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颜宁是怎么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科学家的?

来源: 2021-12-24 12:03:5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文/简翎

 

197711月,颜宁出生在山东章丘县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谁也想不到,三十年之后,这位山东大妞成了震惊世界的大科学家,30岁左右当清华大学教授,40岁出头成美国两院院士,学术成果卓著,科研成就傲人,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然而,有没有人想过,农家女颜宁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我想了想,究其缘由,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开明:

 

尽管颜宁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深谙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们没有像村子里其他的村民那样,不让女娃儿读书,反而鼓励督促颜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此,颜宁的读书天赋逐渐被挖掘了出来。1990年,颜宁便以全县第十名的成绩考进了重点中学章丘一中。1996年,颜宁又轻松地考上了中国第一学府——清华大学。

 

2、良师引路:

 

读高中时,颜宁就显示出文理皆通的天赋,她不但写的一手好文章,还对生物学有特殊的兴趣,以至于报考大学的时候,不知选文科好,还是选理科好。最后,她的老师告诉她,还是选理科吧,理科更有出息。

 

这一步老师引导走对了。假如当初颜宁选了文学专业,毕业后,靠码字吃饭,很难码过铁凝,更达不到严歌苓的水平,顶多成为一个二流作家就不错了。但世界上将失去一个一流的生物学家。

 

3、自己努力:

 

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她的高中同学提起她,印象最深的就是:颜宁拼了死命读书,成绩优异。上了大学后,更是学得昏天黑地,刻苦到令人恐怖的地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各地拔尖生云集的清华大学,她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

 

4、热门专业:

 

颜宁学的是热门生物专业,而不是古老的数学物理专业。

 

谁都知道,生物和化学专业是最容易写论文出成果的。我有搞数物的同事,也有攻生化的熟人。研究数学物理的同事,写篇论文像十月怀胎一样那么费劲儿,而搞生物化学的,左一篇催化剂研究报告,右一篇蛋白质生物信息解析,嗖嗖嗖,一篇接一篇,发个不停。

 

5、机遇超好:

2000年,颜宁从清华毕业后,正想从学习狂变成科研狗的关头,却惊然发现当时中国几乎没有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团队和公司。她与同学都找不到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的工作。因此,她的同学们托熟人推荐或者申请国外留学,一个个奔向了海外。颜宁无权无财无势,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怎么办?

 

颜宁开始搜集普林斯顿大学的资料,发现分子生物学的老前辈施一公在普林斯顿执教。于是,颜宁毛遂自荐,大胆地给普林斯顿大学写了一封自荐信。

 

在信中她阐述了自己的学术成绩和优势,以及对生物学科研的一些想法。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封信竟然引起了普林斯顿大学的招生老师的兴趣。很快,招生办对颜宁作了考察,施一公知道消息后也力荐颜宁来校做科研。

 

遇到了伯乐施一公,颜宁的命运开始了根本的转变。

 

6、性格别致:

 

有个性,有棱角,有点怪的颜宁,在科学研究上也独辟蹊径,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好好先生,好好妇人是成就不了大业的。她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博导,37岁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攻克了困扰结构生物学界半个世纪的科学难题。 

 

7、不谈婚嫁:

 

美貌与才华并重,智商与颜值齐飞的大才女颜宁,竟然44岁了,还没有结婚,还是孤身一人。看这势头,颜宁是要一独到底了。

 

主持人撒贝宁曾调侃道:您可以不叫颜宁了,叫‘颜值’好了!”

 

颜宁幽默地回应:“谢谢啊,那‘宁’送你了!”


这样一个非书呆子型的学术靓女,咋就不入结婚这个“局”呢?


我觉得,结婚不适合她。她是个工作狂,科研狂,她已经从事业中获得了极大乐趣和超级快感,她已经对谈恋爱结婚养育下一代失去了兴趣。

 

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的瞎操心催婚,颜宁霸气地说:

 

潜心学术就是我最想要的生活,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