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成长过程中被bully过的经历

来源: 2013-10-23 07:30:0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四岁左右经历第一次。

邻居家的孩子,比儿子年龄大,块头大,儿子喜欢跟他玩儿,每次玩儿完回家都眼泪汪汪诉苦,我说那就不要跟他玩啦!他不,还跟人家玩。有时那孩子也到我家里来,一看就是那种非常粗糙的孩子,野气得很,我招待还是要招待的,他喜欢吃中餐。他老妈一次找到我,说她家孩子很难管教,万一他来拜访请千万告知她,不要留他,她要确定她的孩子跟别人玩的时候在他们眼皮底下。

应该是这孩子在学校给他们惹不少麻烦,因为儿子有时回来汇报说他被学校赶回家里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没太管,不管的理由是儿子天性敏感,不磨练磨练长不成男子汉,吃点苦头就吃点苦头吧。

后来搬了家,儿子见谁跟谁都是朋友,常常有小娃过来敲门要求跟儿子玩。那会儿,他老穿溜冰鞋出去玩儿,在小区里风驰电掣,玩得不易乐乎。

再后来又搬了家,加州洛杉矶。去中文学校的时候被弟兄两个bully,我问他需要妈妈介入吗?他说不需要。我们两个在车上时常讨论各种对付bully的办法,比如拿眼睛瞪他,用强大的气场镇住他,汇报给老师,多找几个朋友壮胆,等等,有时说着说着异想天开俩人哈哈大笑。

笑归笑,每过一段时间我还是要问一问情况如何。有一天他告诉我说他跟他弟弟成朋友了,既然变成弟弟的朋友,那么他哥哥开始罩着他了,走哪都没人敢欺负了。好奇妈妈问那你有什么秘诀啊,儿子说那哥俩是他的漫画粉丝。儿子自小喜欢画画,那段日子最爱画的是内裤先生,每集都有新故事,一本一本还带“请看下集”的,有时还画那种一翻页人物感觉象动起来的那种。他的这个才华,虽然后来没有发扬光大,但在当时确实是他对付bully的最佳利器,哥俩都被漫画迷住了,然后化敌为友了。

再再后来我们又搬回了德州。新认识了教会一些朋友,儿子跟他们的孩子也成了朋友。这些孩子里,有两个男孩子是玩美式橄榄球的,比儿子小一岁,壮壮的,猛猛的,跟儿子没玩几天儿子再次跟我诉苦:“妈妈,B用屁股坐我的脸。”我说:“那怎么办?”儿子说他自己想办法吧。

据他的汇报,他想过的招数如下:首先用跑的,儿子速度快,俩孩儿都追不上他,一般这种办法能逃脱对方的追击。有时实在逃不过了,就猛一回头,用眼睛死死盯着他,把对方盯得毛骨悚然。还有一次儿子还把他的尊臀也放在了B的脸上,总算报了一臀之仇。

再往后,儿子渐长,比他们先变声,个子先抽条,就嫌这俩孩子幼稚了。他喜欢跟同龄的孩子在一起,基本上可以跟任何人都能相处融洽了。

而这两个玩橄榄球的孩子,其实人都挺良善天真的,就是顽皮。比如说见到人家就热情握手,边握边使劲,有个年龄小,比较瘦弱的男孩子每次都给握哭。据说他们也这么握过儿子的手,儿子说握就握呗,我手大,反握回去,还不知道谁疼呢。

而那个瘦小的男孩儿,跑跑不过他们,力气也比不过他们,说理也说不清楚,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妈妈带他们离开这个朋友圈子,换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圈子。

包括小子自己,他也是一直在调整朋友圈子,越长大越知道他跟什么人比较能够合得来,越长大越懂得跟什么人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我想这跟他从小一直要面对一些挑战不无关系的。他需要一直判断,一直面对,一直想办法,我在这方面从来都是静观其变,因为了解自己孩子的软肋,所以必须退到后面去,让孩子在一定安全的范围内学习自己解决冲突。

看过一个电影,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一个小黑孩儿跟妈妈生活在贫民区里,孩子不知道得了一种什么病,眼睛慢慢看不见了。他妈妈没有眼泪,直接告诉孩子说你要学习自立,不能因为变成瞎子就任人欺负。有一次他在房间里被椅子绊倒了,哭着喊妈妈救我。他妈妈本来想要扶他,后来还是选择一动没动。她任由孩子哭,孩子哭完了起来,用耳朵静静听,他听到窗外的鸟叫,听到水开壶响的声音,听到房间里蛐蛐的叫声,他顺着叫声摸到了蛐蛐。后来他听到了妈妈的呼吸声,说:“妈妈你一直都在,是不是?”

他妈妈这时候泪流满面,把他抱在怀里。

有些爱,需要滋润温柔,细腻体贴。

但有些爱,需要放养粗犷,男孩子不经历练不成人,该放手时要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