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文革前赵紫阳就崭露头角。三年困难时期,正是因为赵紫阳,才保住了粤东一片。因此受到了刘少奇,邓小平的重视

所有跟帖: 

赵是有才干有远见的领导,当年政企分开和加入国际经济循环都是很好的政策。 -Meiyangren- 给 Meiyangre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5:59:39

要吃粮找紫阳想吃米找万里,老生常谈听到这句话可能每次都会有种酸溜溜的感觉:我们东北能养活半个中国,找什么万里紫阳 -rmny- 给 rm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6:13:22

这是编造出来的,如果用安徽四川话,是很别口 -sxyz- 给 sxyz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6:55:43

你不同意就是编造的了?你怎么比老生还酸? -rmny- 给 rmn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7:31:39

你会说哪几种安徽话?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3:53:31

你能不能用几种不用安徽方言说一说“要吃米, 找万里”?比如砀山话合肥话和宣城话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15:05:23

你得看医生了。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赵紫阳纯是瞎编。粮食自给率黑617%,吉420%,蒙400%,晥167%,川107%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1464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7:44:00

七十年代的确是这个情况。“北煤南运,南粮北调”,这个老话忘不了。 -萧嵐-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48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8:18:20

60年代起,各省历年的粮食产量数据在此,四川江苏常年第一第二, 后来是河南,2010年开始黑龙江居首 -萧嵐- 给 萧嵐 发送悄悄话 (742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8:31:57

我猜测也是这样。谚语云:湖广熟,天下足。没听说:东北熟,天下足。 -郭大平- 给 郭大平 发送悄悄话 郭大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9:10:13

你学点历史不难,说这句话的时候,东北还封禁禁止汉人进入,没有多少人。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132 bytes) () 09/12/2025 postreply 09:58: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