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和老中聊聊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重点不是上哪个名校,当医生律师大学教授,而是做人

来源: 2011-08-07 01:42:3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这个坛子里的老中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其实成龙成风的根本还是在做人上。做人不成功,10的哈佛phd都不管用。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尊老爱幼,诚信,勇于承担责任,都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我看见在美国的许多老中的孩子很没规矩,不懂礼貌。也不知怎么回事,房子越是大,孩子越没样。在教育孩子方面,是不是有些老中的“成功人士”似乎想摆脱中国人的影子,和一般老中区别开而特意学习老美的“开明”做法?所谓给孩子更自由的天地。但是结果可能是邯郸学步,既没有把孩子培养成具有中华美德的人,也没有像中上层美国人那样把孩子培养成自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其实老白的孩子都很懂规矩的)老中们,不要认为买了大房子,有了豪华汽车,把孩子送进了特贵的私立学校,再一副“开明家长”的做派,就进入美国上流社会了。差的太远了。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当中从80年代到2000年前大多数的大陆留学生小农意识非常强烈,甚至有些人还没学会怎么做中国人就考试来美国了。

第一批改革开放之后的来美老中和后来的老中,几乎骨子里都一样的想法,攀比着挣钱,房子,学区,孩子上了哪个名校,而教育孩子是不是有礼貌,有规矩,尊敬他人,帮助弱小就不是很当回事了。可是一个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善良懂规矩,心胸宽广的人才更能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以后如果想让孩子在美国发展的更好,生活的更轻松,更愉快,作为家长应该更多的教育孩子怎样学会做人。从小学会做人(不是老奸巨猾的那种),比上了耶鲁哈佛都更为重要。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上了名牌大学,就万事大吉了,那只是他生活的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为什么少有老中能在美国出类拔萃的,我想这是老中家长的教育太狭隘,太实用主义了。

我们看到老中都住在比较好的学区,不是好学区的上私立学校,房子很大,家里玩具一大堆,孩子的衣服怎么着都是名牌的,孩子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而在教育孩子的行为上,懂规矩上却不花太多心思:我都来美国了,就不用中国式教育了。老中那套在美国不行,在美国就得用美国的方法。不能给孩子太多条条框框,束缚了孩子。这是典型的暴发户心态。美国法律多如牛毛,你会觉得很束缚吗?让小孩从小有规矩,会让他的一生都受益。而规矩不是只是上两堂“弟子规”,学一学圣经,看那么一两本爱心故事,有一搭无一搭的说两句就行了的。规矩,就是礼,是贯穿我们生活当中每一分每一秒的事。当一个孩子什么规矩都不懂,不知道别人为他做了事要说谢谢,不知道东西要与他人分享,不知道吃饭的时候要等大人一起坐下来再吃,不知道他人说话不能打断,不知道要爱护弟弟妹妹,不知道要尊重长辈,不知道···你还指望他将来有多大的出息?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祖宗的话是很有道理的。现在不教育小孩的行为,将来社会会教育他,不过那时候他付出的代价比现在可要大得多。我见过一些小孩,三岁的时候在家里没教育好,出门没规矩,家长觉得有点丢脸;等到了7,8岁更大的时候家长还宠着,还是不懂礼貌。我们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被人说“没教养”吧。别以为孩子小,他不懂,给他立规矩会不利于小孩的个性发展。懂礼和创造性的发展是两回事。孩子再大的时候,就更难培养出来规矩了。尊重孩子是应该的,但是宠溺绝不是尊重,相反是害了他。我个人有个很恶毒的想法,如果你恨一个人,那就宠溺那个人的小孩吧,他要什么给他什么,他想怎么样,就让他怎么样,那么当他18岁的时候,他不是在监狱,就是惨死街头了。

当孩子顶嘴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当小孩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找理由的时候你怎么做?当小孩在饭桌上吃饭不懂得礼让的时候,你怎么做?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有争执的时候,你怎么做?有没有让小孩帮助大人除草?浇水?有没有让他自己去洗衣服?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生活中又有多少是大事的呢?从这些小事中既培养了孩子,又增加了亲子的时间。但是很可惜,老中家长自己都自己大包大揽了。自己一面这样做,一面抱怨自己每天太累,有着忙不完的事。而对孩子呢,觉得让他们有时间还不如做些正事,比如多练练钢琴,小提琴,画画,跳舞···

等到有一天发现,我的小孩怎么不知道我有多辛苦,我为他拼命工作赚钱,为他换房子上好学校,为他请很贵的老师,为他做饭,洗衣服,他怎么就不知道感恩呢?还和我大小声,顶嘴呢?那能怨谁呢?

作为老中到底该怎么样做呢?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不去抱怨生活,别去争个蝇头小利,去掉攀比的心理。如果在你的心中,房子,钱这些东西只是为我的生活服务的,并不是我拿来炫耀的,用一颗更喜悦的心看待一切人和事,我们自然就会言传身教给孩子。给他们一个点金的手指,比直接给金子更可贵。只不过这块金子可能不是老中们心里想的“藤校的phd”,而是知书达理,懂得做人的根本--诚信,责任,对生活的感恩。

看了好多年文学城的论坛,看来看去,讨论重点都在老中老印,私校公校藤校,大学排名等等。这些固然很重要,但个人总觉得他们不应是子女教育讨论的重点,虽然他们是坛子讨论的重点。前段时间回国,有些感受,就写了上面这些。大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