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于以身作则的帖被误解和故意曲解,鸡同鸭讲
其中关于消费,我说不带孩子去一元店,不是怕丢人,而是不愿意给孩子造成凡事go cheap的感觉。我自己去一元店的时候是不避熟人的,没有虚荣心,自信的问题。孩子大了知道如何掌握了,我还会带她去一元店的。暂时不带孩子去一元店并非反对勤俭,请不要胡乱联系。
另外低价格不一定便宜。有些商品在普通店里会比一元店的贵N倍,但有效使用寿命比一元店的长2N甚至更多倍。所以在普通店买这些商品虽然价格高,但价值更高。比如螺丝刀,钳子,工具
我去一元店主要买一次性用品,不存在重复使用的问题,只要能在这次使用中胜任就达到目的。比如气球,一次性餐具
我同意勤俭持家,反对极致节约。我提倡量入为出,反对超前消费,奢侈腐化。我一贯教育孩子分清需要和喜欢的区别;需要的就买,喜欢的有一部分可以买,其他的需要一些克制。
下面举些具体实例:
牛奶——大桶的单位容积便宜,但因效期缘故,我家人口少不等喝完一半就该扔了。所以小桶单位容积虽然贵,但每次扔的比大桶钱少。保质期里小桶的也喝不完。到期就扔,扔大桶损失大,小桶损失小。单位容积便宜,不代表整体牛奶消费便宜。
土豆——大袋小土豆单位重量便宜,但我们人少吃得慢。到后来小土豆腐烂或变土豆干。小土豆还削皮费力。大土豆贵,削皮容易。同样都是炒三盘,用大土豆其实成本更低,还省力。
类似的还有大包装火腿,奶酪,,,
芹菜,胡萝卜,豆角,,,,——吃多少买多少。不要趁减价末日性抢购。健康食品要吃了才健康,不是买了就健康。吃不完腐烂变质根本就是浪费。不如按实际消耗状态,买平价充分消费省钱。
低价不等于勤俭也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
鲜花不是必需品,但为好心情,偶然也可以买。至于怎么掌握这个度,还需要跟孩子认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