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街实习(很小很小的)一瞥

来源: 2012-10-24 11:09:3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有言在先哈,本文所举仅为个例,不敢称有任何普遍性,读者切忌硬套。

所谓花街,大型投行而已,不必是铜牛之所在。

这里绝没有鼓吹花街的意思,人各有志,孩子们能找到自己喜欢且能胜任的职业才最重要。

——————————————————————————————————

八月底,玩儿完国家拱门公园后经盐湖城去杰克逊。对了,补充一句,大凡等待重大消息之时,我家领导习惯安排全家旅游,当初等待儿子大学录取通知时如此,如今等待儿子的工作offer又如法炮制,也许她竟觉得旅途中心态最平和,最能处之泰然?

Anyway,抵达杰克逊,登记入住旅馆,然后驱车去大提顿公园探查,在珍妮湖畔流连一番,儿子打了一番水漂。 出园返回杰克逊,到 Bon Appe Thai 吃泰式晚餐。 点菜期间儿子接到电话。 这家伙平时很牛里牛气,此时声调却唯唯诺诺,连声说:“That’s great”,我于是便猜测是投行的通知到了,告诉领导,她居然不信,因为儿子事先告诉过我们,如果有offer,也要星期五才通知,这才星期二呢。 待儿子接完电话,果然是投行老板D打来的,通知他,公司决定给他明夏的offer,全家皆大欢喜。晚餐主菜之一点了Scallop in Yellow Curry,跑堂推荐的,大盘的饭前什锦点心,还有泰式炒面。其中以什锦点心味道最好。 饭毕回旅馆过夜,次日前往大提顿和黄石等地,一路游山玩水,儿子和我们聊到实习期间的种种逸闻趣事,把其中一些可能对网友有参考价值的记录整理如下:

实习生个个儿厉害:

“我真的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棒,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聘书”,刚刚实习归来的儿子如是说。 实习小组合共x人,据说当初收到的申请数千,几轮淘汰,筛选出x位精英,统统出身名校。论过程是千挑万选,查结果是货真价实。

这个网上老是在讨论爬不爬藤,别的不知道,花街的花好像大都是开在藤上的,爬上去不一定能摘到,不爬…… 嘿嘿,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老板个个儿人精:

“A极有才干,和他谈话要十分的用心,因为他总是直入主题,且永远能鞭辟入里,稍有分心就跟不上趟,十分被动。”

“B 是最年轻的MD,去年一年给公司赚了x亿,脑筋快捷无比,稍不注意,就给留在云里雾里。”

“C是新星,最后进来的,VP,快升MD了。”

“D是上一层的老板,脸上总挂着神秘的微笑,永远让人琢磨不透,绝对的厉害角色。”

“E是再上面的老板,才36岁,近乎严苛,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声训斥人,加上膀大腰圆,其他老板会威胁intern说,‘犯了错就把你给和A关一个屋里。’”

实习生个个儿厉害,竞争必然激烈;老板个个儿人精,他们的考验必然严格,最后又不能人人给offer,所以便有此番乱侃。

处处考验,步步艰险:

举个例子,和老板们一起出去吃饭,大家“闲聊”中,某老板会笑问:嗨,讲些绯闻来听听。 于是大家会讲起谁和谁在轧朋友。 后来想想,这也许就是在打探实习生们的生活作风呢。 具体是否这样不得而知,但那个被大家笑称为唐璜的孩子,很有才华的呢,最后就没有得到offer。

再举个例子,大家分组做投资的游戏,要求风险不要超过多少,结果一个实习生不知如何昏了头,超了。 说明是游戏哦,可是事后老板很认真地询问怎么回事,这个人为什么超了,那个管控的怎么没有抓住…… 不知道这些在最终的决定中是否起了作用,但是知道超的人没有offer,管控的人也没有offer。

再举个例子,实习生们给拉到一个地方去networking。把他们安置在最高级的酒店等待当地的客户上门。 一个客户来电说没时间,来不了了。 一位实习生在等待期间去了一次厕所,他在里面五分钟,人家忽然又来了,在外面和别的实习生说了五分钟的话就匆匆离去,于是这位在厕所里的实习生误过了会面。 回去汇报时这件事被同伴纯粹当成玩笑讲了出来,不成想公司不把这当玩笑,该实习生汇报会后被留下来,虽然他解释了当时的情况,公司还是警告他:下不为例!

再举个例子,大老板要实习生们做风险控制,要控制的项目很多,控制哪些呢? 孩子们以为正确挑选控制项目是对他们的考验,于是不仅自己研究,还向别的老板咨询,就是没去问大老板:人家出的题,怎么好去问人家要答案? 项目做完交给大老板,大老板大发雷霆:我让你们做风险控制,你们怎么可以不先来问我要控制哪些项目呢? 幸亏法不治众,否则真要“人头落地”了。

 

再举个例子,公司要实习生们做问答,题目有:你最喜欢哪本书? 也有:你最喜欢哪个城市,为什么? 更有:用仨词儿形容自己。 谁又知道这些表面似乎无关痛痒的问答最终是否影响了有没有offer呢。

再举个例子,某国元首到该地造访,有的实习生在忙业务,有的却被要求在窗口观望元首车队的进度,好清闲的差事,放了你会怎么想,会怎样做?

再举个例子,实习生和老板们聚餐,一个实习生因事未到,后来和自己的直接老板出去吃饭找补。 回来说:哇,哪里是吃饭,根本是拷问,简直步步惊心。

再举个例子,老板要出去做报告,要求实习生准备讲演稿,临交代完补充一句:“没啥,这些我其实都知道。” 你会在百忙之中力争按时交稿吗? 你会全力以赴地把讲稿准备得好上加好吗?

再举个例子,你忙得脚不沾地,你的项目时限正在步步逼近,另一个部门的老板却找上来,要你准备一个讲演,“x国经济自xxxx年以来的变化和启示”。 哇,要人命啊! 你怎么办呢?

再举个例子,你在你自己的部门工作得好好的,这个部门几年没招人了,你觉得这边儿的老板对你都不错,有希望! 忽然把你调到另一个部门,那里去年才招了一个新人,今年肯定不会再招的。 你会不会心情一落千丈?会不会抱怨? 会不会放松努力?

再举个例子,公司组织出去上游艇游玩儿,游艇边的跳板距离水面有数米,不高吧?但你从来没有从这个高度跳下去过。 老板说:敢跳下去吗? 你怎么办? (“召仓不是跳了吗?唐塔也跳了!现在请你也跳下去吧……你倒是跳呀!” 嘿嘿。)

再举个例子,某消息播出,老板对你说,咱俩赌猜某地股票的波动,超限者输。 你往小里猜还是往大里猜?

再补充个小例子。 公司里也有从中国大陆招来的员工。 老板带儿子去一个新办公室体验,到那儿一看,几个大陆人坐一边儿,其他人坐另一边,老板问:你坐哪一边儿? 儿子指着唯一的空椅子说:我坐那一边。 :)

例子不胜枚举,正确的做法也并非总是明显,但凭自己努力。

要大丈夫能伸能屈:

说两个小而又小的例子:

-----穿了自己最喜欢的粉色衬衫去公司报道,老板上来就说,以后不许穿粉色衬衫。 不穿就不穿吧,可是几天下来,却发现老板们多有穿粉衬衫的,深深浅浅,层出不穷。 不要不忿哦!

-----来投行实习,赶上老板要会客,而早晨出门穿的衣服裤子不一个色调,老板电告管家把对色的裤子送到公司楼下,要你下楼去取。 对了,不时还要出去给老板买咖啡。 别为当小厮委屈哦!

心思要细密:

----- A老板和儿子“闲聊”时提到:不要因为有的人nice,就以为他软弱。十周实习结束回头看,A是在委婉地提醒儿子,周围的人其实时时处处都在考验实习生们,所以要随时警惕,尽量做到一步都不错。

-----实习即将结束,忽然举行考试。 考完细想,同事员工早就提醒过哪本哪本书值得细读,哪个哪个问题值得思考。 有心人也许就会未雨绸缪。

要networking,要突出自己:

给谁offer是MD们投票决定的,如果MD有一半儿不认识你,你怎么能赢得他们的票呢? 要去认识MD们,即便是那些职位高,看起来根本没有时间给你的,也要尽量找机会,当然还要注意恰当的方式,不可莽撞。

强手环伺,竞争激烈,如果真想得到机会,那就只有拼了。 别人x点回家,你可否多做一个两个小时? 哪怕是把伯南克、马里奥•德拉基等人的当日言论精简总汇一下发给大家也好,老板们记得住的。 别人的project都循老例、堆砌数据,你为什么就不能略加创新,让自己的发言活泼有趣呢? 你的学历背景和别人不尽相同,譬如你有别人没有的技能,为什么不找机会发挥这个特长呢?

实习期悠忽即过,结果关乎自己能否实现梦想,实习生自要加意地好自为之,加倍自律,全力以赴。 不仅实现自我,更要努力超越自我。 以至于最终不论有否offer,都能无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