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磁校都需要申请,往往有特殊的考试和要求。

来源: 2017-01-22 08:03:0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刚才放狗得到的下面信息。

美国平民的“私校”--磁校(magnet school)

文章来源: A-mao2013-04-20 07:55:35
美国的富人很多会送孩子去私校。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些顶尖的私校: Phillips Academy Andover,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Groton School,Milton Academy,Middlesex School,Deerfield Academy,The Thacher School等等。这些贵族学校除了学费高,教育质量一流,进好大学的比例也高。美国普通人不能进吗?能。它们也象好的大学一样,有need-based的助学金。但有限的位置导致了激烈的竞争,离家住宿也让不少父母却步。美国公立系统有没有象这些私立学校一样注重教育质量的学校呢?有。这就是美国的磁校(magnet school)。
 
磁校起源于六十年代,是为了打破中小学种族分隔而建立起来的。美国的中小学是以就近上学为原则的,在城市里,贫民区往往是非裔或其他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这样就导致了不少学校学生的种族单一,学校之间学生教育水平的差别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肤色连在了一起。是强制性地把学生从一个区拉到另一个区(我知道有学区为了学校种族平衡,搞抽签的。),还是在大家不愿意去的学校里建立一个特殊的program,象磁铁一样来吸引学生呢(磁校名字的由来就是这个)?显然后者更有吸引力,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根据统计数据,这类磁校每个学生的花费就比普通学校一年多200块。用来吸引学生和家长的东西五花八门,象一个好的math/science program,一个好的music/band program等等。但大多数学校还是以学习相关的program作为吸引家长和学生的手段。
 
从这个磁校的来由就知道磁校往往是在大中等城市。在乡村和小城市,一个学区没有集中的贫民区和单一种族集中的住宅区,也就没有必要建磁校了。纽约市大名鼎鼎的磁校有 Stuyvesant High School,The Bronx High School of Science和Brooklyn Technical High School。
 
历史是往前走的,磁校也一样,在适应社会的变化。今天的磁校分为三类:
 
在同一个学区之内的有gifted program的中小学磁校。这些学校往往比较老,坐落在贫民区附近。这是学区为了拉平各学校之间学生成绩的差距,同时也让各种族的学生混合在一起。这类学校还是归当地的学区管理,只招收本学区的学生。小学初中往往有校车,高中往往会有公共汽车来解决。学校的经费除了政府按人头分配的资源外,还有学区所在地的住宅的房地产税。
 
跨学区的磁校。这类学校往往是大学附中,不归任何学区管理。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往往靠州政府按学生人头来分配的政府资源。由于不能拿到当地的房地产税,家长的捐助往往也是学校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校区的校车,孩子上学必须靠父母每天接送。由于是公立学校,也就没有学费一说。但一般书籍和杂费会比上面第一种磁校的花费要高一些。
 
住宿磁校。这类往往是州政府建立的高中,比较有名的象I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IMSA)。由于是公立,所以也没有学费和住宿费。象IMSA每年每个学生的开销是2800左右。当然,孩子出门在外,一些隐性的开销是不可避免的。
 
大多数磁校都需要申请,往往有特殊的考试和要求。有心的父母可以上感兴趣的学校网站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