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关于传统农村的帖子很多,我就做一个小调查。下乡时认识一个老农,号称看叶片的颜色,就知道地里缺什么肥。当时报纸也有

当时报纸也有报道类似故事的,借此证明老农的知识胜过农学教授,宣传伟大领袖的“卑贱者最聪明”的英明论断。

大家有类似的经历吗?叶片颜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反映植物健康状况的,但肉眼毕竟不是质谱仪,各位见过非常厉害的老农吗?

最近,我在与中国的学者探讨,用无人机挂载的高光谱遥感相机获取数据,用AI算法指导精准施化肥和农药。目前,中国农业非常粗放,大水漫灌,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老生还把用化肥多看成是中国农业厉害效益高的标志。谁都知道滥用化肥和农药的严重后果:破坏环境,衰竭地力, 提高成本,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老生他们为了骂架,经常丧失起码的常识和判断力。

所有跟帖: 

两三年前我去很多加州中部农业区,那里的农田设施让我吃惊。所以我一直在说中共国土地公有,所有的人对土地只是索取很少农田建设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7:52:45

我爸20多年前来加州也看到了这番景象,当他知道这些土地是“私有”的,连连摇头不能理解:)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8:00:27

土地还能私有?我呵呵。就是因为土地私有,美国的城镇看上去干干净净的,自家收拾自家院落。因为土地公有,中国的城镇看着脏兮兮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8:09:26

计划经济分配的公房特别显老,不是自己的谁在乎维护。后来的商品房就大不一样了。一个街区,公房一眼就可认别。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8:27:42

中国历代土地都是私有的,土地所谓公有(其实是被奴隶主剥夺),也就这70年 -jinjiaodw- 给 jinjiaod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9:11:08

好几年前参观一个中西部农场就看到用无人机遥感获取农作物和土地数据。美国农业技术在数字化,拖拉机驾驶室里都装有iPad -viBravo5- 给 viBravo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7:55:28

还有人研究,联合收割机的前端一边收割,一边搜集分析高光谱数据,后挂dispenser随时调节化肥的种类和剂量,精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33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9:18:19

美国是人少地多,与中国人多地少完全不同。 -f2022f-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20:52:44

我插队的大队,最牛的是一个喇嘛(大队长的丈夫),第二个是老保管/会计,满洲国的高中生,第三个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208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7:56:03

传统社会里,教职人员和乡绅往往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18,19世纪来华的基督教职人士,客观上对中国扮演了启蒙者。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8:25:41

太简单了吧。你和一位学者的探讨就可以了?-:)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9:01:52

我说了就一个合作者吗? -十具- 给 十具 发送悄悄话 十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19:09:02

抱歉。应该说一位或数位学者。这样可以了吗?但是也还是不足以证明什么。-:)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3/2025 postreply 02:03:15

这种方法成本很高,在中国,广大单干户是承担不起的,只有大型的集体农业才有可能摊薄成本。 -f2022f- 给 f2022f 发送悄悄话 f2022f 的博客首页 (711 bytes) () 04/12/2025 postreply 20:41: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