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微信公开课首度演讲说了些什么?

来源: 2016-01-11 22:59:3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月11日,微信公开课PRO版如约开课,张小龙作为腾讯高级副总裁一开场就为观众带来了大量干货,不仅传达了微信的四大价值观,而且透露了微信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和商业新玩法。本文将对张小龙的发言进行解读,还没有get到新技能的小伙伴们不要再错过了。

因一个内测链接的不小心泄露,大家争相试用并分享自己的微信使用“报告”。正在这时,一条“点击该链接会导致盗号继而将你支付宝中的钱转走”的消息传了出来,结果该谣言让百万用户解绑了银行卡。
经过此次乌龙事件,腾讯昨日的公开课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虽然腾讯公关部负责人上台表示因该事件谣言差点丢了饭碗,但它确实让我们看到了微信的巨大影响力,竟召唤出了罕见的蝴蝶效应。难怪张小龙在昨天的演讲中一直强调微信管理的严格,微信切实重视用户价值,强调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张小龙:四个方面的价值观 
1、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用户价值是第一位的,它是让一个好的产品与一个坏的产品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微信绝不允许骚扰客户,绝不允许把用户不需要的东西推荐给用户。
2、让创造发挥价值。只有有创造性、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微信所倡导的。所以微信始终都在扶持原创,不仅保护原创内容,还给原创更多的广告分成优惠。
3、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微信只是一个工具,好的工具就应该是最高效地帮用户达到目的,并且尽快的离开。在此,张小龙建议基于微信来做一些项目的企业,要帮助用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而不是消磨时间。
4、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化中。好的商业化与好的产品和价值并不矛盾。微信的朋友圈广告,用户不仅不反感反而很期待,这就是一种基于不骚扰的无形商业化。
基于以上四大价值观,张小龙向观众介绍了微信目前的着力点以及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商业化手段——即将推出的应用号以及目前已经上线的“朋友券”。
 
应用号有望取代APP

 
总结昨天的公开课,最能让互联网从业者提神的莫过于演讲最后张小龙看似轻描淡写所做的应用号介绍。用户听得如沐春风,APP开发商们却感觉如临大敌。其实这样的担忧未免为时过早。即使微信要取代APP也并非一朝一夕所为。
微信做应用号这件事情是基于用户的一部分低频需求: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必要为一个久而不用的功能安装一个APP。应用号就是基于此诞生,它是嵌入在微信里的一种轻量APP,用户需要时才提取。且开发应用号比APP节约大量时间和开发成本,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说,何乐而不为之。对于用户来说,手机内存是有限的,安装过多的APP会让手机运行缓慢甚至死机,如果微信可以将其瘦身汇总,那用户为何还要耗费时间去APP STORE下载?


其实微信的应用号早在之前几年就有其他平台提出,叫法由轻应用到现在的应用号,指导思想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操作平台不同,就让这件事有了不一样的命运,换了婆家的应用号,也许这一次找到了真正的归宿,相信它的“婚后”生活也会受到密切的关注。无论如何,企业有了新的施展平台,这都是互联网商业化进程的进步。
朋友券,连接优质消费 
“朋友券”是微信11月18日上线的优惠券新玩法,针对传统方式发放的优惠券90%都作废,而微信“朋友券”是基于社交关系的优惠券,有朋友背书,又不是强塞给用户的,所以使用率更高。
一张图看懂朋友券
“朋友券”使用方法也很简单,用户消费后获得商家的优惠券,随后朋友便可以在自己的微信“优惠券”中看到该券,并前往门店使用,且使用不受任何门槛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使用率。微信团队的演讲中提到,某珠宝品牌曾使用这种方式促销,仅17天即获得净增销售额1000W+,成功达到了顾客和商家双赢的目的。
用户价值的重要性是腾讯自2014年微信公开课pro版就提出的,现如今微信的每一步改变都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寻找与用户的良性互动。此次公开课释放出的商业新玩法或许会带来新一轮企业跟风潮。

本文版权归“李光斗品牌观察”所有,如要转载,请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李光斗品牌观察”