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与否,孩子都有identity的意识,

来源: 2011-06-21 09:36:1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以及族裔的归属性。下面的选择题,1234,百班家的娃喜欢2不奇怪,因为他们未必自己有亚裔的identity,父母和其他父母和的来,如鱼得水。但是,如果父母是新移民,其他家庭都是本地土生的白人,肯定会有融入的问题。其实,即便你是白人家庭,你来自欧洲,都会有这个问题,湾区欧洲人很多,他们都有自己的圈子,并不是一股脑扎到本地的白人圈子。相似的家庭背景对孩子社交很重要

别针学校是亚裔的天下,所以朋友基本都是亚裔,但是我观察一下,这些孩子有个共性,就是家里都是不讲中文,或是跨国家庭,或是父母是ABC,ABK,ABJ,等等。虽然长得都是亚裔,自己还是人以群分。成长过程中,主人感很重要。我们老中之所以能在美国占一席之地,和我们成长时候强大的母国文化背景分不开的。我们自己没有当过少数民族,为什么非要让孩子有这个经历?如果你认为白校有其他好处无可厚非,为了白而去ms很没有必要。上次朋友介绍大米(condi rice)女士的书,也提到她自认因为从小长在黑人学校,对自己的identity从未confuse过,如果父母搬到白区,长在白人堆里,她的自信可能就没有那么强大。

再说压力的问题。亚裔学业竞争是有名的,说实话我们目前还没有感受。双语学校功课量是大,可是也还能应付。别针们不是pg也不很用功,但是有点peer pressure很有用。如果去个大家都不把完成作业当回事的学校,父母的压力就会大很多。在小亚学校,俺还经常能当个不唠叨的好妈妈

白校学习压力小,不等于压力小。别针的球队都是白娃,五年级的孩子都boyfriend,girlfriend,虽然是过家家,孩子的social status清楚极了,谁popular谁cool,如果你娃比较enjoy这些还好,否则也很杯具,这个比学业上的压力来的大的多。

一家之言,请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