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一代北漂

来源: 2011-12-09 11:00:4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有个朋友,是最早那一代北漂中的一员。她于80年代中,放弃了家乡的工作和生活,跑到北京,飘着,哭着。


 


那时候,他们写诗,写激进的文字,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抽烟生活。不抽烟的大概融不进那个圈子。他们也需要一定的标记,好比后来看到美国中学生要穿某种样式的衣服彼此认同。他们其实也很幼稚。


 


那时候,我不认识她。但我认识学校里其他文艺女孩儿,她们考试不及格,为了某种文字或者写文字的青年会在学期的中间跑到外地转一圈儿。我们以为她们在失足中。


 


好多年后,我在美国,有了两个孩子,搬进好学区。在好学区的同胞聚会上认识了当年北漂原始股的这个朋友。


 


她,也有两个孩子。


 


那之前,在美国,我还没见过她这样的同胞。我见过的几乎都是我这样积极打工挣钱的俗人。无论是在餐馆里洗碗端盘子还是在什么地方教书作研究,或者码程序。总之,无论我们的来历如何,这一代来美国的中国人,都肩负着挣钱的使命。要给老家的父母兄妹寄些大大小小的支票,要给眼下的房东或者房贷银行按月支付数额不小的现金,要付汽车保险,孩子托儿费。别管以前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梦想,有过什么样的生活,在资本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我们都学会了挣钱和付账单。我们惊人地适应了新生活。


 


她,好像没有。


 


那天,她显得疲惫不堪。说是头天晚上写诗,写到后半夜。她在写赚不到什么钱的诗。她也参加各种写作、读书俱乐部,也去附近的大学听哲学课。


 


她写作的热情从来不曾被生活压倒。孩子出生三四天,她就坐起来奋笔疾书。那时候她还没有学会用计算机写,都是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写出来的书,一麻袋一麻袋地堆在家里。她不肯出去工作,因为没有什么工作象写作这么重要,这么让她痴迷。


 


 


 


 


我们熟识之后,她在电话里问我,你在家里管账吗?我说,当然得管账,要不怎么生活?这是成长的代价。


 


她说她不管,管不了,洋老公也不让她管。不过她想学着管。


 


有些事情,大概是学不会的。


 


几年后,她还是没有管账。


 


 


最近,本地的报纸上发了一篇文章,比较她的家庭和著名虎妈的家庭。因为这两个家庭都是中西合璧,都是中国太太洋老公,都有两个女儿和两只狗,两个女儿的年龄也正好一样大。一个在东海岸,一个在西海岸,简直是个简单对应的关系。


 


她的大女儿已经上大学,在UC。本来要学艺术和英国文学,上大学后,已经在好莱坞讲了几场脱口秀,但在学校里却慢慢要把艺术改成中文。让她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小女儿即将高中毕业,已经有学校给她奖学金,去学艺术,因为她高中期间已经为某杂志当编外摄影记者两年,拍了不少照片。


 


我估计孩子们的艺术天性来自母亲的血液。这位非典型中国妈妈,虽然也在心里唠叨过孩子应该学这不学那,但终归,她的血液里有那种先锋前卫不拘泥于现有生活的激情。我没有特别被她的书打动,但是我被她的一幅摄影击中了。她家门口靠近天花板的地方挂着一张放大到几十寸的照片。是她女儿小时候在公园里嬉戏,穿着漂亮的裙子在地上打滚。照片的动感极强,让人忍不住要去用手接住从照片上滚下来的女孩儿。那次,我真的认可了她是艺术家。


 


她说那时候还没有数码相机,她用胶片拍的,大概拍了十几卷儿胶片,才选出这一张。


 


 


 


两个女儿人高马大,出出进进,象是出入大学生宿舍。她的家,给人的就是这个感觉。她自己,只不过是另一个女大学生,沾家的时间更少。数次,她约我到家里见她,见到的都是她的女儿。她总是热情地不知在哪里疯。


 


她说,孩子们小的时候很难入睡,入睡的条件是她要给她们讲故事。老二到了中学,还保持着这种精神吃奶入睡的习惯。她大概给她们编了几千个故事,每天至少一个。她也没把这些故事记下来,以一种十分奢侈的方式让故事消融在孩子的梦里。她的孩子大概也从不觉得这是一种奢侈的生活。妈妈的说教,都是通过现编的故事完成的。


 


 


报纸上的文章大概是比较她的家和虎妈家到底哪个更有意思。我没看原文,不好猜测。她在电话里跟我提起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忍不住恭维她,你和虎妈没法儿放一块儿比。尽管虎妈是名校的教授,但是美国、中国,世界各地名校的教授有很多,那是一种稳定流程生产出来的职业。你的意义要重大得多。八十年代的中国,漂流在北京的艺术家,是人群中非常少见的一股力量。不是“教育”两个字能担当起来的。


 


我用中文跟朋友说这番话。她很受用。


 


但在我旁边玩儿电子游戏、不懂中文的女儿,居然听出了我恭维对方的力度,大声冲我说:Stop it. 可惜她不知道中文里有个比Stop更有力的词叫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