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I的故事,研究考试,工作,生活的技巧

来源: 2012-11-26 10:15:3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Pi故事的第一个版本,是他的感知。就像考试时候,回答问题的第一反应。

Pi故事的第二个版本,是他的信念。因为他的感知,不被相信,包括他自己都不信,所以他说了故事的第二个版本,这是他的信念。信念更让人相信,但更残酷,所以,最后,大家宁愿去相信感知,而不是信念。

至于真正发生了什么,故事的真相,到底是感知离真相更近?还是信念离真相更接近?

人们的考试,工作,生活,也是这种 感知,信念,和真相 之间的纠缠和迷惑。

比如考试选择题:A,B,C,D,选哪个?

人生选择题:读理工?读医?法?商?还是退学创业?

第一个冲动,是一种感知。是人脑的第一刺激反应。

而再思考一下的时候,就迷惑了,特别是被别人质疑后,就会改变第一个感知决定,而做出信念的选择。

至于哪个更接近真相?或者有没有可以发掘出来的真相?抑或真相甚至竟然取决于我们的选择,而选择又使得真相不可重复,不可逆转。

PI电影我还没有看,准备这两天去看看,电影对这个问题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