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过老公的侄子teenage,爱玩电脑, 现在发展到打父母
老公的侄子是领养的亚洲孩子。这个孩子的养父母一个是澳大利亚人一个是德国人, 都是做学问的。孩子1岁半领过来。很小就显出焦虑性格,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大喊大叫,不想做作业就气得把铅笔折断。他在学校由于个子小, 明显的和父母肤色不同, 被同学叫二手的。家里父母其实善良, 家境也好, 但父母言辞对所有的人事评价都负面。我觉得这家父母也比较自私, 但为人善良。 父亲年轻时得过轻微的抑郁症, 现在还是动不动就批评家人。母亲也是事业至上,陪孩子的时间少了些, 不爱为家人做饭。 别的还好。家里一直请大学生做家教, 辅导作业, 教钢琴。这家在瑞士, 孩子说几门语言, 智商应该没问题。 就是数学不开窍。现在14岁, 看心理医生有8年。心理医生大多就让他玩网上游戏。到了青春期后, 他开始逃学, 学习下降, 转到慢班。不做家庭作业, 也不给家教老师开门。为了父母让他晚上11点后停止玩游戏的事几次拿刀威胁父母,父母报警。到逃学多次后, 学校上报青少年机构, 机构派人每周2次到家监督他做作业。他也配合, 剩下的几天就在家拿父母撒气。现在慢班的成绩也跟不上继续逃课不做作业,要转到更差的班, 父母为此拒绝了他去朋友家过夜的要求。他用拳头打在正在开车的妈妈脸上, 眼镜打破了, 脸上流了很多血。爸爸当时不在场, 爸爸比他高大得多, 还没有袭击爸爸, 这是有时威胁爸爸要用刀自杀。 他从小不开心就使劲打妈妈, 打脸是第一次。同时两次偷妈妈的信用卡网上买游戏装备。 第一次是一年前花了3000法郎, 通过与微软公司沟通退回来了。 全家批评了他, 看出来他也后悔。 前一段是花了5000从中国公司买,不能退。 他爸爸因为他打妈妈这件事把他告上法庭。法庭决定送他到一个封闭的机构学习生活3个月。 他妈妈不同意作罢。医生诊断他没有抑郁症, 所以也不给他用药。他的父母焦头烂额。 我的婆婆, 也是这家妈妈的婆婆, 总说是当初领养过来时当妈妈的没有辞职陪孩子, 有时又说当父母的对孩子有时太严, 有时又没有原则。 这家父母现在想的是, 把过去谁错在哪里的讨论放在一旁, 现在要想出怎么对付这个局面。中国人的文化中有认为有的孩子天生难管教。 这里的文化认为孩子怎样全是父母教出来的。我心里很为他们难过, 但也出不了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