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阴影,寻找阳光

来源: 2013-01-17 22:44:4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走出阴影,寻找阳光

我看完了乔一的心理治疗系列,我对她充满同情,也佩服她的勇气深入的叙述。我觉得在那个系列里,那个她写文的一个目的主要是思想上的交流,写文令她能够有一种情绪上的释然。我想她的目的并不是单讨论心理学本身,而更多的是表述自己的一种人生感悟。

看了她写自己父母离异的那一段根源,的确令人心痛。我周围有很多这种青少年家庭破碎产生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例子。我以前的同学就是如此,和这个女孩的经历很相似,而且在她痛苦的时候我都是能够体验她心中那种痛苦,她妈妈的痛苦以及在她身上的发泄。女孩妈妈精神上的痛苦是巨大的,而女儿正处在青春期,正是开始摸索人生的时候,孩子需要指引。而很多华裔女孩难以找到一个能够在心灵上有所舒缓的空间,再加上家庭的不和睦,青春期的萌动,课业的压力,以及在美国华裔圈子的狭小,有不少开朗的孩子也会罩上一层阴影的。

当我读到乔一为了练习钢琴,为了please her mom,自己打自己的时侯,就觉得无法不心疼这个女孩。这种无形的压力是精神上的,如果不是当事者,恐怕难以理解。大人说话为了正面督促也好,激将也好,都得注意底线,不然真的对小孩精神上有终生的影响。如果孩子本身心理素质比较坚韧,还可以靠自己走出来,不然就得找心理医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她爸爸得离去。可能有人认为对于十来岁的女孩子,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其实这个年龄的女孩正是对人生充满期待的年龄。这种破碎会使青少年过于早熟,如果孤立一些的可能会冷眼看人生,缺乏对人生的热爱与期待。家长一方如果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确实会有些孤独的烙印,无论她长到多大,这种印迹永远存在。

我小时候幼儿时期很少见到父母,出国之前也和父母分开几年,他们出国,我就一直住在祖父母家里,经常缺乏安全感。当我再次的父母团聚,已经有了生疏感,而且我们彼此缺乏深入了解。一直到了成年阶段我们还算比较亲近了,而且无话不说,但是还是隐隐约约有一层薄膜存在的感觉,也许是个错觉感,我觉得仿佛他们觉得我是个累赘,可能是我小时侯的经历让自己微微感到有些被abandoned。我在青少年时侯也曾经在努力please my mom,但是还是放弃了,也许我比较幸运,很早就意识到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已经被伤害无数次了。也许这几个因素就是我觉得自己很孤独无奈的感觉吧。另外我青少年的时侯一方面经历了双重文化之间的碰撞,第一代移民的父母忙于立足在美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孩子需要交流人生,而父母的脑海里都是现实生活中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缺少沟通。

我在青少年和青年的时期以宗教信仰文化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原地,正因为他们时间有限,给予了我自己的自我发现的空间,使我找到了自己当时向往的专业与目标,也算是自己有个自我引导。当然他们对我的选择还是支持的,相对来说他们还算开通。我在信仰中找到了一份慰籍,也因此淡化了一些不愉快的精神伤痕。由于看开了一些,决定move on,也就逐渐原谅了家人缺乏理性的时侯。在我mid twenties的时侯我也可以和我妈谈心,她是一个心重想不开的人,我倒成了她倾诉的对象。虽然她的有些思维还有言语还是令我难以是从,我也就决定淡化,我现在告诉自己不要在乎她给我的一些负面的情绪影响,因为这一代人确实经历了很多考验,吃了很多苦,都挺不容易的,因此我也就大而化之了。对于我自己的下一代,我也决定不去回忆自己的往事而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当我到了一定年龄,发现自己因为某些家庭影响而错过很多东西的时侯,就觉得唉,真亏。所以我觉得既然有了下一代,就通过陪伴他们的成长而经历一些新的东西吧。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父母不要企图上一代的认可,也没有必要让自己的往事影响到自己的孩子,所以一定要留个界线。我在青少年和青年初期的时侯,为什么有这样的一种决定,有一个客观因素也是美国的大环境,美国注重个人主义,个人的定位找寻以及自我实现,它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到自己的一些价值取向和方向,也给予了自己一些力量。

我很同情写这类文章的人,我觉得他们确实应该打开自己进行交流,有益让自己走出阴暗。毕竟生活的路很长,有很多事情和人等着我们去关心。生命可贵,青春短暂,应该转移一下关注,有些没有办法的东西就让它过去好,留些距离与空间让自己恢复心灵的创伤,因为过多深入的分析也容易让自己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有些让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可以通过治疗与调节而逐渐淡化这些创伤,逐渐的找回自己健全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