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這裡

来源: 2022-12-11 13:44:2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帶著興奮和不安,我來到了新學校—我們高中是個大公校,10-12三個年級,一共三千多人。

 

把青少年從熟悉的地方拔起,再空投到大洋另一端全新的環境,任誰都會有水土不服的症狀吧。比一般人幸運的是,來加拿大時我的英文已經可以應付一般交流。感謝在台灣時,我有留美且在國外工作多年、英語流利的外公親自督學。加上我從小就去教會,我在台北教會的高中輔導是位滿有愛心的英國宣教士,感謝她每週給我上英文讀經課。不過剛到加拿大時,還是有過一段英語適應期,比如一開始好不習慣當地人那些明明不合語法的口語“Me and my friends...”,還有他們一說俚語土話,我就傻眼,不,應該說傻耳,哈哈哈。當然交上朋友慢慢聽習慣了也就順耳顺口了。。。

 

我們城市Calgary在Alberta省,緯度高(51度),夏季溫和舒適,冬天卻漫長苦寒,實在難熬。尤其是冬天晝短夜長,早上出門時仍然是黑漆漆的深夜,漫天星斗,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一群高中生在淒風苦雪中捲縮著瑟瑟發抖等校車,想起來還叫我忍不住哆嗦。

 

文化衝擊

 

除了不同顏色的眼睛頭髮不同的語言,加拿大的高中跟台灣的學校視覺上第一個差別就是不穿校服。在台灣不管私立公立,高中生都穿校服,而且還把名字和年級繡在校服上。加拿大的學生穿著破洞褲子就去上學了。好在天氣冷,能穿暴露的機會太少。不像我現在住德州,每次去小朋友的高中都被那些穿得超級暴露的女生辣到眼睛。

 

其他還有很多不同:比如說上課要跑班啊,比如說用locker啊,全校師生聚在gym裡開assembly啦,還有男女生lovebirds在hallway玩親親。。。但是來美國後可能都是大學生了比較成熟,那些PDA就少多了。

 

同學

 

加拿大人真的全民善良。剛去學校的第一天就被counselor、老師、同學的友善感動到,超溫暖超親切。在台灣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在校園裡遇到學姊要叫“學姊好”;在加拿大沒有這麼多長幼規矩,上課時甚至有同學會把腳翹到桌上,但在學校各樓間走動,前面永遠有人笑盈盈地為你hold the door,超暖心。

 

學校當然是以白人最多,但亞裔也不少。小中基本上都是祖籍廣東的老華僑後代,也有大批從香港來的新移民,當年正值97前移民潮。其他還有等量的越南/柬埔寨人,因為加拿大接收了大量難民。其他大陸人、台灣人、韓國人、日本人、菲律賓人。。。有是有,但都只是小貓兩三隻,兩隻手數得過來。

 

我的化學課同桌就是小中,斯斯文文的Chris,想不到他晚上居然在casino發牌!是原住民(在加拿大我們叫First Nation)開的賭場,Chris說很多華裔同學都在賭場打工。啊,把我震驚得眼睛脫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