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喊藤不疼滴

来源: 2016-09-26 23:30:0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狐狸”的孩子被藤校拒了,藤校就立马成了疼校。对于这样的父母,葡萄总是酸的,任何讨论都是浪费口舌,反正葡萄是吃不到了。遗憾的是,很多原本不属于“狐狸”的有识之士,也因认知能力不足,时而发表一些毫无逻辑的,类似“疼亦藤,非藤也”的高论。意思就是,藤校不见得好,非藤校也不见得不好。还掷地有声地列举了若干理由。诸如,藤校毕业生赚的钱也未必比州校毕业的多;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本人而不是学校的好坏。人家乔布斯没读过大学,不是照样创造了伟大的苹果公司?每年藤校毕业那么多学生,怎么没听说有几个成功的? 

日前,《纽约时报》登了一篇赞美某州校的文章,镇上华语广播站的资深主播也熬不住借题发挥一番,干脆说,大学排名本身毫无意义,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你的区别。说到亢奋之处,他还列举了一段亲身经历。说是他就读的一所小私立大学,有个很有才华的学电影制作的学生,曾得过奥斯卡学生最佳影片奖。该学生毕业后,就到好莱坞闯天下。然而一个月不到,他就打道回府了。原因是,他“被吓坏了”。大约是到了那儿才知道,自己根本算不上一根葱。最后,此人回到原地,在母校谋了个教授如何制作电影的教职。这位资深主播,当年怀揣成为著名电影导演的抱负,有幸成了他的学生。

这个故事的前半段似乎想说明,非名校也有优秀学生,但末了,这个“优秀”学生的遭遇,却仿佛在告诉听众,非名校的“优秀”学生其实并不优秀,至少是根本不具备竞争力。而且这样的学生还留在学校任教。这样的教师能传递给学生什么样的理念,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名校与非名校的一大差别就在于学生的质量。藤校对学生筛选之严格,是出了名的。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学校,每年的录取率只在6%上下。这也怨不得这些学校,每年有那么多的学生,从世界各地送来入学申请,而能够录取的名额又极为有限。这当中,自然是尽可能挑选最出色的学生。因此,能够有幸被录取的学生,如果是来自一般公立高中,通常是那所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学习出众,在校外活动和为社区服务方面的能力也远远超过一般学生。当一所大学里的学生构成与另一所大学有着明显差别时,你能说这两所大学没什么不同吗? 

藤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精英,也就是培养将来可以在不同领域里有所担当的那个群体。而一般州立大学的重点则是普及教育,是让更多的州民有可能获得高等教育,而且通过高等教育获取就业的机会。这也是藤与非藤的一个重要区别。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学生在藤校里只是学会了一个谋生的技能,那意味着这所藤校在教学上失败了。然而,这个在藤校的“失败”学生,正好是州大可以引以为荣的成功例子:看!我校的学生,一毕业就找到工作了。 

大学排名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你只想将来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那你只要在离家最近的任何一所州校,读个电脑科学专业即可。如果你自认为具有乔布斯的天分,那就什么学校也别去,直接在车库里捣腾起来就行,别藤不疼地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