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曾经痛恨且惧怕跑步,起步两年后经验分享

来源: 2022-04-28 07:25:36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到四月底,我坚持跑步两年了。两年前跑300米感觉要挂,现在隔天跑10到15公里,感觉很享受。这两年里,我从落花、小布、广陵晓阳还有很多网友的博客和帖子里学到很多东西。落花很认真地回答过我关于时间安排和跑鞋选择的问题。正明21讲的“胖也能跑得很好,打好基础最重要”给我很大鼓励。谢谢你们!这个论坛开张我真高兴,跟着掺和一下。说掺和是因为我写这个帖子,是想和基础弱、经验少,但是正在考虑或者刚刚开始跑步的网友分享一些经验和体会。大家情况千差万别,多一个人分享就多一份参考。我集中在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两方面:一个是从零到一这个过程,另一个是跑了两年自己的变化。

从零到一:

1、基础装备。四件东西对我来说比较重要:跑鞋、袜子、防晒(我基本户外)和运动手表。跑鞋应该先试穿再买,袜子不要忽视,防晒必不可少。运动手表的一大好处是可以积累数据,看出自己在一定时间段里的情况。这四件里,跑鞋最重要,值得花一些时间做功课,也值得花钱买好一点的。

2、迈出第一步,不怕速度慢,不怕跑量少。我对跑步的态度在前几十年里是一致的:痛恨+惧怕。原因就是上学的时候体育课800米测验实在太痛苦,生不如死。后来很快发现,跑800米的痛苦是因为速度的原因,把速度放慢以后感觉就不一样了。用极小的步幅,极慢的速度,颠上几百米,这个就是我刚开始跑步的情况。我觉得,如果没有什么跑步基础,一开始的时候给身体适应的时间很重要,“有感觉但不太痛苦”比较好,不要一上来就考验自己的毅力。

3、有持续性地跑下去。要想一个项目长期稳定地发展,需要细致地考虑sustainability。重要的不是一次跑得多么快、多么远,而是如何能把损伤降到最小的同时一直跑下去。我在跑步的第一年里,把脚打泡、岔气儿然后肋部肌肉拉伤、趾甲淤血经历了一个遍。反思发现,每次都是因为心血来潮打鸡血、干了一票大的,而且都与突然加量有关系(有时候是单次加量,有时候是减少跑休)。初跑者身体机能跟不上的时候就更容易受伤。对此,我的体会是:一、跑量一定要慢慢加而且随时调整,要培养“跑量不是绝对标准”这个意识。二、把跑前热身和跑后拉伸当作跑步的一部分,给予同等重视,做计划的时候就要把这个时间算进去。三、把跑休与跑步同等重视,给身体恢复时间。四、如果身体发出不舒服的信号,要充分重视,该停就停,该歇就歇,反对野蛮操作。五、趁跑休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增强核心和柔韧性的练习。

跑步两年的变化:

先说具体的: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延长,工作效率提高,睡眠质量提高,对繁琐工作的耐心增强。还有就是两年在没有节食的情况下体重减了25到30磅,目测基本是减脂。有我的ID为证,减肥不是我跑步的目的,但是如果这个事儿对你很重要,我经亲测可以确认,跑步确实能减脂。一个更重要的收获是,跑步是一个humbling experience,帮助我了解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很精密的体系,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潜力的体系,也帮助我更切实地认识到一个人的ego是怎么回事。(前两天读了爱自由写的《我的BQ赛记》,里面有一段讲她受伤后的很多想法和收获,非常有智慧,推荐大家都去读。)

2020年4月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快抑郁了:疫情很严重、工作很紧张、国内家人很遥远、身边朋友很焦虑。每天一睁眼就都是糟心事儿,同时,因为lockdown哪里也不能去,各种糟心无处释放,眉头几乎每天都是皱着的。我虽然从来不以瘦为美,但一直是个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胖子。两年前,身处各种糟心的漩涡,我发现自己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块儿充满坠感的肉,感觉很衰很颓。所以跑步是我在比较极端的困境中的一次挣扎。(当我告诉家属我在考虑跑步的时候,这厮先是一愣,然后尽量委婉地表达:你如果中年危机了,咱好好聊聊,是不是不要弄180度转变这样大的动静?)

两年以后的今天,疫情仍然糟心,世界更加不太平。对于大环境,我们能做的很有限。要想在私人空间里产生改变,锻炼身体是很好的途径。它不需要外界媒介,能从身体内部激发出由内向外、不断滋长的能量,这种能量有很强的修复功能,而且锻炼带来的快乐兼顾肉体和精神。对我来说,跑步的启动成本比较低,对外部条件的依赖程度也比较低,可以随时独立完成。说得再玄一点,我发现跑步很特别的一点是,每跑一步,我们都经过一个双脚完全腾空的瞬间,尽管每个单一瞬间非常短暂,但是在每次长跑中,身体都要经历很多这样的完全腾空。考虑到人类的生存常态是双脚或者单脚着地,我认为跑步是能够带来突破性体验的锻炼。对于初跑者来说,两年时间不短了。但是,如果我能够长久地跑下去,这两年可能就是个热身、是个开篇而已。我希望是这样,也希望自己能一直心怀敬畏和感恩地跑下去。

最后要特别感谢落花和小布两位版主为这个论坛付出的时间。你们是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