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欣赏美国的大学体育生制度
我在国内念的学校田径是甲级队,玩票给女队陪练过,把两个陪到了一级运动员。来美国念了俩学校,都是D1, 其中一个是Big Ten.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国内高水平(职业水平)的都在体工队,根本不来学校,学校里晃的都是快退役的或者关系户。这些人是幸运儿,从小练到大,最后拿个大学文凭,就业就好一点。我陪练过的一个当了中学体育老师。有多少职业运动员、冠军最后落个看大门。
美国体育生也是从小练起,到高中看成绩进d1, d2或d3,拿奖学金上学。我要是在美国念本科,说不定能上个d3,省了学费。不过在国内上的师范,也没交学费。有一朋友,八个娃一半都是靠体育奖学金。毕业以后走向各行各业,没几个继续搞职业的。
话说big ten的体育设施真不是盖的。各项运动都有专门的场地场馆。我最喜欢田径场和室内冰场。橄榄球和篮球就不用提了。城市人口不到30万, 排球馆8000多个座位,场场爆满,女排不用学校拨款。东京奥运,美国女排首夺奥运金牌,有三名队员是校友。我老家的天津女排,常年霸占联赛冠军,主场人民体育馆才3400个座位。
在国内,队员文化水平普遍一般,教练要求记训练日记,有个哥们写了个"后灯跑",大伙儿笑死了。我也有个哥们练竞走的,一起吃过无数回涮羊肉,留在天津一所中学教语文,干得不错,后来经商去了。在美国我教过不少体育生,运动水平高的一般学习都不错。他们很自律,也有专门的tutor。有一回在星巴克碰见一学生,橄榄球防守主力,要毕业了,跟我说准备去做房地产经纪。
美国学校还吸引了好多国际体育生。我教过来自泰国的高尔夫运动员,来自塞尔维亚的网球运动员,还有加纳的,葡萄牙的,西班牙的,英国的,澳大利亚的等等。
总的来说,美国学生出路比较广。离开国内十几年,不了解情况了,希望运动员的出路比从前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