事情,当therapist把他的伤口上撒了把盐后,他完全无法承受,而therapist跟我说的是,这个孩子,你要送他去医院住院,他这么脆弱已经不能正常生活了,要住院治疗。 

我当时凭一个母亲的本能,我说不。 

后来我和一个孩子去住过医院的母亲聊了聊,她的孩子因为是突然自杀(后来查了很久诊断出来是双相精神障碍, biplor), 她说,你不送孩子去是对的,你孩子没有大问题。 医院里有很多过激的孩子,他们会模仿,她自己觉得她的孩子因为进了医院,看到别的孩子自残自伤,就习得了这些解压方式, 对父母来说,真的是肝胆俱裂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这么伤害自己。 

这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悲哀,我记得美国儿科医生也有个关于青少年自残的统计,好像是女孩有20%有过自残男孩有10%, 在1980年以前是罕见的,而到2000后越来越普遍, 就是当父母杜绝了打孩子这样的体罚后,孩子开始自己体罚自己,他们往往是内心的焦躁无法排解,自伤带来的痛可以让他们精神上恢复平静。

现在的孩子,当父母对他们不再有要求时候,他们都在努力being yourself, 有一次我看了窦文涛一期圆桌派,意思就是人类其实很多时候不反对pua, 甚至愿意被pua,如果有一个强者Pua他们,告诉他们这么做是对的。 真正难的,就是做你自己,这条路充满未知和抉择和焦虑。

这之后,孩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抗拒看心理医生,但是他一直在和他的adhd儿科医生有很不错的联系,儿科医给他开了抗抑郁症的药物, 说大概一个月见效。 

药物的浓度是大约一个月后能够提高他的大脑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含量,让他减少焦虑。 确实有效,他说他吃了药物一个多月后,感觉不是那么焦虑了,吃好药后有平静的感觉,但是他依然不能做文科作业。 

一直到六月,他终于答应看第二个心理医生,是个华人女医生。 女医生耐心地和他聊了几次, 聊完之后就和我通话时候就夸这个孩子,帅啊,聪明啊,懂事啊。。。哎,从小,这个孩子听了很多这样的话,(题外话,我知道所有旁人这样的赞扬都是对孩子的喜欢,但是我后来觉得,这是他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他其实自视很高自我期望也很高),但是看了几期之后,女医生也表示她无能为力,她说,其实如果孩子有家庭方面的压力,这类孩子我们最能够帮助到,但是这些孩子, 他们没有家庭方面的问题,其实我们能够帮的,也就是这些,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啊,做点小改变,要把一个大任务break into small pieces, 但是道理他都懂了, 他就是不做。

再过了两个月,我又给他约了个女医生,也是,谈的很好,医生也很喜欢他,就说他懂事儿,可不嘛,我估计他这一年自己也都琢磨了不少道理,我们也反复唐了很多道理

就算你懂得了所有的道理,你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啊,成年人一样,孩子也一样。 

这三个医生之后,孩子拒绝再去看心理医生,他就觉得,这些道理他都明白,抗抑郁的药呢也在吃,他后来觉得最有效的确实还是运动,当然,他的心理医生也都是鼓励他去运动的,他说,运动还是给他带来一个能衡量的成就感, 他喜欢自己去gym,譬如举铁, 这个是他可以做到的,也是可以看得到进步的。

他最近半年养成了锻炼的习惯,基本上每天都出去锻炼,但是还是不喜欢参加运动club一类的,就是自己玩儿。 

难以想象,他小时候是多么呼朋唤友的一个男孩子, 天天和一大堆男孩子玩耍,而到了青春期,他如此孤独。

有一次,他和我说他的转变,因为他觉得,他的朋友们都变成熟了,他其实没有(ADHD的孩子明显在情商上晚熟),他觉得好玩的东西,他的朋友们已经grow out of it。有一次,他开车去他的小学转了一圈,回家翻他小学时候的学校毕业相册,他说,妈妈,小学7年(包括kindergarten) 是我最快乐的时光,so much fun我说初中呢?他说初中还行,但我已经感觉到他们变成熟,我还没有,而高中直接进入疫情时代,他更加自我闭关修炼了。

孩子爸爸听了,心酸地几个晚上睡不着,心疼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