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剥夺孩子享受生活经历的权利

来源: 2021-01-18 11:16:3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比较信奉“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有经历的人生才有意义。我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但总是提醒自己不要按我自己的想象来设计孩子的人生。我引导孩子,让他们知道我做的研究的意义,每次上新闻我都给他们看。但我从没限制他们大学读啥专业,而是让他们进大学后探索一阵子,找自己喜欢的专业(大约你们理解为啥我家两个最后选择LAC了。高中毕业的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啥,只知道不喜欢啥。。。),大学毕业后能养活自己。我一直告诉他们老爸老妈应该不会在经济上给他们添麻烦,不需要他们的帮助,但能帮他们的能力也有限。

父母有本事让孩子一辈子顺风顺水,但他们的人生也许太平淡了一些。以往有些老中父母推崇的“人生设计在童年”,给我的感觉就是父母在剥夺孩子享受人生经历的权利。。。

哈哈,那谁,请在最后回一句:自己一辈子都没有正式工作,还设计孩子的人生呢。。。

苦菜花插在牛粪上--25周年记

 (2015-04-29 08:15:17)下一个
时间真快,马上都25周年了。我家马大哈是不会记得这样的日子的。等她从国内回来了,我们该去餐馆庆祝一下。我连她喜欢的意大利moscato d'asti都买好了。
 
想想也是,25年前她自己开的未婚证明,自己从抽屉里拿出公章一盖,就去领证了。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她当时是不是真的未婚呢。不过不怕,25年估计也过了追诉期,没人能抢走了。
 
我们的结合违背了许多现今和传统的婚姻法则:门不当户不对;非青梅竹马而是她人牵线;没有十年的爱情长跑而是五个月的相识。。。25年我还没有被dump掉,看样子我还是作对了一些事情的。
 
平等恐怕是我们在婚姻里最看重的。刚来美国,日子是清苦的。农村老家的父母要照顾,而博士后一万八千的工资哪有多少节余?太太英文就认识字母,餐馆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怎么办?钱还是要往老家寄,就一家一半吧。钱寄到上海岳父母手上,说清楚一半换成人民币,寄到我乡下的父母那里,另一半六给岳父母。这个模式25年没有改变。就是女儿上大学期间,岳父母知道我们困难,让我们别寄上海,他们会给我老家寄钱,我还是和太太商量,把账目记下,等我们转得过来的时候再补上。其实男人女人都一样,要把自己的小家当成自己的家,就得有当家作主的权利。
 
婚姻里没有暴力存在的空间。太太说,她长大的西北,男人打女人是家常便饭的。大学时追她的同学没追上就“祝愿”过:你以后会找过揍你的男人的。我说看你那五大三粗的堂哥,我不敢呀。那是刚结婚的时候,堂哥从外地来看我们,和我第一次见面。两人坐下来喝酒,趁太太去厨房,堂哥悄悄对我说:你以后不许欺负我妹妹!不然我揍你!看着这高大的西北汉子,祁连山天山山沟里地质考察队练出来的肌肉,我楞住了。。。
 
相互鼓励,永远看到希望。博士后的生活是不富裕的,如何让平淡的日子看到希望和未来,也是生活的艺术。我画了无数的“大饼”,设立一个又一个目标,让太太看到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milestone。当今天我们看到隧道前头的光亮时,回头看走过的历程,才真正理解“Life is a journey, not a destination”。
 
床头吵架床尾合是婚姻的真理。学理工科的,带着科研的职业病,最容易出口的就是说话尖刻到位一针见血。25年的磕磕碰碰,床上运动永远都是和好的工具而不是夫妻争输赢的工具。
 
 

25周年,没有钻戒,没有鸽子蛋。我们这种“苦菜花插在牛粪”上的婚姻,一路相互扶持相互鼓励,面对过一个又一个困境。有喜悦,有叹息,有争吵,有风风雨雨。经历过这一切,下一个25年还会更难吗?!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